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陽庄氏家廟

建於明弘治十三年的寺廟

青陽庄氏家廟,始建於明弘治十三年(1500),系十世孫高州知府庄科倡建。1951年晉江縣治設在青陽,遂為縣城,現已拆縣建晉江市

基本簡介


青陽庄氏家廟
青陽庄氏家廟
青陽庄氏家廟,青陽,古稱“五店市”,唐開元年間,這裡曾建五小店以餐來往路客,故爾有此稱謂。1951年晉江縣治設在青陽,遂為縣城,現已拆縣建晉江市。

歷史


青陽庄氏家廟
青陽庄氏家廟
青陽庄氏溯源而上,乃唐光啟二年(886)庄森入閩,森,字文盛,河南光州固始縣人,入閩后擇居永春桃源里,為閩南庄氏始祖。元太宗三年(1230),桃源十二世孫古山徙居青陽,曾任廷署之職,是為青陽庄氏肇基始祖。
庄氏裔族居於青陽,一脈相承,繼往開來,在歷史發展的漫長歲月中,人才薈萃,俊傑輩出,其中就有古之文武狀元,號為泉州七大才子之一的庄際昌和庄安世,以及榜眼庄奇顯等諸人。自宋迄清歷朝中進士、舉人及至仕宦顯達者就有百餘人之多,故有宋王編賜的“楚烈王鍾派……”二十字輩,因庄姓原乃春秋戰國楚莊王之後,才有此編賜緣故。此外,還有受制封為“一門忠孝”之庄方壙,有斗酒百篇譽謫仙之庄一俊;更有明嘉靖已丑年之一科三進士庄氏裔孫,以及五次科試各中舉人二名之“五科十鳳聯飛”誇耀古今,遂有欽制“金馬玉堂”賜額,備極榮寵,鄉梓增輝。

建築特點


青陽庄氏家廟
青陽庄氏家廟
青陽庄氏家廟始建於明弘治十三年(1500),系十世孫高州知府庄科倡建。歷代迭有修建,祖制春、冬二祭。家廟建築保留古制,門開五間,山門、正廳立柱均為石制,基座亦為堅石砌造,大梁鋪架皆以木構,為民居建築傳統作法,其間雕彩並施,紛繁富麗,多以傳統花、鳥以及吉祥圖案入畫,極具觀賞性,同時也是營造一種祥和端穆的氛圍。
庄氏家廟正廳里葆有多幅匾額,其中較為知名的就有“一科三龍齊奮”匾、“五科十鳳聯飛”匾譽,以及欽賜“金馬玉堂”橫匾、“狀元”匾等,展示了家族歷次恩榮

家族發展


青陽庄氏繁衍日眾,可謂枝繁葉茂,現青陽就有多個衍支,有思齊、裕齋、希信、振福、未庵諸小宗,各立宗祠,昭示家族興旺發達。自創青陽以來,青陽庄氏裔孫多有徙居外地,主要繁衍同安、惠安南安龍溪、長泰、海澄、泉州各地,以及廣東潮州一帶,旅居海外族親主要分佈在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新加坡、美國、加拿大等國,以及台灣、香港、澳門等地區,總人口就達數十萬之眾,僅菲律賓庄氏宗親會青陽籍人就佔70%以上。
庄氏裔孫雖各處一方,然親故園、重文教、事業有成者亦不在少數。當代傑出人士,就有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華僑事務委員會副主任、全國僑聯副主席、全國政協常委庄明理;前菲華商總理事長庄清泉、現副理事長庄長泰;菲華防火聯合會會長庄振忠;廈門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庄雲潮等等,載入晉江人物誌者庄氏裔孫就有100多人。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青陽庄氏經濟的發展,已達相當規模,海內外資產就達100多億美元之巨。海外就有庄啟程庄材鰍、庄清泉等人,國內有庄傑趕、庄雄輝、庄材佑、庄垂借等人,是青陽庄氏大工商業家,“青陽源和堂”就是一大馳名中外的企業。
有《晉邑青陽庄氏族譜》、《晉邑青陽庄氏重修族譜》以及《晉邑青陽庄氏虛川公派續修家譜》等多部譜牒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