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高甲戲的結果 展開

高甲戲

傳統戲劇

高甲戲,福建省泉州市地方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高甲戲又名“戈甲戲”、“九角戲”、“大班”、“土班”,發祥地為福建泉州,發源於明末清初閩南農村流行的一種裝扮梁山英雄、表演武打技術的化裝遊行;高甲戲的傳統劇目有九百多個,而演齣劇目則分為“大氣戲”(廷戲和武戲)、“繡房戲”和“丑旦戲”三大類;高甲戲的角色原來只有生、旦、丑,後來又先後增加了凈、貼、外、末和北(凈)、雜二色;高甲戲的表演藝術來自梨園戲、徠木偶戲、弋陽腔、徽戲和京劇;高甲戲的音樂唱腔以南曲為主,兼用“傀儡調”和民間小調;高甲戲使用的樂器分為文、武樂二種。

2006年5月20日,高甲戲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編號Ⅳ-48。

歷史淵源


高甲戲前身是“宋江戲”。據老藝人陳坪(1884-1957年)稱,聽其師傅代代相傳說:明末清初,閩南沿海農、漁村莊,每逢迎神賽會喜慶節日,村民們有裝扮梁山好漢遊行於村裡的,間或就地作簡短表演。由此出現兒童演出宋江故事,時稱為“宋江仔”。清道光(1821-1850年)以後,由成年人扮演的戲班,群眾稱為“宋江戲”。
南安嶺兜村的“宋江戲”藝人與漳州來的竹馬戲藝人及一名歸僑合辦一戲班,班名“三合興”。它突破專演宋江故事的局限,演出半文半武戲,劇目有《郭子儀拜壽》、《困河東》、《斬黃袍》、《逼宮》等。合興戲出現后,很受群眾歡迎,戲班也增多了。
“合興戲”在發展過程中,“宋江戲”仍然存在,二者除劇目可以互演外,基本功和表演程式也互相吸收。當時有規定,進合興戲的藝人,必須能演“桶內戲”(即宋江戲的定型劇目)才能入合興班演“桶外戲”(即合興戲的幕表戲),二戲逐漸融合,至清末,宋江戲與合興戲統稱高甲戲。
至於高甲戲的稱謂,據傳是因為演出時搭高台,穿戰甲,拿戈槍,故觀眾叫做“戈甲戲”(“戈”與“高”閩南語音同)。另有一說法是因為戲班到海外演出,僑胞稱家鄉來的戲是高等甲等戲,戲班回來就自稱為“高甲戲”。還有一說,是高甲戲有九個角色故稱“九角戲”。閩南觀眾則稱之為“大班”、“土班”。
20世紀20至40年代,高甲戲發展很快,在晉江南安惠安同安、安溪、永春德化就有400多個戲班,年年都有戲班到菲律賓、新加坡、印尼等國演出。各班競技激烈,先後湧現出“十大虎班”:“前五虎”為“福慶成”、“舊大福”、“福勝興”、“福金升”、“金秀春”;“后五虎”為“新秀春”、“大祥春”、“金成興”、“新大福”、“福聯興”。最好的稱“龍班”,即“金蓮升”,故有“一龍破五虎”之說。
20世紀30年代,部分高甲戲戲班不滿足於在農村草台流動演出,陸續走出國門,足跡遍及東南亞諸國。這一期間,出國的戲班達到高潮。共計有:新連興(1929-1935年)、三妹班(1929-1938年)、福連芳(1930-1933年)、錫坑班(1934-1937年)、桑林社(1934-1937年)、全和興(1934-1936年)、協義社(1937年)、福順興(1936-1937年) 、金春寶(1936年)、尚義社(1936-1937年)、小丁班(1936年)、新金春(1936年)。
1938年,因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導致20世紀30年代時走出國門的班社於戰前先後回國。
1950年,泉州市曾分期分批集中高甲戲藝人學習。“泉州市高甲戲劇團”便是在“戲改”中,通過從五個民間職業劇團――“新秀春班”、“三合和班”、“福慶成班”、“新連升班”、“通華興班”,抽調最優秀數十人演員而組成的。他們是:董義芳、吳遠宋、施純送、許仰川、柯賢溪、劉再生、林秀來、陳子良、柯賢克、蔡秀英、黃秀郎、林固子、陳玉燕、林賢殿、施義燒、蔡文煌、田雞仔、吳尊榮、肖迪頻、肖光椅、姜金龍等。而後又陸續調入一批對編劇、導演、作曲、舞美等具有專業水平的新文藝工作者。他們是:王冬青、呂文俊、楊波、張伯萍、陳枚生、王振權、王大弼、蔡展龍、佘楷模等人。由於與藝人長期合作,高甲戲從此開始由草台藝術轉入劇場藝術。
高甲戲
高甲戲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高甲戲得到振興與發展。
1950年,泉州成立戲劇改革委員會。
1951年徠,抽調各戲班名演員組成“泉州大眾劇社”(1957年改為泉州市高甲戲劇團)。演員有董義芳、吳遠宋、許仰川、蕭迪蘋、林秀來、蔡秀英等40多人。此後,相繼組成晉江民間高甲劇團、廈門金蓮升高甲劇團、惠安高甲劇團、南安高甲劇團、永春高甲劇團、德化高甲劇團、安溪高甲劇團、同安高甲劇團、大田高甲劇團等。從此,高甲戲一改演幕表戲的習慣,開始進入新劇目與編演現代戲的新時期。
“文化大革命”時期,高甲戲《連升三級》首先遭到衝擊,被當作“大毒草”在報刊上公開點名批判。作者王冬青被揪斗,關進“牛棚”。劇團被迫解散,大批名老藝人和文藝工作者下放農村。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團后,閩南各地的高甲戲劇團相繼恢復並進入振興時期。

