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維·彼得雷烏斯

曾任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

戴維·彼得雷烏斯,男,1952年11月7日出生,美國陸軍上將,曾任駐伊拉克多國部隊最高指揮官、中央司令部司令、駐阿富汗國際安全援助部隊最高指揮官、中央情報局局長,畢業於西點軍校。

1993年至1994年擔任第101空中突擊師助理參謀長。2007年2月10日至2008年9月16日擔任駐伊拉克多國部隊最高指揮官。2008年10月31日至2010年6月30日擔任中央司令部司令。2011年9月6日至2012年11月9日擔任中央情報局局長。 2012年11月9日宣布辭去中央情報局局長職位。

人物經歷


早年經歷

日常照
日常照
1974年畢業於西點軍校。
1981年成為第24機械化步兵師師長的副官。
1983年以最高分畢業於美國陸軍指揮和參謀學院並獲得喬治·馬歇爾獎。
1985年和1987年相繼從普林斯頓大學獲得了公共管理碩士和國際關係哲學博士學位。

從政經歷

工作照
工作照
1988年至1989年擔任第3機械化步兵師第30機械化步兵團第1營作戰參謀。
1991年至1993年擔任第101空中突擊師第187步兵團第3營營長。
1993年至1994年擔任第101空中突擊師助理參謀長。
1995年在“支持民主行動”事件中被任命為聯合國海地特派團軍事人員首席運營官。
1995年至1997年擔任以第504傘兵團為核心的第82空降師第1旅旅長。
1997年至1999年擔任聯合參謀長、參聯會主席的行政助理。
1999年出任第82空降師副師長、代師長。
2000年至2001年擔任第18空降軍參謀長
2001年至2002年作為聯合作戰行動的一部分,在波黑進行了為期十個月的訪問,並擔任駐波斯尼亞北約維和部隊副參謀長,911后兼任美國聯合機構反恐部隊副司令。
2003年至2005年擔任第101空中突擊師師長。
2005年底至2007年2月擔任美國陸軍聯合武器中心司令。
2007年2月10日至2008年9月16日擔任駐伊拉克多國部隊最高指揮官。
2008年10月31日至2010年6月30日擔任中央司令部司令。
2010年6月23日至2011年7月18日擔任駐阿富汗國際安全援助部隊最高指揮官。
2011年9月6日至2012年11月9日擔任中央情報局局長。
2012年11月9日宣布辭去中央情報局局長職位。

