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槐樹鎮的結果 展開
- 四川省南充市西充縣轄鎮
- 河北石家莊市晉州市槐樹鎮
槐樹鎮
四川省南充市西充縣轄鎮
西充縣徠轄鎮,1940年置槐中鄉,海拔高度:382米。1950年更名槐樹鄉,1992年建鎮。位於縣境西北部,距縣城25公里。面積28平方千米,人口11068人(2017)。
2019年10月29日,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同意南充市調整高坪區等7縣(市、區)部分鄉鎮(街道)行政區劃的批複:撤銷中南鄉和義和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槐樹鎮管轄,槐樹鎮人民政府駐臨江街106號。
轄29個村委會。
名稱 | ||
鳳凰 | 淺埡子 | 陳氏祠 |
亂石埡 | 黎家寺 | 馮家溝 |
竇禪寺 | 馬氏祠 | 花果寺 |
謝家店 | 雨台山 | 冉家店 |
合成寺 | 李家山 | 陽家壩 |
獅子灣 | 鄧家溝 | 姚氏祠 |
西禪寺 | 郭家嘴 | 河泗壩 |
雲山院 | 周家嘴 | |
青龍觀 | 中和井 | |
雙柏樹 | 吳家壩 | |
觀音壩 | 黃桶嶺 |
位於縣境西北部,距縣城25公里。
改革開放以來,槐樹鎮黨委、政府堅持“二為”方針和“三貼幾近”原則,在各級各界的關心支持下,蓬勃發展群眾文化體育事業、社區文化、校園文化、企業文化形式多種,發展迅猛。成立了老年太極隊,舞拳並劍耍扇,老年舞蹈隊,老年合唱團。川劇座唱、龍燈獅子、秧歌、旱船、腰鼓內容豐富,歌頌黨、歌頌人民、歌頌社會主義,弘揚主旋律。開展了籃球比賽,拔河比賽、乒乓球比賽、象棋比賽等群眾體育活動。重大節日期間舉行了多場大型文藝演出,極大地豐富了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獲得了“全國群眾體育先進鎮”、“省級文化工作先進鎮”的殊榮。
槐樹鎮屬典型的農業大鎮,農民自古就有養小家禽的習慣,在農村隨處可見雞鴨成群,幾乎家家戶戶都養有雞、鴨、鵝等小家禽。目前,槐樹鎮正圍繞西充縣委、縣政府關於“建設中西部有機食品基地縣,打造南充生態後花園”的戰略目標,充分利用槐樹土家禽的發展優勢,奮力推進禽蛋產業由數量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努力打造有機品牌。截至2009年5月己發展年出欄有機土雞5000隻、存欄有機蛋雞5000隻以上的核心示範養殖戶6戶;年出欄有機土雞3000隻,存欄有機蛋雞2000隻以上的養殖大戶7戶,建成年孵化能力達50萬隻雞的孵化中心一個。雞和雞蛋嚴格按照有機食品規範生產,現己取得了有機轉換認證,達到有機食品標準,其雞肉鮮香味美,雞蛋無激素、無葯殘,安全、營養,深受消費者喜愛。
農業主產水稻、小麥、玉米、紅薯,兼產柑橘,盛產棉花。為油畫家何孔德和越劇藝術家何英的故鄉。
![地理位置](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e/c/mec7bab6de2709b3814c4dcca0c592dd7.jpg)
地理位置
進入槐樹鎮境內,人便不由自主地被那青山綠水所吸引。行駛在蜿蜒的柏油路上,撞擊著瞳孔的是綠色,還是綠色,一望無際的綠色從前方鋪展過來,令人目不暇接,這種奇特的歡迎方式,悄悄地在槐樹的山澗田野拉開帷幕。從車窗放眼望去,但見連綿山巒疊嶂起伏,植被豐厚茂盛,參天樹木鬱鬱蔥蔥,一路蒼翠,一路花香鳥語,令人心曠神怡。闖進這一片青山綠水,沿境內的寶馬河順流而下,有蒼鷹在頭頂盤旋飛過,有河水從腳下潺潺流過,還有陽光從茂密的樹林間隙里斜射出來,讓人心境豁然開朗。進入飛虎嶺,一種投入青山環抱的感覺油然而生,鬱鬱蔥蔥的山峰與綠意盎然的田野遙相呼應,活脫脫的一幅優美山水田園風光畫。飛虎嶺水庫區是一個兩山夾一水,湖水清澈見底的幽深峽谷,風景秀美頗有九寨風情,徜徉在林蔭小道,沐浴著森林氧吧,但見綠蔭蔽日,山泉跌宕噴花,湖水平鏡映景,讓人流連忘返。
