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馬屬的結果 展開
- 奇蹄目馬科下的一屬
- 西德尼·呂美特導演電影
馬屬
奇蹄目馬科下的一屬
馬屬為馬科現僅存的一屬。是脊索動物門Chordata,脊椎動物亞門Vertebrata,哺乳綱 Mammalia,真獸亞綱 Eutheria,奇蹄目Perissodactyla Owen1848,馬型亞目Hippomorpha,馬科Equidae Gray,1821,馬亞科Equinae,馬族Equini的一屬。由中新世的草原古馬經過上新世的上新馬(Pliohippus)演化而來,其特徵是四肢高度特化,肱骨和股骨很短,橈骨和脛骨很長,尺骨和腓骨均退縮。第三趾發育,掌骨非常長,而趾(指)骨則比較短,單蹄。頰齒高冠,上臼齒釉質層褶曲精細。
馬共為3個品種:蒙古馬,為本縣傳統馬種,個體小,頭大而粗,頸短厚,耐粗飼,環境適應性強。高蒙雜種馬,1958年後以北京等地引進蘇聯高血公馬,同蒙古母馬交配所產。其後代頭直而清秀,頸長而薄,腿細長,騎乘優於役用。重蒙雜種馬,為俄羅斯重挽馬與蒙古母馬交配所產。其後代頭大小適中,頸短而厚,四肢粗壯,善拉車,使役性能好,縣內飼養較普遍。據1982年資源普查,存欄4266匹,佔全縣馬匹存欄總數的29.6%。驢,傳統飼養品種均為土種驢。1965年後,從滄州、陝西等地引進“渤海”、“關中”等種公驢,同當地土種驢雜交。其所產後代較土種一般體高增加16厘米,體長增加11.3~16.3厘米,使役耐力顯著增強。騾,為馬、驢之間雜交所產後代,以馬為父本交配,其後代稱馬騾;以驢為父本交配,其後代稱驢騾。外貌特徵相同,驢騾體型略小,挽力強於馬,耐勞、環境適應性強,無繁殖能力
洛浦縣的馬屬動物有馬、驢和騾。
一、馬,洛浦縣馬源比較複雜。原先有本地馬;60年代以改良品種為目的引進過頓河種公馬和奧爾洛夫種公馬;以補充役馬為目的,曾先後三批次引進伊犁馬、焉耆馬,總數近1500匹;民間引進也不少,常有人從巴音郭楞、伊犁、阿克蘇及鄰縣(主要是策勒)購入。洛浦縣的馬匹全部在農村,分散戶養。因品種混雜,又取自然繁殖方式,後裔已具多種血液,很難說清個體的品種屬性。不過從體形上講,1994年存欄的2527匹馬,全都屬於乘挽兼用型,外貌類似伊犁馬、策勒馬者比較多,但其體格要比伊犁馬矮小。
二、驢,洛浦縣的驢屬和田驢原始品種,與伊犁驢、喀什驢、庫車驢、吐魯番驢等原始品種共同構成新疆驢。它的形成與發展跟洛浦人民的長期精心培育分不開,跟長期的水土馴化分不開。從形態學上分析,洛浦驢與亞洲野驢——騫驢中的藏驢、蒙驢有不少相似之處。1994年全縣存欄驢37364頭,由農牧民分散戶養。它作為農牧民的得力助手而長期存在,至今仍然是農牧民短途運輸和代步的主要交通工具。洛浦驢繁殖能力較強,12~14月齡左右性成熟,母驢從2歲半~3歲開始配種,延續到17~18歲仍有繁殖能力,終身可產驢駒8~10頭以上。
洛浦驢的體格偏小,體重141公斤左右,具有耐粗飼、耐乾旱、性情溫順、能吃苦耐勞的特點。
