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世德堂的結果 展開
- 中國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泰寧世德堂
世德堂
中國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位於黃店鎮三泉村。又稱“將士廳”。始建於南宋淳熙八年(1181年)。現存三進,面闊皆三間,坐北朝南,偏東,硬山頂,佔地面積710平方米。第一進建於明嘉靖年間,有牌坊式磚雕門樓,次間梁架均用磚砌入牆體之中。
目錄
世德堂
世德堂
年代:明、清
公布時間:1997年8月29日
清代明間改建為歇山頂戲台。正廳通面寬14.8米,通進深12.83米,明間梁架為七架梁帶前後廊。前廊進深4.2米,用五架梁。后廊為單步,屋頂用覆水椽,次間抬梁式與穿斗式相結合,檐口斗栱有昂。後進為清末民初增建。
世德堂是蘭溪地區最具宋元風格的木構建築,其正廳檐下的單抄雙下昂六鋪作和內槽三疊梁等都是當地古建的罕見孤例,1997年該建築被公布為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譜載世德堂是為祭祀三泉人唐元章、唐良嗣兩位南宋抗元名將而建,南宋德祐二年(1276年)唐氏叔侄二人率兵大敗元軍於蘭溪黃湓灘,朝廷加元章朝請大夫,命知嚴州,加良嗣閣門宣贊武翼將軍、江淮閩浙都統兵馬使,兩年後分別戰死在龍游白雲寺和江山仙霞嶺,宋丞相文天祥為其題寫的“正氣千秋”、勅封“武翼將軍”兩古匾一直保留於世德堂,所以民間有世德堂為宋元遺構之說。`2005年世德堂維修期間,“狀元及第”(明嘉靖庚戌殿試第一甲第一名唐汝楫立)、“翰林學士”(宋天聖翰林唐滿立)、勅封“溫國公”(宋戶部侍郎唐恪立)、特賜“成忠郎”(宋鄧州都司唐堯卿立)等宋明豎匾也得到修整,另有幾十塊毀於“文革”的橫匾也因當年一位睿智老人的偷偷摘抄而重見天日於盛世。那些標榜著宗族榮耀的文字多少會有炫耀和教化的動機,但無疑也是唐氏後裔的精神氣質所在。
世德堂俗稱將士廳,坐北朝南偏東45°左右,總體為三進兩天井合院式,依次有照壁、門樓、門廳、正廳、后廳、廂廊、夾弄等組成。現存磚雕門樓為明嘉靖年間建造,四柱五樓牌坊式,樓脊有寶瓶、三戟、獅子和魚龍吻獸等吉祥飾物,正樓下書“東魯”二字,意為不忘山東先祖,額枋上有高浮雕的雙獅戲球、麒麟、牡丹等,各檐出跳仿木五踩計心斗拱共十二攢,部分施象鼻昂,拱眼壁等處有彩畫。樓下為石庫門,有泡釘,兩旁設抱鼓石和旗杆石。門廳面闊三間,進深九檁,明間用抬梁式五架梁對前後雙步,次間抬梁穿斗混合式,磚制仿木樑架,明間后檐在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拆改出單檐歇山頂固定式戲台,檐下撐托獅子牛腿,該進建築在3年前的大修中更換了較多的大木構件。戲台正對正廳,兩旁用廂廊各三間圍合天井。正廳面闊三間,進深三間,用才粗壯,結構奇巧,在當地有民間小皇宮之稱。前檐柱頭和補間出單抄雙下昂六鋪作共十朵(其中補間各兩朵),單材重拱計心造,昂為琴面昂,整體與宋元官式做法相似,但補間鋪作無後尾,顯然以裝飾為主、受力為輔。前廊五檁,用覆水椽,梁架為抬梁式結構,單步梁、三架梁和五架梁均為扁作月梁造,梁頭無雕飾,樑柱節點處用足材丁頭拱,騎栿拱順檁方向出三跳足材,坐斗下用駝峰。內槽七檁,明間抬梁式結構,三架梁、五架梁、七架梁互相疊加成“三疊梁”,七架梁插入前後金柱櫨斗,櫨斗用圓形,出十字拱、蟬肚替木等承托梁栿。所有梁栿間均用騎栿拱(十字拱)承托,次間山縫抬梁穿斗混合式,中柱落地,兩旁用單步梁、雙步梁和三步梁疊加,風格與明間梁架取得統一。后廊用單步。后檐額及內額施一斗九升的扶壁拱和襻間拱。除西次間前廊有石柱兩根外均用木柱,梭柱明顯,明間檐柱、四金柱為鼓狀柱礎,其餘為礩形柱礎。根據正廳大木分析,專家斷代為元末明初建築。后廳為清末添建,三間兩搭廂式,正房為重檐樓屋,樓下明間抬梁結構,每間用四扇五抹隔扇門,前廊出三檁,青石抹角方柱,四隻人物動物牛腿為近年被盜后重新複製,兩次間梁架與山牆間有木梯可登樓,樓上草架,用七檁,前檐有樸素的壺嘴形撐拱。后廳存有供奉祖先牌位的神櫥,小木作較為考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