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然
詞語
宛然(wǎn rán),漢語辭彙。意思為彷彿。出自《漢書·李廣蘇建傳》。
委曲順從的樣子。
真切貌;清晰貌。
彷彿;很像。宛然:彷彿。
封識宛然。——《漢書·李廣蘇建傳》
宛然舊日情景,又在眼前。
宛:宛wǎn,曲折:委宛。宛妙(聲音婉轉動聽)。宛轉(zhu僴)(a.輾轉;b.同“婉轉”)。
然:然rán,對,是:然否。不然。不以為然。以為對,答應,信守:然納(以為對而採納)。
1.委曲順從的樣子。
《詩·魏風·葛屨》:“好人提提,宛然左辟。”毛傳:“宛,辟貌。”陳奐傳疏:“宛有委曲順從之義,故云辟貌。”
2.真切貌;清晰貌。
《關尹子·五鑒》:“譬猶昔游再到,記憶宛然,此不可忘,不可遣。”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四十七回:“弄玉猛然驚覺,夢中景象,宛然在目。”
《清史稿·災異志三》:“﹝順治﹞二年七月,石門資福院僧鋸木,中有‘太平’二字,墨痕宛然。”
3.彷彿;很象。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九:“韓平原作南園於吳山之上,其中有所謂村莊者,竹籬茅舍,宛然田家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