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馬說的結果 展開

馬說

唐代韓愈創作的論說文

《馬說》是唐代文學家韓愈的一篇借物寓意的雜文,屬論說文體,原為韓愈所作《雜說》的第四篇,《馬說》這個標題為後人所加。此文約作於貞元十一年(795年)至十六年(800年)間。

本文中作者以千里馬比賢才,以伯樂喻明主,說明不遇伯樂,千里馬就會被埋沒,以識馬之道,揭露當時人才被壓抑埋沒之弊端,寄託了自己沉淪下僚,難遇明主的感慨。

作品原文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衹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註釋


(1)伯樂:春秋時期秦穆公時人,本名孫陽,擅長相馬。現指能夠發現人才的人。
(2)祇:只是。辱:這裡指受屈辱而被埋沒的才能。
(3)奴隸人:古代也指僕役,這裡指喂馬的人。
(4)駢(pián)死:並列而死。駢:兩馬並駕。
(5)槽(cáo)櫪(lì):喂牲口用的食器。櫪:馬棚、馬廄。
(6)不以千里稱也:不以千里馬被稱道。以,按照,介詞。稱,稱頌,稱道。
(7)馬之千里者:馬(當中)能行千里的。之,助詞。此句“馬”和“千里者”是部分復指關係。
(8)一食(shí):吃一次食物。或:有時。
(9)食(sì):通“飼”,餵養。以下除“食不飽”的“食”念shí,其餘的“食”都念sì。
(10)其:指千里馬,代詞。能千里:能走千里。
(11)是:這,指示代詞。
(12)能:才能。
(13)才美不外見(xiàn):才能和長處不能表現在外。見,同“現”,表露。
(14)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且:猶,尚且。欲:想要,要。等:相當。不可得:不可能。得,能,表示客觀條件允許。
(15)安:怎麼,哪裡,疑問代詞。
(16)策之不以其道:策:鞭打。之,指千里馬,代詞。以其道:用(對待)它的辦法。
(17(盡其材:發揮它的全部才能。材,同“才”,此指行千里的才能。
(18)鳴之:(馬)嘶鳴。通其意:跟它的心意相通。
(19)執策:拿著馬鞭。策,趕馬的鞭子,名詞。臨之:臨視著馬。臨,從高處往下看。
(20)嗚呼:表示驚嘆,相當於“唉”。
(21)其:難道,表示推測。
(22)邪(yé):通“耶”,表示疑問,相當於“嗎”。
(23)其:其實。
(24)知:懂得。

譯文


世上有了伯樂,然後才會有千里馬。千里馬經常有,可是伯樂卻不會經常有。所以,即使有出色的千里馬,也只能在僕役的手裡被辱沒,和普通的馬在馬棚里一起死去,不能因日行千里而著稱。
日行千里的馬,一頓有時能把一石的糧食全吃了。飼馬人不知道他能日行千里而相應地餵養。這樣的馬,雖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但是由於吃不飽,力氣不足,因而能力和特長表現不出來,想要它和普通馬一樣尚且做不到,又怎麼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駕馭它,不能按照它的特性;飼養它,又不能滿足他才能的需要,聽它嘶叫,卻不懂得它的意思。手持馬鞭面對著千里馬說:“天下沒有好馬!”唉!是真的沒有好馬呢,還是真的不能識別好馬呢?

創作背景


《馬說》約作於唐德宗貞元十一年(795年)至十六年(800年)之間。當時韓愈初登仕途,不得志。曾經三次上書宰相求擢用,但結果是“待命”40餘日,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門,而閽人辭焉”。儘管如此,韓愈仍然聲明自己“有憂天下之心”,不會遁跡山林。依附於宣武節度使董晉、武寧節度使張建封幕下,終未被採納。後來又相繼依附於一些節度使幕下,再加上朝中奸佞當權,政治黑暗,才能之士不受重視,鬱郁不得志,有“伯樂不常有”之嘆。

