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江五店市傳統街區
國家AAAA級旅遊風景區
晉江五店市傳統街區位於晉江青陽的核心區,該街區獨具閩南特色的“皇宮起”紅磚建築、中西合璧的洋樓等明清、民國至現代的特色建築保存完好,2015年9月榮獲國家4A級旅遊景區。
隨著社會的發展,經濟日趨繁榮,“五店市”在明清時期已然成為一片繁華的街區,商店鱗次櫛比,街道車水馬龍,更有美輪美奐的紅磚厝民居星羅棋布。
五店市2015年9月時榮獲國家AAAA級旅遊風景區。
1951年,重新劃定行政區,才將泉州劃出,成立泉州市(縣級)[註:1986年,泉州市(縣級)升為地級市]。同年,晉江縣治從鯉城遷於青陽,現代意義上的晉江城區發源於青陽鎮(現青陽街道、梅嶺街道)。因此,青陽對於晉江意義重大,五店市傳統街區是青陽現今存在的最後一片傳統街區,是極為珍貴的文化遺產。
街區特色:
街區歷史悠久。唐開元年間,青陽有“五店市”之稱,街區是晉江城區的發源地,建築特色突出。獨具閩南特色的“皇宮起”紅磚建築、中西合璧的洋樓等明清、民國至現代的特色建築保存完好,擁有“青陽八景”中的四景、蔡氏宗祠、庄氏家廟、石鼓廟及布政衙、蔡媽賢宅、朝北大厝、庄志旭宅、宛然別墅等一百多處歷史風貌建築;
五店市內景
五店市傳統街區文化遺產聚集之一高甲戲,又名“戈甲戲”、“九角戲”、“大班”、“土班”,最初是從明末清實初閩南農村流行的一種裝扮梁山英雄、表演武打技術的化裝遊行發展起來的劇種,也是閩南諸劇種中流播區域最廣、觀眾面最多的一個地方戲曲劇種。高甲戲的演齣劇目分為“大氣戲”(宮廷戲和武戲)、“繡房戲”和“丑旦戲”三大類,以武戲、丑旦戲和公案戲居多,生旦戲較少。傳統劇目有九百多個,大半來自京戲、木偶戲和布袋戲,小部分是吸收梨園戲的,還有一些是藝人根據歷史小說和民間傳說編而創作的。高甲戲的角色,原來只有生、旦、丑,後來又先後增加了凈、貼、外、末和北(凈)、雜二色,俗稱“九角戲”。高甲戲的表演藝術,一部分來自梨園戲和木偶戲,一部分來自弋陽腔、徽戲和京劇。初期節目沒有固定的腳本,可以演員按劇情順口溜。唱做也較自由,沒有一定的台位,演出時間可長可短。
高甲戲的音樂唱腔兼用“南曲”、“傀儡調”和民間小調,而以南曲為主。高甲戲使用的樂器,分為文、武樂二種。伴奏樂器以管樂、嗩吶為主(解放后改用琵琶為主),此外還配有橫笛、二弦、三弦等。打擊樂器及其打擊方法與京劇相同,如〔沖頭〕、〔長錘〕、〔急急風〕等,但“三通”和“出將”時則與京戲不同。丑旦戲或輕鬆場面加用雙鈴、響盞等。
高甲戲·昭君出塞
高甲戲·真假公主
五店市傳統街區文化遺產聚集之一木偶戲,又稱“景戲”、“指花戲”、“掌中戲”,傀儡戲劇種之一。其特點是用指掌直接操縱偶像進行戲劇性的表演布袋木偶戲,使之活靈活現,栩栩如生,既能夠體現人戲的唱、念、做、打,以及喜、怒、哀、樂的感情,又能表演一些人戲難以體現的動作。以晉江布袋木偶戲為代表的南派布袋戲,對表演藝術有嚴謹的規範要求,每個行當的基本功都非常精細,如生角基本動作24步,旦角基本指法40步,同是一把扇,生角玉骨扇11步,丑角鼓扇21步。一個縫衣程式,就有外手裁衣裳,髻上拔針、針插襟前、抽線、咬線、線尾搓尖、對針穿線、打結、口齒彈線、發上滑線、縫衣抽線等11個動作;表演修書蓋章,從取印開始,再看印,去印臟、蓋印油、呼印、下印,最後迭手壓印,細緻入微,一絲不苟。南派布袋戲演員,人人都要經過嚴格的訓練,全面掌握各種行當表演程式的基本功。
晉江布袋木偶戲的劇目非常豐富,有生旦戲、武打戲、宮廷戲、審案戲、連本戲和摺子戲等等,大量是一代一代承襲下來的傳統劇目,其中有些劇目如《玉真行》等劇是從梨園戲移植過來的。南派布袋戲對各種類型的劇目都有過硬的工夫,其中特別擅長表演抒情性的文戲,尤其是公子、小姐、男女丑角的表演更是絲絲入扣,點點帶情,是觀眾、行家公認的看家本領。
晉江布袋木偶戲的音樂是南管音樂系統,其中有提線木偶的傀儡調,更多的是梨園戲的音樂唱腔,傳統唱腔曲牌近百首,場景音樂用十音譜伴奏居多。音樂的基調清脆幽雅,悅耳動聽。樂器有嗩吶、三弦、二弦,有時也用琵琶和洞簫。打擊樂以獨特的南鼓(壓腳鼓)、鉦鑼、草鑼為主,還有通鼓、花鼓、大鑼、小鑼、響盞等。
此外,南派布袋戲的服裝、道具也有特定的風格,早年的布袋戲所使用的行頭都有固定的加工點,如江加定的木偶頭、安鮑的服裝、鳳冕齋的金魁頭戴、阿林的刀掄劍戟等。
五店市傳統街區文化遺產聚集之一南音,又稱南曲、南樂、南管、弦管,主要由“指”、“譜”、“曲”三大類組成,是我國古代音樂保存比較豐富、完整的一個大樂種。被稱為音樂文化的“活化石”,唐代琵琶普遍用撥子,且是橫抱姿勢,泉州南音至今保持這一遺制。南音中所用的“拍板”及其演奏方式與敦煌壁畫中的伎樂圖一樣。
泉州南音演唱時的位置固定為:演唱者執拍板居中;其左邊,上方為洞簫,下方為二弦;右邊,上方為琵琶,下方為三弦。
演唱程序固定是“指頭譜尾”,就是說開頭一定要合奏一套或一折“指”,最後一定要奏譜“煞尾”;中間演唱也要按“支頭”順序來進行。要“起曲頭”,就是每個支頭要有帶頭唱的人,他唱的曲屬於哪個支頭,其他人就要跟著唱這個支頭的曲。若轉換支頭,則須唱“過支曲”作為轉折的過渡、連接。上一個唱完,下一個接過拍板接著唱,伴奏樂器基本沒有間斷。
樂器演奏也有其規矩,琵琶是先生,起指揮樂隊的作用;三弦和之,猶如“琴瑟和鳴”;而洞簫與二弦的關係,洞簫為主,二弦為輔,“簫咬弦,弦入簫”,即所謂“絲竹更相和,執節者歌”。
南音不管是表演形式還是音樂內容,始終都保持著古代中原的古風古味,研究價值高,欣賞價值也高。代表曲《八駿馬》、《梅花操》等。泉州已將泉州南音申報“世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人類口頭及非物質遺產代表作”)並成功入選,“泉州南音研究”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多元化文化部列入“中亞—東西方文化間對話”項目計劃。
南音的歷史淵源、藝術特色、傳承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