個人戰功

這都應歸功於2007年1月上任的彼得雷烏斯將軍,他採用了協同作戰的新策略,讓美國軍隊、伊拉克軍隊和警察以及其他多國部隊一起,一個地區一個地區地去尋找敵人,不允許他們建立新的據點。這不僅打擊了基地組織和遜尼派武裝,也教訓了什葉派極端分子。安巴爾這個2006年最暴力的伊拉克省份的和解,是2007年的標誌性勝利。同時,他的軍事行動只針對敵人,注意保護老百姓的安全,這使許多伊拉克人開始把美軍當成朋友和保護者。
伊拉克戰場顯身手
戴維·彼得雷烏斯軍旅照
戴維·彼得雷烏斯軍旅照
2003年3月伊拉克戰爭爆發,身為101空降師師長的彼得雷烏斯率部參加了第5軍進攻巴格達的行動,一路上,部隊經歷了卡爾巴拉、希拉和納傑夫多次惡戰,為保障整個美軍進攻部隊的運輸線立下了汗馬功勞。但真正令彼得雷烏斯聲名鵲起的是在2004年。由他領導的第101空降師在伊拉克北部摩蘇爾省和尼尼微省的戰後重建表現出色,使得當地局勢相對緩和,成為美軍佔領后一片混亂的伊拉克局勢中少有的“亮點”。《時代》雜誌的一篇封面文章以他為主角,標題十分醒目:《拯救伊拉克的人》。
彼得雷烏斯的出色表現贏得了白宮的認可,這些成就無疑與他在公共管理方面的學習研究有很大關係。5月被任命為保障伊拉克權力移交安全的最高指揮官,負責組建和訓練伊拉克安全部隊和警察。2007年1月又被提名接替喬治·凱西為駐伊美軍最高指揮官。
2008年4月美國總統布希提名彼得雷烏斯擔任美軍中央司令部司令,接替剛剛辭職的海軍上將威廉·法倫,主管伊拉克和阿富汗兩地戰事。7月10日美國參議院以95票贊成、2票反對的表決結果,通過了此項提名。11月彼得雷烏斯正式就任中央司令部司令。而在其力薦之下,其心腹愛將雷蒙德·奧迪爾諾和斯坦利·麥克里斯托爾也分別升任駐伊拉克和阿富汗的美軍司令,進而在中央司令部組成牢固的鐵三角。作為研究越戰的專家,彼得雷烏斯潛心研究游擊戰,主持編寫了美軍反暴亂手冊,其中的一整套作戰原則,被稱為“彼得雷烏斯主義”。主張從情報搜集、戰術策略、軍隊領導、後備物質,以及當地余元、文化軟實力等多方面入手,綜合運用“攻城”與“攻心”雙重手段,來有效破解對付游擊隊的困境,這些思想和行動方法的推廣,使得美軍陣亡人數不斷下降,平民誤傷也大幅減少。《華盛頓郵報》當年曾用調侃的筆觸,將回國會述職的彼得雷烏斯暗喻成古羅馬時期班師回朝的大將凱撒。共和黨參議員約翰·麥凱恩也把這時的他稱為“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將領之一”。
2004年大選前,由於美軍深陷兩次戰爭的泥潭,傷亡人數不斷上升,國內反戰聲浪不絕於耳,在伊拉克問題上進與退也成為兩黨激烈爭辯的焦點,在此背景下,彼得雷烏斯的的一言一行對於拉抬政治選情和民調聲望,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2004年大選投票前六個星期,彼得雷烏斯在《華盛頓郵報》撰文支持小布希政府的增兵政策,認為伊戰有實質性進展,這一表態大大扭轉了共和黨因伊拉克戰爭所面臨的不利態勢。許多人包括若干將領均批評他睜眼說瞎話,目的就是要為布希拉票。時隔3年,他這次在國會的證詞又支持了布希在辯論戰爭前景時的立場。儘管他一再堅持說他的證詞是自己寫的,白宮一直沒見過,也沒有授意他修改,但他所建議的“到明年夏天撤出大約2.5萬人的部隊”得到白宮的即時附和,卻顯示他在有意識地配合執政當局。當然,他也沒有完全遵從白宮,而是儘可能顯示公正客觀。他努力抵制把伊拉克塑造為全球反恐鬥爭的一部分以及如美軍撤出“基地”將接管伊拉克的官方宣傳。當被問到伊戰是否使美國更安全時,他的回答是“我不知道”——他的答覆被特寫為另一個反戰廣告。但這次作證,還是有相當多的人指責他為布希抬轎子,他也因此成為民主黨眾多總統參選人的箭靶。著名的左派學者霍華德·津恩對此解釋說,對彼得雷烏斯角色的爭論是不足為奇的:“當我聽彼得雷烏斯作證時,我聽到越戰將軍們對我們保證說他們會贏。將軍們不是獨立的思想家。他們為當局的政治目標服務。我們不要期望有獨立、誠實的形勢評估。”

職務變動

《標準周刊》封面上的奧巴馬和彼得雷烏斯
《標準周刊》封面上的奧巴馬和彼得雷烏斯
自奧巴馬上台以來,彼得雷烏斯在媒體上的出鏡率和小布希時期相比大大降低,逐步淡出的公眾視線。2010年6月媒體爆出前美軍駐阿富汗司令麥克里斯特爾對奧巴馬政府的幾名官員發表不敬之詞之後,這位四星上將立即被奧巴馬解職。於是,奧巴馬任命彼得雷烏斯出任美軍駐阿富汗司令,而他當時已擔任了將近兩年的美國中央司令部負責人,監管包括阿富汗、伊拉克、巴基斯坦和葉門在內的地區。這一調動明顯是屬於高職低就。.如果彼得雷烏斯能在當前形勢下挽救阿富汗局勢,他無疑將贏得“這個時代最偉大美國士兵”的榮譽;可是一旦失敗,他也將成為讓五角大樓陷入災難的將軍。
“用冷靜的現實主義去面對巨大的問題”,是彼得雷烏斯上任前告訴媒體的工作態度,也是他在伊拉克戰場上的成功經驗。上任后不久,他首先訪問阿富汗,全面了解和評估其安全形勢,籌劃對阿策略。彼得雷烏斯一方面主張加派兵力,另一方面則堅持要與塔利班進行和談,軍事打擊與政治瓦解兩手並用。2011年1月多名退伍老兵上書國會,要求授予彼得雷烏斯五星上將的頭銜。新美國基金會資深研究員斯蒂芬·克萊蒙斯指出:“這是美國民眾在尋找一位新的艾森豪威爾,而2012年以退役軍人身份出戰的彼得雷烏斯,就是最好的人選。
在這種背景下,奧巴馬將原本有望接替邁克爾·馬倫出任參聯會主席的彼得雷烏斯調任中情局局長。主要是基於兩方面的考慮,一方面用創造性手法,將這位政治將軍拉入民主黨政營,另一方面則明升暗降,奪其軍權,在其羽翼未豐的時候限制其發展,眾所周知,由於保密法的限制,在情報界干出成績是要等50年才能解密表揚的,而出了差錯會立即名聞天下。美國國會參議院6月30日通過總統奧巴馬對駐阿富汗美軍司令戴維·彼得雷烏斯擔任中央情報局局長的提名。參議院當天以94票贊成、零票反對的結果通過了這一提名。彼得雷烏斯將接替即將出任國防部長的萊昂·帕內塔,成為新一任中情局局長。