作品鑒賞


《馬說》是一篇說理文,似寓言而實非寓言,用比喻說理卻並未把所持的論點正面說穿,沒有把個人意見強加給讀者。通過形象思維來描述千里馬的遭遇,提出事實,省卻了講大道理的筆墨,作者利用了古漢語中虛詞(語助詞、感嘆詞和連接詞),體現出一唱三嘆的滋味和意境。伯樂的典故幾次被韓愈引用(見韓愈所作的《為人求薦書》及《送溫處士赴河陽序》),可見韓愈命運的坎坷。
《馬說》的第一句是大前提:“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這個命題不合邏輯。因為存在決定意識,伯樂善相馬的知識和經驗,必須從社會上(或說自然界)存在著大量的千里馬身上取得,然後逐漸總結出來的。所以有人認為韓愈這句話是本末倒置,是唯心主義的。從唯物主義原則來看,這句話是錯誤的。韓愈把它作為語言,卻是發人深省的警句,是名言。因為世上有伯樂這種知識和本領的人太少。於是作者在下文正面點明主旨,把千里馬的無限委屈傾訴出來。正由於“伯樂不常有”,不少的千里馬不僅找不到一個好的牧馬人,而是“祇辱於奴隸人之手”,受無知小人的腌氣。這些寶馬死於槽櫪之間,其遭遇不幸、結局悲慘。沒有把這些馬當做千里馬,千里馬的死也是毫無所謂的了。“不以千里稱也”,包含著這樣的意思:連同情它們的人都沒有,更談不上對千里馬的死表示遺憾、惋惜和悔恨痛心了。從文章表面看,作者說得透徹,卻有很多辛酸痛楚還沒有吐露,看似奔放,實則內涵豐富。
作者刻畫“食馬者”與千里馬之間的矛盾,兩相對照,既寫出千里馬的抑鬱不平,也寫出不識真才者的愚昧專橫。千里馬在無人給它創造有利的客觀條件時,有時欲一展所長卻有力無處使,最後到了無力可使的程度,連一匹普通馬也比不上,實現不了日行千里的功能,因此待遇也就比不上一匹“常馬”。受辱和屈死也就不足為奇,不會引起人們的注意了。由於食馬者的原因,千里馬不能恪盡職守,還會受到責難和懲罰,往往被痛打一頓在待遇上也就越加糟糕(食之不能盡其材)。表面看“食馬者”不是伯樂,不懂馬語,卻蘊涵著懷才不遇的人面對那些愚昧專橫的統治者就是申訴也無用這一層意思。
文章寫到這裡,作者還覺得不夠,又接著用“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從“人”的方面再做深入一層的刻畫。使得文章生動深刻,也表現出作者的憤激。作者並沒有立即譴責這種不識馬的“人”,反而讓他面對著千里馬不懂裝懂,還說“天下無馬”。意思是說,這樣的“人”在主觀動機方面還是不錯的,他並非不想選拔人才,並非沒有求賢用賢之心,無奈賢人賢才太“少”了。明明是“人”的主觀上出了問題,卻把這種局面的形成推給客觀條件的不如意、不理想。眼前就是一匹千里馬,食馬者卻對著千里馬發出了“天下無馬”的慨嘆,認為這不過是一匹連常馬也不如的馬,這是作者的諷刺。文章寫至此處,作者立即點明主題,用“嗚呼!其真無馬邪(yé)?其真不知馬也!”結束,把“無馬”和“不知馬”這一矛盾形成一個高潮。這是韓愈凝聚濃縮手法的結果。

作品評價


重慶工商大學教授付正義:《馬說》的結構十分精巧。“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是從正面提出問題。然而筆鋒一轉,“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便從反面展開起議論來了。第一段寫千里馬的命運:“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接下去便自然而然地寫到了千里馬的遭遇,最後,作者對封建統治者發出了憤怒的斥責,其中有諷刺,有反問,有慨嘆,抑揚反覆,淋漓盡致。

作者簡介


韓愈畫像
韓愈畫像
韓愈(768—824),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孟州)人。自謂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貞元八年(792年)進士。曾任國子博士、刑部侍郎等職,因諫阻憲宗奉迎佛骨被貶為潮州刺史。后官至吏部侍郎。卒謚“文”。倡導古文運動,其散文被列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其詩力求新奇,有時流於險怪,對宋詩影響頗大。有《昌黎先生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