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蜓化石

蜻蜓在沉積岩中的印模

蜻蜓化石(Fossil dragonflies)是若干年後蜻蜓自身完好保存,或在沉積岩中的印模,或生存時留下的痕迹(稱為遺跡化石)。蜻蜓化石在很多地方都曾被發現,包括中國、美國、蒙古、法國、英國和俄羅斯。蜻蜓化石可以反映蜻蜓的進化歷程和生活形態。蜻蜓化石同樣具有收藏價值。

發現地點


蜻蜓化石的在許多國家都有發現包括俄羅斯、蒙古國、美國、法國、英國、和中國(甘肅、遼寧、內蒙古等)。

形成時間及條件


目前發現的蜻蜓化石形最早形成於幾億年前。形成條件:生物變成化石其中有趣和不尋常的一種方式就是在琥珀中保存。古代的蜻蜓可被某些針葉樹分泌出的粘樹膠所捕獲。當松脂硬結后並進一步變成琥珀,昆蟲便留在其中。有些蜻蜓被保存得非常好,甚至能在顯微鏡下研究它的細毛和肌肉組織。雖然生物體的軟組織的保存形成了一些有趣的和令人嘆為觀止的化石,但這種方式形成的化石是相對罕見的。古生物學家更經常地是研究保存在岩石中的化石。
生物體上的硬組織也能被保存下來。差不多所有的植物和動物都擁有一些硬部分,例如蛤、蚝或蝸牛脊椎動物的牙和骨頭;蟹的外殼和能夠變成化石的植物的木質組織。生物體的堅硬部分由於是以能抵抗風化作用和化學作用的物質構成的,所以這類化石分佈的較普遍。無脊椎動物例如蛤、蝸牛和珊瑚等的殼是由方解石(碳酸鈣)組成的,其中很多沒有或幾乎沒有發生物理變化而被保存下來。脊椎動物的骨頭和牙以及許多無脊椎動物的外甲含有磷酸鈣,因為這種化合物抵抗風化作用的能力非常強,所以許多由磷酸鹽組成的物質也能保存下來,如曾發現一枚保存極好的魚牙。由硅質(二氧化硅)組成的骨骼也具有這種性質。微體古生物化石的硅質部分和某些海綿通過硅化而變成化石。另一些有機物具有幾丁質(一種類似於指甲的物質)的外甲,節足動物和其它有機物的幾丁質外甲可以成為化石,由於它的化學成分和埋葬的方式,使這種物質以碳的薄膜的形式而保存下來。碳化作用(或蒸餾作用)是生物埋葬之後在緩慢腐爛的過程中發生的,在分解過程中,有機物逐漸失去所含有的氣體和液體成分,僅留下碳質薄膜。這種碳化作用和煤的形成過程相同。在許多煤層中可以看到大量的碳化植物化石。
在許多地方,植物、魚和無脊椎動物就是以這種方式保存下它們的化石。有些碳的薄膜精確地記錄了這些生物的最精細的結構。化石還可以通過礦化作用和石化作用而保存下來。當含礦化的地下水把礦物沉澱於生物體的堅硬部分所在的空間時,使得生物的堅硬部分變得更堅硬、抵抗風化作用的能力更強。較普通的礦物有方解石、二氧化硅和各種鐵的化合物。所謂置換作用或礦化作用是生物體的堅硬部分被地下水溶解,與此同時其它物質在所空出來的位置上沉澱下來的過程。有些置換形成的化石的原始結構被置換的礦物所破壞。
不僅動植物的遺體能形成化石,而且表明它們曾經存在過的證據或蹤跡也都能形成化石。痕迹化石能提供有關該生物特點的相當多的情況。很多殼、骨、葉以及生物的其它部分,都能以陽模和陰模的形式保存下來。如果一個貝殼在沉積物硬化成岩之前就被壓入海底,它的外表特徵就會留下壓印(陰模)。如果陰模後來又被另外一種物質充填,就形成陽模。陽模能顯示出貝殼本來的外部特徵。外部陰模顯示的是生物體硬部分的外部特徵,內部陰模顯示的是生物體堅硬部分的內部特徵。

蜻蜓變小


從化石我們可以看出蜻蜓的大小逐漸是逐漸變小的。
曾經有專家推斷,空氣中的含氧量是影響昆蟲個頭大小的重要因素。距今3億年前後,當時地球大氣的含氧量達到27%—35%,而現在地球大氣的含氧量在21%左右。
“但我們研究發現,蜻蜓在古生代晚期的個頭比它的近親——原蜻蜓類要小很多,反而到了中生代變得最大。”張海春介紹說,蜻蜓到古生代晚期才出現,到了中生代時期,蜻蜓們的“個頭”也逐漸變大。
可惜“好景不長”,它逐漸受到了翼龍的捕食,“生活壓力”逐漸增大,反而是個頭小的因為靈活而容易存活。到了侏羅紀後期,隨著鳥類的出現,蜻蜓們來自空中的壓力更加大了,為了生存,所以體型越來越小。

中國最大蜻蜓化石


遠古蜻蜓比我們想象中大得多。張海春在內蒙古寧城縣道虎溝地區,找到的中國最大的蜻蜓化石,如果張開雙翅,總長達22.5厘米。它生活在1.65億年前,是目前我國已知蜻蜓中“個頭”最大、世界第四大的蜻蜓。張海春把這種蜻蜓命名為“趙氏修復蟌蜓”。
據了解,這塊蜻蜓化石只保存了它的一隻翅膀。這隻翅膀長度達到了10.76厘米,翅膀里的翅脈都清晰可辨,每個翅膀寬度為1.43厘米。
“現在世界上現存的最大蜻蜓的兩個前翅翅尖的距離是19厘米,而我們常見的蜻蜓只有3厘米-9厘米左右。”張海春說,已知世界最大的蜻蜓生活於約2.4億年前的法國,其翅展達28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