正式辭職

主持工作
主持工作
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戴維·彼得雷烏斯2012年11月9日宣布,他牽涉婚外情,已經向總統貝拉克·奧巴馬遞交辭呈,獲得批准。
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戴維·彼得雷烏斯辭職,他承認:“結婚37年後,我在一場婚外戀中昏了頭。不管作為丈夫,還是作為我們這種組織的領導,這種行為都不可接受。”就讀西點軍校時,彼得雷烏斯在西點軍校時結識了他的現任妻子霍莉(原名Holly Knowlton),霍莉的父親威廉·諾爾頓是美軍四星上將,西點軍校的督導。正是其婚姻加上出色的個人能力,鋪就了彼得雷烏斯的將軍之路。這是美軍不成文的鐵律——即將軍的兒子、女兒或媳婦、女婿只要一直呆在美軍中,就至少能混上一顆星。霍莉多年來一直致力於幫助退伍老兵和軍人家屬,婚外情曝光前,夫妻二人在公開場合表現得十分恩愛。一個月前,彼得雷烏斯夫婦共同出席加拿大駐美國大使館的活動。
幾名不願公開姓名的美國政府官員說,緋聞女主角是傳記作家葆拉-布羅德韋爾。她曾在阿富汗耗費一年時間追隨這名將軍,為他撰寫一本傳記。按路透社的說法,美國聯邦調查局最初發現彼得雷烏斯的婚外情。兩名官員說,聯邦調查局獲悉,布羅德韋爾可以進入彼得雷烏斯個人電子郵件賬戶。這個機構在監控彼得雷烏斯電子郵件的過程中發現兩人“關係密切”。
一些熟悉情況的人介紹,彼得雷烏斯所承認的婚外情沒有違反任何中情局規章。即使中情局人員的聯繫人被發現疑似外國特工,可能會對美國特工構成安全威脅,中情局也沒有禁止員工發生婚外情的條例,但彼得雷烏斯執意辭職。
緋聞女主角
緋聞事件在2012年11月13日以後又有新的發現:
第1緋聞女主角
布羅德韋爾(40歲)
2012年1月14日傳記作家布羅德韋爾手持自己撰寫的彼得雷烏斯傳記在夏洛特市接受媒體採訪。日前,美媒體稱其是彼得雷烏斯的情人。
第2緋聞女主角
2012年11月13日吉爾·凱利離開位於其佛羅里達州坦帕市的家。正是凱利的舉報受到匿名女子電郵威脅,才導致聯邦調查局介入,進而發現彼得雷烏斯的姦情。
第3緋聞女主角
美國中央情報局前局長戴維·彼得雷烏斯的婚外情風波13日再爆新料。他和駐阿富汗美軍司令約翰·艾倫曾“美言”風波關鍵人物之一吉爾·凱利的孿生姐妹。美國國防部當天早些時候證實,艾倫捲入風波,接受調查。