文化特徵


音樂

高甲戲的音樂唱腔兼用“南曲”、“傀儡調”和民間小調,以南曲為主,兼收木偶調和民間小調,並在旋律節奏上進行了必要的改革,使之適合舞台上表演各種人物性格的需要,具有濃郁的地方韻味。唱工用本嗓,唱字行腔雄渾高昂,也有清婉細膩的音韻。

樂隊樂器

高甲戲使用的樂器,分為文樂和武樂。文樂以嗩吶為主,配以洞簫、三弦、二弦,後來又加入琵琶、楊琴、二胡、中胡、小提琴和大提琴;武樂有百鼓、小鼓、通鼓、鐸板、大小鑼、大小鈸、特別是響盞和小叫,有濃厚地方特色,是丑旦戲或輕鬆場面不可缺少的打擊樂。

表演風格

高甲戲
高甲戲
高甲戲的表演藝術,一部分來自梨園戲和木偶戲,一部分來自弋陽腔、徽戲和京劇。
高甲戲前身是“宋江戲”,宋江戲以武打為主,其套數多採用民間的“刣獅”(即由藝人裝扮成武士,手執各種武器,分別與雄獅搏鬥),現存舞台上的武打套數“冷煎盤”、“大碰場”、“鳳擺尾”等保留著“刣獅”的傳統表演,也吸收了提線木偶的武打,稱為“嘉禮打”。

腳色

高甲戲的腳色行當原只有生、旦、丑三個行當,後來陸續增加了凈、貼、外、末和北(凈)、雜等。這些行當中,以丑最為突出。醜行有男丑、女丑之分,男丑又分文、武丑。文丑有長衫丑和短衫丑,武丑有師爺丑和捆身丑。女丑則有夫人丑、媒人丑、老婆丑、婢丑等幾十種。

代表劇目


高甲戲
高甲戲
截至2019年,高甲戲有六百多種傳統劇目,包括《大鬧花府》、《困河東》、《斬黃袍》、《林文生告御狀》、《管甫送》、《杏元思釵》、《孟姜女》、《番婆弄》、《唐二別》及連台本戲《三國》、《岳傳》等,亦有部分是藝人根據民間傳說改編創作的,如《番婆弄》、《唐二別》、《管甫送》等。

