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卡爾帕克人

卡拉卡爾帕克人

“卡拉爾帕克人”(Karakalpaks或Qaraqalpaqs)(英語:/kærəlkəlpaːks/; 卡拉卡爾帕克語:"Qaraqalpaqlar",俄語:"қарақалпақлар"),中亞鹹海南部沿岸地區的居民。約62萬人,其中50萬人主要分佈在烏茲別克的卡拉卡爾帕克斯坦共和國,部分分佈在費爾干納和花拉子模等地。屬歐羅巴人種與蒙古人種的混合類型。使用卡拉卡爾帕克語,分東北和西南兩大方言,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1928年前有阿拉伯字母的文字,一度改用拉丁字母,1940年又改用西里爾字母。信伊斯蘭教,屬遜尼派。徠

歷史


卡拉卡爾帕克斯坦共和國
卡拉卡爾帕克斯坦共和國
卡拉卡爾帕克人的遠祖可追溯為公元前7~前2世紀時就已居住在鹹海南岸的薩卡-馬薩格特人(即塞種-馬薩格特人)。2世紀末到4世紀,部分東來的匈奴部落在鹹海草原地帶與當地居民結合,6~8世紀又與突厥人結合,形成佩切涅格人和烏古斯人部落。10世紀初,部分佩切涅格人西遷至南俄草原。俄國文獻稱他們為“高筒黑帽”(“卡拉卡爾帕克”一詞,突厥語意為“黑帽子”)。留居在伏爾加河烏拉爾河之間的佩切涅格人東支逐漸與來自額爾齊斯河流域的奇普恰克人相結合。14~15世紀,又與近鄰諾蓋人結合,形成卡拉卡爾帕克人。16世紀時受布哈拉汗國統治,18世紀中葉被沙俄兼并。18世紀末19世紀初臣服希瓦汗國,19世紀後期又被併入俄國版圖。1917年建立蘇維埃政權,1925年成立卡拉卡爾帕克自治州,1932年改為自治共和國。

語言


卡拉卡爾帕克語屬於突厥語族欽察-諾蓋語組(Kipchak-Nogaygroup),該語組也包括哈薩克語和諾蓋語。卡拉卡爾帕克口語有兩種方言:東北部方言和西南部方言,書面語則用一種改良過的西里爾字母和拉丁字母。前者是基於蘇聯時期的標準,後者則是仿效烏茲別克的烏茲別克字母而加以的改良。在前蘇聯時期,卡拉卡爾帕克語的書面文很少,即使使用,用的也是一種改良過的波斯-阿拉伯字母(Perso-Arabic alphabet)。
卡拉爾帕克人
卡拉爾帕克人
由於卡拉卡爾帕克人的地理和歷史原因,卡拉卡爾帕克人一直受到烏茲別克人塔吉克人、俄羅斯人的影響,因此一種卡拉卡爾帕克-烏茲別克混合語被廣泛使用。

經濟活動


過去徠,卡拉卡爾帕克人從事畜牧業與農業、漁業相結合的多種經濟生產活動,過著半定居生活。現在,工農業都有較大發展,工業部門有農產品加工、建築材料等;農作物有小麥、高粱、瓜類、苜蓿和棉花。多住氈頂帳篷,部分住粘土草頂平房。飲食有肉類、乳製品、麵食、酸牛奶等,愛吃手抓羊肉。婦女穿束腰連衣裙和燈籠褲,喜歡佩戴手鐲、耳環、戒指和沉重的金銀胸飾。直到20世紀初,社會制度尚處在早期封建關係發展階段,家庭生活中還保留著氏族部落殘餘,行族外婚制(見外婚制)、夫兄弟婚,並早婚、多妻,婦女地位低下。十月革命后,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落後面貌迅速改觀。
另約有數千卡拉卡爾帕克人居住在阿富汗斯坦境內。

宗教


卡拉卡爾帕克人主要是伊斯蘭教遜尼派下屬的哈乃斐學派(Hanafi School)的追隨者。他們很可能是在公元10至13世紀左右改信的伊斯蘭教,這一時期正是他們作為一個獨特的民族而第一次出現。
伊斯蘭教蘇菲派托缽僧(Dervish)名下的諸如:"納克什班迪派"(Naqshbandi),"庫布拉維亞派"(Kubrawiya),"亞撒維耶派"(Yasawi),"蓋蘭德里派"(Qalandari)等教派在這一地區很常見。其中"庫布拉維亞派"在該地區的勢力最強大,有著為數眾多的追隨者。(注: )。儘管據統計在1914年,當地有553座清真寺,但如今已沒有這麼多的數量的清真寺了,目前現存的清真寺主要位於努庫斯(Nukus),托爾特庫爾(Törtkül),胡賈埃利(Hocaeli),齊姆巴依(Çimbay)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