媒體猜測

婚外情主角家庭
婚外情主角家庭
彼得雷烏斯辭職正值中情局因為美國駐班加西領館遇襲而受質疑。
2012年9月美國駐班加西領館遇襲,美國駐利比亞大使克里斯托弗·史蒂文斯和另外3名美國人身亡。一些人批評中情局未妥善行使保護職責。
按照原定計劃,彼得雷烏斯下周應出席國會召開的一系列閉門聽證會,就班加西襲擊接受質詢。彼得雷烏斯9日說,辭職完全出於個人言行失檢,與班加西襲擊調查無關。
參議院情報委員會主席范斯坦告訴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彼得雷烏斯不再需要在聽證會上作證。她說,把辭職事件與襲擊相聯繫“完全錯誤”。國會議員估計,更可能是莫雷爾、而非彼得雷烏斯下周出席聽證會。
與此同時,美國國防部長萊昂·帕內塔9日辯解,班加西領館遭襲后,軍方之所以沒有及時增援,是因為路程遙遠。美聯社援引國防部一份內部報告報道,領館遭襲50分鐘后,帕內塔和國防部其他高層便收到情報,而美軍首支增援部隊在襲擊結束14個多小時后才趕至利比亞。
一些人批評軍方反應遲緩,本應派遣無人飛機、武裝直升機或戰機迅速前往增援。帕內塔當天致信聯邦參議員、共和黨人約翰·麥凱恩,解釋飛機距離班加西較遠,不是“有效選項”。他說,軍方盡一切可能響應,不遺餘力營救美方人員。
電子郵件恐嚇
FBI在調查電子郵件時,發現彼得雷烏斯與其自傳作者,40歲且有2個孩子的女子葆拉‧布洛德威爾(Paula Broadwell)的婚外情。媒體分析,FBI因美國駐利比亞班加西領事館遭襲而飽受抨擊,於是拿彼得雷烏斯的事件向CIA進行報復。這讓它與CIA的“新仇舊恨”更加盤根錯節。
然而,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外交記者安格爾卻不認同此說法,並直言把彼得雷烏斯踢下台的“罪魁禍首”就在CIA內部。安格爾表示,CIA組織文化十分傳統保守,認為只有從基層做起才有資格接任局長,而屬於“空降部隊”的彼得雷烏斯一直無法打入CIA的圈子。因此,當CIA內部有人抓到他有婚外情的把柄后,便向FBI通風報信,完成“借刀殺人”之計。
接班人
奧巴馬9日晚些時候發表一份聲明,證實接受彼得雷烏斯請辭,稱讚他為美國作出數十年“非凡功績”。奧巴馬在聲明中說,副局長莫雷爾將出任中情局代局長。消息人士說,莫雷爾是接替彼得雷烏斯的熱門人選。另外,奧巴馬的首席反恐顧問約翰·布倫南、國家安全副顧問托馬斯·多尼倫、前眾議院情報委員會主席簡·哈曼是可能人選。
同時,多位消息人士對媒體透露,現任中情局副局長邁克·莫雷爾將接替彼得雷烏斯出任代理局長,坐鎮中情局主持大局,並且未來不排除莫雷爾正式“轉正”的可能性。