文化傳承


傳承價值

高甲戲
高甲戲
高甲戲以對不同人物典型行為的擬示或以對木偶戲和動物動作的模仿作為表現人物性格的手段,輕鬆幽默,妙趣橫生,誇張而不失實,帶有濃厚的生活氣息。還吸收了提線木偶和民間舞獅的技藝,形成“冷煎盤”、“大碰場”、“鳳擺尾”等別具特色的動作。作為在中國傳統戲曲中獨樹一幟的高甲戲,是閩南地方文化的典型代表,在海內外有著較大影響。

傳承現狀

隨著時代的變遷,科技迅速發展,如今看戲的人越來越少。
石獅市高甲實驗劇團團長林世忠:“近幾年來,每年都招收新演員,但沒什麼人報名。現在大家的生活都好了,都不願意讓孩子干演戲這行當,前景讓人擔憂。”

傳承人物

高甲戲傳承人(左一)
高甲戲傳承人(左一)
賴宗卯,男,漢族,1947年生,福建泉州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高甲戲代表性傳承人,國家一級演員。賴宗卯13歲考入晉江縣高甲戲劇團演員訓練班,師從高甲戲柯派醜行表演藝術創始人柯賢溪,深得柯派真傳,擅演男丑,尤以男扮女丑獨樹一幟。他的表演火爆、熱烈、誇張、幽默,富有濃郁的山野氣息。代表作品有:《金魁星》《大鬧花府》《騎驢探親》《鴛鴦扇》《唐二別妻》等。
曾文傑,男,漢族,1955年生,福建晉江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高甲戲代表性傳承人,福建省晉江市高甲戲劇團團長。曾文傑1978年考入晉江縣高甲戲劇團演員訓練班,師從高甲戲柯派醜行表演藝術創始人柯賢溪,結業后一直留在晉江高甲戲劇團擔任演員,深得柯派真傳,戲路較廣,善演女丑,更以公子丑、傀儡丑見長。他的表演幽默、風趣,富有生活氣息,特別是傀儡丑表演模仿逼真,活靈活現,尤重人物刻畫,入骨三分。代表作品有:《金魁星》《鬧茶館》《追魚》《妗婆打》《探牢》等。
顏佩瓊,女,漢族,1944年生,2012年去世,福建安溪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高甲戲代表性傳承人,國家一級演員。顏佩瓊13歲入泉州高甲戲訓練班,師承肖迪頻、蔡秀英,主工青衣、閨門旦。自1972年起,顏佩瓊先後就職於泉州市高甲劇團、福建省藝術學校、泉州藝術學校等單位,致力於高甲戲演出及傳承。她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大膽吸收姐妹劇種的表演特點,豐富高甲戲旦腳表演藝術,特別是念、唱。代表作品有:《珍珠塔》《陳翠娥》《南海明珠》《昭君出塞》等。

保護措施

高甲戲
高甲戲
活躍於閩南城鄉的泉州市高甲戲劇團、廈門市金蓮升高甲劇團和晉江市高甲戲劇團、安溪縣高甲戲劇團等,都是肩負高甲戲傳承和發展重任的重要基地,近年來也陸續掛牌成立傳習中心。泉州藝術學校和廈門藝術學校,以及近年崛起的民辦的翔安呂塘戲校,是培養高甲戲後備人才的重要園地,多年來為公立高甲戲劇團和民間職業劇團輸送了大量新鮮的血液。此外,還有眾多的高甲戲民間職業劇團,它們活躍於閩南城鄉,頑強地延續著高甲戲的傳承,並且融入到地域民眾的生活之中。目前已公布的高甲戲國家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總計近20人,其中國家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8人。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泉州市高甲戲傳承中心(泉州市高甲戲劇團、泉州市打城戲傳承中心、泉州市打城戲傳習所)、廈門市金蓮陞高甲劇團獲得“高甲戲”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20世紀60年代初,新編古代戲《連升三級》等,赴上海、南京、濟南、天津、北京巡迴演出。朱德委員長、周恩來總理、陳毅副總理、譚震林、郭沫若茅盾、鄧拓及戲劇界專家曹禺田漢張庚老舍林默涵等均來觀看。郭沫若、老舍、鄧拓等觀看《連升三級》后均題詩讚譽。
1982年,泉州市高甲戲劇團赴香港演出,帶去劇目《連升三級》、《真假王岫》、《大鬧花府》以及一台丑旦小戲
1986年,泉州高甲戲劇團數次接待英、法、意、日、美、德等國留學生來團觀摩丑角表演。
1986年,泉州高甲戲劇團赴上海參加首屆中國藝術節,演出《筍江波》、《管甫送》、《王海行》、《送水飯》、《騎驢探親》等小喜劇。高甲戲丑角的表演,博得好評。
1989年,安溪縣高甲戲《玉珠串》,泉州高甲戲《王海行》參加省藝術節表演。
1994年,應文化部藝術局邀請赴京演出。同年3月5日,廈門市金蓮升高甲戲劇團赴台灣、金門演出。
1997年10月,晉江市高甲戲劇團赴成都參加第五屆中國藝術節。同年12月,參加在北京舉行的福建劇展演出。
2019年10月2日,參加由文化和旅遊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主辦的2019中國戲曲文化周2日在北京園博園開幕演出。

