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價薪酬
天價薪酬
美國總統奧巴馬呵斥華爾街高管“高薪可恥”的話題不用在這裡說,而中國國有控股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天價”問題一直備受爭議,尤以銀行業為聚焦。一年廉高管、千萬花花銀,權貴們一邊享用自行定薪的特權幸福,一邊還在各種說辭否認高薪事實。在這裡,應有的監管選擇性缺位,損失的不止是投資人血汗,還有公平與民心。
“天價薪酬”概念源於在2007年美國金融危機中備受詬病的華爾街高管巨額年終獎金,之後更被新當選的奧巴馬總統呵斥為“高薪可恥”。屆時華爾街的五大投行已面臨巨額虧損,股票下跌,市值縮水,除高盛之外4家投行均已有虧損,可這幾家公司的年終獎金卻依然創下最高紀錄,首席執行長的薪酬更是動輒上億的天價。
同年,在已經披露的銀行年報中,深發展董事長紐曼以2285萬的年薪,創下國內銀行高管薪酬紀錄。天價薪酬已引起了決策高層的關注。
2007高管年薪平安馬明哲居榜首
2012年3月12日晚,地產龍頭萬科公布了2011年年報,公司董事局主席王石的年薪也再創A股房企高管的新高,其從公司領取的稅後報酬總額為857萬元,算上繳納的647萬元個人所得稅,合計金額達1504萬元,超過另一房企大佬華遠地產任大炮一倍有餘,總裁郁亮的1305萬元稅前年薪則緊隨其後,此外還有10位高管的年薪在500萬元以上。而在高管整體年薪上,身為行業老大的萬科也以11137萬元的薪酬穩居A股房企之首。
可以說,美國公眾質疑政府的拯救計劃,很大程度就因為這些公司高管只顧拿高薪卻不承擔風險。美國的金融危機,對中國無疑是一個警示。目前,中國金融業都在搞“與國際接軌”,但接軌不是放任公司高管薪酬天文數般地增長。對高管薪酬進行必要的限制,維護弱勢股東和公眾利益,有效防止公司高管的薪酬與所承擔的風險不對稱,是中國管理層應該特別重視的問題。
國有銀行高管薪酬遭“腰斬”?
銀行高管領高薪已成“固定標籤”,從日前國有銀行披露的年報數據來看,去年上市國有銀行高管高薪依舊,但似乎被砍了一半。不過,這反而引起市場對銀行高管高薪的再次廣泛關注。
資本充足率不達標薪酬仍上漲!
與國有銀行不同,股份制銀行高管薪酬則呈現另一番風景,總體來說,穩中有升。其中,深發展董事長法蘭克·紐曼去年薪酬為1741萬元,成為銀行業中的“打工皇帝”,而2008年其薪酬為1598萬元。此外,該行行長肖遂寧年薪也達到486萬元,上漲了68萬元。
高管領高薪公司分紅“一毛不拔”!
在高管薪酬上漲被質疑的同時,深發展在分紅上的“一毛不拔”也廣受詬病。據年報顯示,深發展是目前上市銀行中高管薪酬水平最高的銀行,去年24位高管薪酬達4898萬,較2008年大幅增長12%,其中紐曼薪酬更是高達1741萬元。年報顯示,深發展去年實現凈利潤50.3億元,增幅高達719%,在銀行年報中利潤增幅最大,但卻一分錢未分紅,也是唯一未向股東分紅的上市銀行。
天價薪酬從何而來無從得知?
因高薪風波引來廣泛爭議的平安董事長馬明哲在2008年放棄所有薪酬后,去年稅前收入為480萬元,與2007年“6600萬元”的天價年薪相比,縮水近九成。年報顯示,去年平安37位高管總計領取薪酬高達9059.29萬,人均244.85萬元。從年報來看,馬明哲薪酬減少主要原因在於沒有領取獎金等其他形式的現金收入,從其收入來看,只有基本底薪位列其中,獎金、福利等其他形式收入為零。
天價薪酬
從目前來看,限薪令實施后,銀行高管薪酬似乎沒產生多大變化,例如深發展在資本充足率未達標的情況下,高管薪酬上漲依舊。薪酬制度制定的主體依然是金融機構,《指引》對於不按規定執行的情況,如何處罰等並無具體規定,這使得《指引》也僅僅只是一個操作指引,並不具強制性,如何保證限薪令不折不扣執行,是監管部門應考慮的問題。
這些強勢公司高管薪酬管理實際上處於一種失控狀態。集中表現在,自己給自己定薪酬,想定多少就定多少,想增加多少就增加多少,名為董事會研究通過,實際上是一個人或者少數幾個利益相關者決定。在年薪確定上根本沒有“譜”。
這種天價年薪的危害性相當強。造成行業攀比,業內心理失衡。我們注意到,之所以引起高層關注這個話題,“有知情人士透露,當時有人反映監管部門與被監管對象的收入差距過大,監管隊伍面臨人才流失的危險。隨後大家將話題轉向了銀行高管的高薪問題”這種天價高薪也必將成為其他金融企業今後效仿的對象。很可能出現新一輪薪酬增長的競賽活動。
“天價薪酬”失控現象的實質是國家控股的所有者地位缺位,說到底是國家所有者缺位的問題,國有股必須明晰出資人管理部門和代表。國家直接干預當然不妥,但是,通過繼續提高高收入者所得稅稅率,遏制過高收入是完全必要的。現在到了全面對金融上市公司改革進行反思的時候了,通過反思繼續完善內部治理結構,特別是內部約束和外部監管機制。
銀行為實體經濟服務,實體經濟疲軟,各方努力轉型,而銀行憑藉資金緊張大獲利市,頗為發“企業災難財”的味道。因此,與此前聲稱利潤高不同,兩會期間各大銀行高管開始集體哭窮。有羞恥心是好事,但不顧證據胡說八道則有失誠信。
毫無疑問,銀行2011年利潤極高,否認這一點說明高管有意“選擇性失明”,失去了繼續討論的空間。銀監會統計顯示,至2011年末,中國銀行業總資產達113萬億元,同比增長18.9%;凈利潤10412億元,同比增長36.3%。這一利潤增速遠遠高於去年1—11月24.4%的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也高於去年24.8%的全國財政收入同比增長。
李稻葵先生將銀行比作“只吃不拉”的恐龍,大而無當,亟需減肥。把各界人士的發言結合在一起,銀行厚利是真,高薪是真,總資產回報率低是真,競爭能力有待考驗是真。
3月25日晚間,中國建設銀行發布年報顯示,2011年建行全年實現凈利潤1694.39億元,歸屬於該行股東的凈利潤為1692.58億元,分別較上年增長25.48%、25.52%。針對“凈利潤1694億元、日賺4.6億元”的成績,建行副行長龐秀生表示,建行去年每天利潤4.6億元反映的是企業規模大小,和利潤薄厚無關。2011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利潤增長率是25.4%,建設銀行2011年利潤增速是25.52%,因此建設銀行的利潤增速和實體經濟的發展速度是一致的,不存在暴利問題。職工收入方面,2011年末建行有職工32.9萬,人均年薪10.91萬元,比上年增約一萬。年報高管薪酬情況顯示,建行行長張建國稅前薪酬合計100.1萬元。
對於國有金融機構高管被指坐享高利潤,建行行長張建國表示,其個人收入及建行高管人員收入連續四年下降,並稱自己自願減薪,且不影響工作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