辭職影響

美中情局前局長彼得雷烏斯辭職一事繼續發酵,就連美國駐阿富汗部隊總司令約翰·艾倫也被牽扯其中。不過,有分析認為,捲入婚外情並不是彼得雷烏斯自斷仕途的真正原因。此外,知情人士透露,彼得雷烏斯的髮妻霍莉對丈夫的出軌行為感到極其“憤怒”,而“小三”布羅德韋爾則心胸寬廣,多次在公開場合讚揚自己的情敵。
情報大佬下馬與“性”無關?
參加活動
參加活動
分析人士指出,與其他因婚外情而引咎辭職的美國政要不同,彼得雷烏斯是被“國家安全”而非“性”拉下了中情局局長的寶座。據稱,這位曾經先後擔任駐伊拉克美軍和駐阿富汗美軍司令的四星上將向情人泄露了一些“國家機密”,而美國駐利比亞班加西領事館遇襲一事也牽涉其中。
就在彼得雷烏斯宣布辭去中情局局長一職后不久,他的情婦布羅德韋爾上個月在丹佛大學演講的視頻被媒體曝光。布羅德韋爾在演講中暗示,襲擊事件背後隱藏著驚天內幕班加西美領館內的秘密監獄才是真正的襲擊目標。
“不知道你們是否聽說過這件事,在美國駐利比亞班加西領事館的一棟附屬建築里關押著幾個利比亞武裝分子,他們(中情局)認為領事館遭襲是因為有人企圖救出這些秘密囚犯。”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認為,上述言論表明布羅德韋爾可能掌握了一些不為人知的“國家安全機密”。
不過,多名安全部門官員都出面否認存在“秘密監獄”。一位高級情報官員12日表示:“布羅德韋爾講的都是徹頭徹尾的瞎話!根本就沒有任何人被關押在領事館里,不論是襲擊前、襲擊中還是襲擊后!”
尚不清楚布羅德韋爾是從何處獲得班加西美領館里有秘密監獄的情報,也沒有確鑿的證據顯示她的情夫彼得雷烏斯就是“消息源”。另有報道稱,調查人員在布羅德韋爾的手提電腦里發現了一些機密文件,而彼得雷烏斯則立即澄清這些文件不是從他手裡流出的。
此外,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證實,前不久彼得雷烏斯飛往利比亞與當地的中情局駐站站長討論班加西美領館襲擊事件。本周美國參眾兩院將就班加西美領館襲擊事件舉行聯合聽證會,彼得雷烏斯選擇在這個敏感的時間辭職實在“令人生疑”。而一些共和黨人也懷疑彼得雷烏斯的辭職與聽證會有關,“他是重要人證,或許還是最重要的一位。如此種種跡象聯繫起來,越發令人好奇彼得雷烏斯辭職的真正原因”。
彼得雷烏斯深感後悔已心力交瘁
作為彼得雷烏斯的密友和前發言人,史蒂夫·博伊蘭把婚外情曝光后這對夫婦的痛苦掙扎都看在眼裡。
博伊蘭說:“他對自己的失誤和違紀行為遺憾不已,這種感覺無法用語言形容。”博伊蘭上周末期間曾與彼得雷烏斯通話,據他稱,這位前局長因婚外情一案身心交瘁,他的家人也是如此。他表示:“雖然子女已經長大成人,但彼得雷烏斯仍然需要他們的信賴和尊重。霍莉感到失望、沮喪和憤怒……我希望他們能挺過這個難關。”前中情局局長戴維·彼得雷烏斯的一位密友周一說,自己在周末與彼得雷烏斯進行了交談,後者對於令他的軍事和情報生涯終結的婚外情深感悔恨。彼得雷烏斯的朋友、前發言人史蒂夫·博伊蘭對法新社記者說:“他感到懊悔,我認為沒人能真正想象得到這件事對他的家庭和他本人以及———在某種程度上———國家造成了怎樣的影響。”
博伊蘭還透露,婚外情東窗事發后,彼得雷烏斯並未搬走,依舊和妻子霍莉住在一起。“彼得雷烏斯和布羅德韋爾都意識到自己的錯誤,雙方自願解除‘情人關係’,不過他們仍然保持聯繫,布羅德韋爾會就自己的學術論文徵詢彼得雷烏斯的意見。”
FBI是幕後推手
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戴維·彼得雷烏斯因婚外情敗露而辭職。聯邦調查局(FBI)一名特工可能是這一切的“幕後推手”。美聯社14日報道,這名“立功”特工是弗雷德里克·漢弗萊斯。婚外情風波蔓延後,漢弗萊斯同樣受人關注。他因為先前給凱利發送過多張自己沒有穿上衣的照片,獲稱“裸胸特工”。
漢弗萊斯和凱利的真實關係暫不清楚。坦帕市一家電視台的記者納塔莉·謝潑德說,兩人2011年在聯邦調查局“公民學院”見過面。
“公民學院”項目旨在讓公眾和媒體記者了解聯邦調查局的工作及其運行。謝潑德說,凱利當時參加活動,漢弗萊斯某天晚上講授以恐怖主義為內容的課程。
漢弗萊斯認為,那些電子郵件非常令人關注,因為匿名發送人知道彼得雷烏斯和艾倫的各種事情。
艾倫一直“追隨”彼得雷烏斯的步伐,曾在中央司令部和阿富汗任彼得雷烏斯的副手,接替後者任駐阿美軍司令。
漢弗萊斯隨後向上級報告初步調查結果。聯邦調查局網路犯罪部門確定郵件發送人的身份后,他被“靠邊站”。
消息人士告訴這家報紙,漢弗萊斯擔心聯邦調查局會掩蓋這件事,10月底向聯邦眾議員戴維·賴克特述說自己的擔憂,後者把這一信息傳遞給眾議院多數黨、即共和黨領袖埃里克·坎托。坎托聯繫聯邦調查局局長羅伯特·米勒
聯邦執法部門一名不願公開姓名的官員14日告訴美聯社記者,聯邦調查局正重新審查漢弗萊斯在這起調查中的一些行為,尤其涉及他致電賴克特一事。

