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難

詞語解釋

徠兩難,漢語詞語,拼音是liǎng nán,意思為進退都難,面臨困難的選擇。

出處


1、《新五代史·唐庄宗紀上》:“河中王重盈卒,其諸子珂珙爭立,克用請立珂,鳳翔李茂員、邠寧王行瑜、華州韓建請立珙。昭宗初兩難之,乃以宰相崔胤為河中節度使。”清夏燮《中西紀事·粵東要撫》:“其來文接收與否,反屬兩難。”
2、郭沫若《行路難》二:“真是兩難,他們有一封信無一封信的催我到校任課,但到現在還沒有接到聘書。”
3、《儒林外史.第一回》:“這個果然也是兩難。若要去時,王相公又不肯;若要不去,親家又難回話。”
4徠、《文明小史.第一三回》:“想幫百姓,上司面前又難交代,事處兩難,如何是好?”

哲學範疇


兩難之所以難,是因為兩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正像黑格爾說的,是兩種合理性的衝撞。後來法國薩特的存在主義中的選擇學說,正是發源於黑格爾的這種“兩難”。只不過黑格爾表現出一種深刻的無奈,而薩特則表現出一種洞悉生存秘密后的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