榮譽表彰

1983年,由安溪縣高甲戲劇團諸葛輅編劇的《鳳冠夢》參加福建省第15屆戲劇會,演出獲劇本一等獎,及導演、音樂、表演、舞美、演員等7項獎,並獲1982-1983年全國優秀劇本獎。
20世紀80年代,由老、中、青作者創作的一大批新劇目如《顛倒乾坤》、《真假王岫》、《高平關》、《施琅將軍》、《唐宗逸事》、《開元序曲》、《南海明珠》、《唐山情》等均獲省級劇目獎。
1985年,創作古裝劇《顛倒乾坤》參加福建省十六屆戲曲會演,獲劇本三等獎,蔡友輝、劉基德獲演員一等獎。
1987年8月,《黃卷與蚊詩》參加省第十七屆戲劇展演,顏佩瓊、劉基德獲優秀演員獎;蔡友輝獲表演獎。
1987年12月,傳統小戲《管甫送》、《掃秦》參加福建省“水仙花”大獎賽,李珍蕊、劉基德獲演員獎。
1990年9月,《關化斬子》參加省18屆創作劇目調演,張天鵬、林金清獲劇本獎。
1991年3月,《爭屍》參加華東六省一市電視喜劇比賽,張伯萍獲編導、音樂一等獎。
1993年10月,《大河謠》參加全國地方戲曲交流演出(南方片)獲優秀劇目獎(集體);許一緯獲優秀編劇獎;張天鵬、張伯萍獲優秀導演獎;蔡友輝、吳地四獲優秀表演獎;陳靖萍、柯榮湘獲表演獎;吳振世獲舞美設計獎;佘楷模、陳思萱獲服裝設計獎;蘇兆平獲燈光設計獎。
1993年12月,《大河謠》參加省第19屆劇目創作調演,獲“特別榮譽獎”。
1994年11月,《大河謠》獲中國劇協“曹禺文學作品獎”。
1994年,南安市高甲戲劇團創作演出的《大漢魂》,獲首屆海峽兩岸(閩台)戲劇節暨福建省第19屆戲劇會演優秀劇本、導演、音樂等獎項。
1995年,《大河謠》獲省首屆百花文藝獎的特別榮譽獎、《大漢魂》獲全國“文化新劇目獎”、《玉珠串》獲曹禺戲劇文學獎
1996年,《玉珠串》獲全國第六屆“文華新劇目獎”與中宣部1996年度“五個一工程”獎。同時,在96中國(湖南)第4屆“映山紅”民間戲劇節上,廈門市金蓮升高甲戲劇團演出的《審陳三》獲綜合演出一等獎及劇本、導演、音樂、舞美等獎項。
1996年,在第20屆省戲劇會演上,由晉江市高甲戲劇團演出的《金魁星》獲優秀劇目獎及優秀導演、音樂等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