滾冰節
黑龍江民間節日習俗
滾冰節是黑龍江民間節日習俗。滾冰節在元宵節的夜晚舉行。當人們吃過晚飯,便扶老攜幼到外面去觀燈,看煙火晚會。這時,公共場所到處都是人,歡聲笑語不絕於耳,各種煙花在空中競相鳴放,鞭炮聲噼噼啪啪,彩燈冰燈光彩奪目,東北大秧歌扭得紅火氣氛熱烈異常。儘管氣溫在零下30℃左右,人們一點也不怕冷。在戶外一玩就是四五個小時。
元宵冰上運動
當地人們認為,滾冰能滾掉身上的病氣、晦氣和災氣,一年能平安健康,萬事順利。一切不吉之氣,通過在河面上一滾,便都讓冰雪沾去了,然後就冰死了,春天冰雪一化,就被河水沖走了。這當然是人們崇拜自然防災免禍的一種美好想象。
滾冰活動
黑龍江省的木蘭縣,舉辦了三屆滾冰節,吸引了省內外的大量商團來游觀,而且一屆比一屆規模宏大。
木蘭縣城地處松花江畔,江面遼闊,城江相連,開展滾冰活動十分方便。在元宵節前,人們就做好了充分準備。元宵節時,將一切活動都安排在松花江冰面上舉行。像大秧歌、耍龍燈、露天電影、野檯子戲、篝火晚會,燃放煙花,冰燈彩燈會展、臨時夜市等等,十餘萬人湧向江面,載歌載舞,參加各種娛樂活動。當然,人們都忘不了傳統的民俗---滾冰,遼闊的松花江冰面上人海茫茫,煞是壯觀。象這樣集各種娛樂為一體的大型活動,在北國並不多見。
滾冰場
六百多年前,1368-1398(明朝洪武年間),富拉爾基只是個小村落,住著十餘戶定居下來的達族牧民。由於江邊堤岸是一處裸露的紅土崖子,水邊還都是紅如瑪瑙的五色石,人們稱這裡為“呼蘭額日格”。“呼蘭”達語為紅色,“額日格”為崖子即岸的意思,“呼蘭額日格”譯為“紅岸”。經年久相傳大家叫白了就成了“呼拉爾格”,轉音為“富拉爾基”也稱“富勒爾基”。
1903年中東鐵路建成后,富拉爾基成為“重鎮”、“小商埠”,吸引了大批外鄉人來到這裡,人口迅速增加到一千四百多人,四百多戶。後來幾經沙俄、日本帝國主義的蹂躪踐踏,又加至嫩江、雅魯河連年水災,瘟疫盛行。1925年又出現了火災,國受危難,民不聊生,人們為了祈求自身生存和平安富裕,把希望寄托在神靈保佑上。當時,由本地頭面人物集合商議後集資,在紅岸公園現老榆樹處建了一座“關帝廟”關帝廟建成后,富拉爾基周邊地區遠近聞名,每逢大年初一、十五從早到晚趕廟會的人數以千計,車水馬龍、川流不息。那時的富拉爾基居民都在現在紅岸公園方圓一公里左右的範圍里居住,正月十五,正是廟會又是燈節,大人小孩都到這裡趕廟會,在江邊玩一玩;到紅土崖上走一走稱為“走鴻運”,到對岸江東拾柴草稱為“拾萬財”;放鞭放炮慶祝元宵佳節。又因北方民族還有個傳說,誰能在冰窟窿里洗個澡或者在冰面打個滾誰就會在新的一年裡百病皆無,除少數人在冰窟窿里洗澡,大多數人就在正月十五趕廟會這天到冰面上“打個滾”。“滾冰”即意為“滾病”,祈求去除百病。慢慢發展到現在,正月十五滾冰習俗成為富拉爾基人民的一項重大節日活動。
紅岸公園的建設根據“紅色之岸”之意把沿江遊覽路鋪成了紅色路面,起名“鴻運路”,更加豐富了正月十五滾冰這項民俗文化節日生活。富拉爾基正月十五滾冰節已有百年歷史,“走鴻運、拾萬財、去百病”,這項民間的傳統已成為富拉爾基三十萬人民最重大隆重的節日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