一年的役用天數一般都在250天以上,從平原荒漠深處拉(或馱)運柴禾,從平原草甸拉(或馱)運飼草,農村送肥運糧、拉土運石、出門代步、搬運家什重物、上山馱運行李、草料等重活累活一般都用毛驢。有的農戶犁地、播種、中耕、打場也用毛驢。洛浦驢一般可馱重40~60公斤,也有不少可馱60~80公斤;拉驢車可載重100~150公斤;平地日行40~60公里。洛浦驢對飼養條件要求不高,遠沒有馬匹那麼嬌貴。玉米秸、蘆葦、麥草是它的主要飼草,冷季及重度使役加喂些玉米、干苜蓿;夏秋季節無論白天或夜晚,都可栓在田邊地頭的草地上牧放;食量不大,每天用草2.5~3公斤,精料1~2公斤。70年代引進過兩頭體軀高大的關中種用公驢,因原產地自然環境跟洛浦相差甚遠,飼養條件沒有得到滿足,表現為體質弱、病多、後裔少。其後裔除軀體比當地驢大些外,生產性能沒有優勢,抗病力還不如當地種。
家馬是現存數量最多的奇蹄目成員,5000多年前被人類馴化為家畜,用於拉車、耕田、比賽、打仗等,經過改良和培育,已有200多個品種。重型品種體重達1200千克,體高200厘米;小型品種體重不到200千克,體高僅95厘米,所謂袖珍矮馬僅高60厘米。頭面平直而偏長,耳短。四肢長,骨骼堅實,肌腱和韌帶發育良好,附有掌枕遺跡的附蟬(俗稱夜眼),蹄質堅硬,能在堅硬地面上迅速賓士。毛色複雜,以騮、栗、青和黑色居多;被毛春、秋季各脫換一次。汗腺發達,有利於調節體溫,不畏嚴寒酷暑,容易適應新環境。胸廓深廣,心肺發達,適於奔跑和強烈勞動。食道狹窄,單胃,大腸特別是盲腸異常發達,有助於消化吸收粗飼料。無膽囊,膽管發達。牙齒咀嚼力強,切齒與臼齒之間的空隙稱為受銜部,裝勒時放銜體,以便駕御。根據牙齒的數量、形狀及其磨損程度可判定年齡,聽覺和嗅覺敏銳。兩眼距離大,視野重疊部分僅有30%,因而對距離判斷力差;同時眼的焦距調節力弱,對500米以外的物體只能形成模糊圖像,而對近距離物體則能很好地辨別其形狀和顏色,並且只有這一種動物可辨別顏色。頭頸靈活,兩眼可視面達330°~360°。眼底視網膜外層有一層照膜,感光力強,在夜間也能看到周圍的物體。馬易於調教。通過聽、嗅和視等感覺器官,能形成牢固的記憶。平均壽命30~35歲,最長可達60餘歲。使役年齡為3~15歲,有的可達20歲。部分家馬起源於歐洲野馬(泰盤野馬),後者已於1876年在人類捕殺下滅絕。
1881年人們又發現了另外一種野馬,稱為普氏野馬(E.przewalskii)或蒙古野馬,也簡稱野馬。普氏野馬可能也是家馬的祖先之一,有人認為和家馬屬於同一種。現有的普氏野馬都是早期捕捉到的幾批野馬的後代,此後很長時間野外沒有確切的野馬的紀錄,恐怕野生的已經滅絕。
體長220~280厘米,肩高120厘米以上,體重200多千克。頭部長大,頸粗,耳比驢短,蹄寬圓。外形似家馬,但額部無長毛,頸鬃短而直立。夏毛淺棕色,兩側及四肢內側色淡,腹部乳黃色;冬毛略長而粗,色變淺,兩頰有赤褐色長毛。棲息于山地草原和荒漠。性機警,善奔跑。一般由強壯雄馬為首領結成5~20頭馬群,營游移生活。原分佈於我國新疆北部准葛爾盆地北塔山及甘肅、內蒙古交界的馬鬃山一帶。最後一次發現野馬是在1957年,野生種群現已滅絕,有一定數量的野馬生活在人工圈養或半散放狀態下。80年代末期以來,野馬從歐洲引回我國新疆奇台、甘肅武威半散放養殖,為野馬重返大自然而進行科學實驗和研究工作。部分普氏野馬後來進化成家馬,也就是說部分家馬的祖先是普氏野馬。