人物事件


泄密事件

美國多名民主黨與共和黨參議員紛紛發出呼聲,要求已因婚外情辭職的中情局局長彼得雷烏斯與現任國務卿希拉里·柯林頓就班加西領事館遭襲一事進行說明。
早年照片
早年照片
美國駐利比亞班加西領事館在2012年9月11日遭到襲擊,該國駐利大使及其他幾名美國外交官殉職。作為事發后第一時間趕赴班加西的當事人,不少參議員認為,彼得雷烏斯應該對這起事件進行陳述。另外,他們還表示,國務卿希拉里也應該就此事做出表述。
美國參議院情報特別委員會主席丹尼·范斯坦說,“我相信他會來聽證會對這起事件進行說明,他是個有責任的人。”范斯坦強調,彼得雷烏斯的陳述對他們來說很重要。
另外,參議院情報特別委員的另一位資深人士,共和黨人薩克斯比·查姆比利斯已與中情局代理局長邁克爾·莫雷爾會面,商談此事。據悉,莫雷爾在大批安保人員的保護下進入國會山。
同時,參議員情報與外交事務委員會的有關人士表示,希望彼得雷烏斯與希拉里一同就領事館遭襲一事進行說明。共和黨人馬克羅·盧比奧說,在這件事上,希拉里所的角色是“無價的”,但同樣“我們需要聽取彼得雷烏斯的陳述。”

公開道歉

因曝出婚外情醜聞而宣布辭職的美國前中央情報局局長彼得雷烏斯首次公開道歉。在承認錯誤的同時,他表示自己將“向前看”。
形象照
形象照
26日晚,彼得雷烏斯在南加州大學舉辦的一個晚宴上發表演講稱:“和你們一樣,我很清楚自己現在的形象已經與一年前大為不同。我也知道永遠無法完全撫平我給最親近的人以及很多其他人帶來的傷痛。”隨後,他話鋒一轉,繼續說道:“我的生命不會因為這樣的錯誤而停止,我必須而且也能夠繼續走下去。”
彼得雷烏斯稱,他將以“出軌”之前的道德標準要求自己,盡最大可能給那些被他傷害的或影響的人做出補償。
彼得雷烏斯被曝與學妹布羅德韋爾有婚外情,後者曾是一位軍紀嚴明的“軍花”。她在部隊服役15年後轉行成為一名記者,長時間跟蹤報道彼得雷烏斯,並為其撰寫自傳《全力以赴》。2012年11月彼得雷烏斯辭去了中情局局長一職,此後淡出了公眾視線。有評論指出,彼得雷烏斯此次公開道歉正是為了將來的復出做試探性準備,他曾被認為政治前途不可限量,曾被考慮推舉為共和黨總統候選人。

承認泄密

2015年4月23日,美國前中央情報局局長,四星上將彼得雷烏斯232日向聯邦法院承認向情婦布羅德威爾(Paula Broadwell)泄密的控罪,彼得雷烏斯被處以兩年緩刑,罰款10萬美元。
黑白照
黑白照
彼得雷烏斯在上月3號與聯邦司法部達成認罪協議,承認自己在2011年擔任中情局局長期間,曾將八本載滿機密信息的“黑皮筆記本”交給為其撰寫自傳的情婦布羅德威爾。彼得雷烏斯承認“未經授權就轉移並保留機密資料”的罪名,這項輕罪最高可判1年徒刑,但檢察官建議法官給與彼得雷烏斯緩刑2年,外加4萬美元的罰金。因此23日的判刑中實際不包括任何監禁時間,但實際罰款金額比之前的認罪協議高出了6萬美元。

薪水問題

據外電報道,美國前中情局局長彼得雷烏斯將擔任紐約市立大學(CUNY)麥考利榮譽學院的客座教授,在因其薪水太高遭到廣泛指責后,彼得雷烏斯主動大幅降低薪水,僅象徵性收取1美元。
參加活動
參加活動
媒體報道
據美聯社報道,彼得雷烏斯將在即將開始的新學年,以1美元薪水,在該學院研究班執教。而此前,有媒體根據所得到的文件報道稱,該學院最初給彼得雷烏斯開出的薪水是20萬美元。而大學全職教員的平均薪水不到9萬美元,給只教一門課的彼得雷烏斯付出這麼高的薪水,激起不少人的憤怒。
律師回應
彼得雷烏斯律師巴爾奈特(Robert Barnett)說,彼得雷烏斯主動提議大幅降低薪水,目的是避免使金錢成為爭議焦點。他說,彼得雷烏斯希望將焦點集中在學生、學院與教學身上,而不是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