竇禪寺
雄踞於槐樹場西南約3公里處的竇禪寺(現槐樹鎮竇禪寺村二社),是川北名山,佛教聖地,山體獨居,四周無任何遮擋,山勢大奇特,風景秀麗,該寺始建於―千四、五百年前,歷史悠久,文物、古迹甚多。東漢明帝(劉庄)永平(58―75)年詞,佛教開始傳入我國,章帝(劉JXg)極其篤信,佛教得以在我國發展,后經三國、晉、南北朝五百餘年的發展更是日益盛專,對佛經的翻譯、研究、闡述日益普遍,佛教思想對我國哲肀、文學藝術以及民間風俗等都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全國各地教徒眾多,寺廟林立,當時,槐樹的鄉民也自發籌資在“少祖山”修建了“竹林寺”,廠泛栽樹植花,使“少祖山”植補茂密,花香百里;辦廟會,興集市,蚣水,使“少祖山”成為四周鄉民進行物資交流的勝地。唐憲宗(李純)元和(8o6-82D年間,“竹林寺”迎來了到此雲遊的圭峰禪師,他留在此地精研佛學,時稱“大唐活佛”。圭峰祥師去后,鄉民為紀念他改“少祖山”為“圭峰山”,更“竹林寺”為“圭峰禪院”,此時的圭峰山已遐邇聞名。後來“白竇禪師”安禪於此,潛心磚研佛學,並講經到“五台徠山”深受眾僧的稱讚,被譽為“高僧”,他圓寂后,世人視其業績更勝圭峰禪師,於是改“圭峰禪院”為“竇禪寺”。宋神宗(趙頊)熙寧二年(Io69),名臣王圭(字禹玉,四川華陽人)書贈“竇禪古剎”四字,刻石立在山門左側上山路口,使竇禪寺名噪東都。相傳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乾隆十年(1745)游至此處,手書“第一名山”,敕賜先臣張鵬翩(字運清,原籍四川遂寧,出生於竇禪寺北麓禪洞灣一石岩下山洞內,歷任刑部尚書、吏部尚書等職)降生地,更使“竇禪寺”全國聞名。
譙家洞
距槐樹場東南2公里處元寶山石岩上的“譙家洞”(現槐樹鎮觀音壩村七社),工程浩大,造型奇特,地勢險要,是西充縣文物保護單位。該洞在清嘉慶門年(公元18o1)九月,由青龍寨寨主胥開禹召集工匠36人,破岩鑿擘,精心鐫刻,歷經三年零六個月艱苦開鑿建成。從外表看在岩表上只見五個長方形的洞穴,從左邊距岩腳3米的洞穴進入暗道,此道蜿蜒曲折,陷阱重重,進入洞內一應俱全,洞內有五間石屋(總面積1o7.5米)、石梯、石井、石廁、石灶、炮台等等,據傳原客廳正壁龕上立有一石碑,高擊有鏗鏘悅耳之聲,世人讚歎:獨具匠心!
槐樹鎮人口數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 14615 |
男 | 7489 |
女 | 7126 |
家庭戶戶數 | 4606 |
家庭戶總人口(總) | 14593 |
家庭戶男 | 7474 |
家庭戶女 | 7119 |
0-14歲(總) | 3298 |
0-14歲男 | 1747 |
0-14歲女 | 1551 |
15-64歲(總) | 10091 |
15-64歲男 | 5203 |
15-64歲女 | 4888 |
65歲及以上(總) | 1226 |
65歲及以上男 | 539 |
65歲及以上女 | 687 |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 14471 |
總人口11068人(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