非洲野驢(E.asinus)是家驢的祖先,二者列為同一種,非洲野驢分佈於非洲東北部的乾旱地區,數量已經非常稀少,但是家驢卻被人帶到世界各地,因為適應力強,有些再次野化。
非洲野驢是家驢Equus asinus asinus的祖先。體長200厘米,尾長42厘米,體重約275千克。耳較亞洲野驢長。前腿內側有一塊黑色圓形裸斑。身體是短少平滑的毛皮,呈淺灰色至淡黃褐色,但在腹部及腳部很快轉為白色。鬃毛短,肩部有一道黑色橫紋,尾尖有長毛。棲息於乾旱半乾旱的裸岩荒漠地區,耐熱和烈日暴晒,對水源要求不高,以沙漠植物為食。常10~15頭結成小群,由一頭機警的雌驢帶領。圈養下壽命可達40年。分佈於非洲東北部的衣索比亞和索馬利亞。
亞洲野驢(E.hemionus)是亞洲僅有的野生馬類,體型介於驢和馬之間,分佈於亞洲的開闊地帶,有數亞種,多數處於瀕危狀態,其中青藏高原的野驢常被單列為西藏野驢(E.kiang),數量相對較多,印度和波斯的亞種有時也被單列為波斯野驢(E.onager)。
普通斑馬(E.burchellii)是奇蹄目中現存野生數量比較多的種類,分佈於非洲東部到南部之間的廣大開闊地區,是非洲原野的象徵性物種,亞種較多,其花紋有一定區別。
體長200~240厘米,肩高120~140厘米,尾長47~57厘米,體重約350千克。除腹部外,全身密布較寬的黑條紋,具有保護作用。雄體喉部有垂肉。廣泛分佈於非洲東部、中部和南部,棲息於水草豐盛的熱帶草原。一般結成由一頭成年雄性為首的10~12頭小群生活,有時牛羚、狷羚、黑斑羚、鴕鳥等其它動物混群。食物短缺是可形成大群遷徙。有多個亞種,如查氏斑馬Equus burchellii chapmani。
南非曾經有一種擬斑馬或稱斑驢(E.quagga),和普通斑馬外形比較相似,但花紋區別較大,身上僅部分地方有條紋。擬斑馬已於1883年滅絕,新的研究表明擬斑馬可能只是普通斑馬的一個色型。
山斑馬(E.zebra)是最早被命名的斑馬,也是現存體型最小的野生馬類,分佈於非洲南部和西南部的山區,數量稀少。
格利威斑馬為現存體型最大的野生馬類,肩高可達145~155厘米。分佈於索馬利亞、衣索比亞南部至肯亞北部。最大識別特徵是條紋較其它斑馬為細密。分佈於索馬利亞、衣索比亞南部至肯亞北部。1882年由非洲的阿比西尼亞皇帝贈送給法國總統格雷維一匹之後,才被人們所認識,所以便被叫做格氏斑馬。現處於瀕危狀態。
細紋斑馬(E.grevyi)是現存體型最大的野生馬類,條紋細而密集,分佈於非洲東北部,處於瀕危狀態。
50年代末,從本品種選育著手改良本地馬。1960年9月,引進若爾蓋河曲馬8匹。分給國營牧場飼養。1962年,純繁馬駒3匹,產雜交馬駒28匹
1961年8月,曾達、萬林等鄉選15匹種母馬調給若爾蓋軍馬場。
1969年9月,從陝西延安地區引進關東驢6匹(公母各3匹),分配給沙耳、城廂、阿科里飼養,與馬雜交,三、四年內產騾子60餘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