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河鄉

安徽省銅陵市轄鄉

銅陵市郊區灰河鄉地處長江北岸,毗鄰“兩縣一場”:無為縣、徠樅陽縣和普濟圩農場,系1990年在原無為縣白茆、牛埠區崩江移民的基礎上新成立的鄉,下轄五洲、灰河、太陽、東風、馬窪、東元6個村。全鄉佔地面積19.2Km2,常住人口3023人(2020年)。

灰河鄉先後榮獲“安徽省環境優美鄉鎮”,“國家環境優美鄉鎮”,“安徽省優秀旅遊鄉鎮”,“全省人口與計劃生育依法行政示範鄉鎮”等榮譽稱號。灰河鄉位於長江下游北岸,西瀕楓沙湖,毗鄰“兩縣一場”(無為縣、樅陽縣、普濟圩農場),橫跨“三湖一江”(竹絲湖、陳瑤湖、楓沙湖、長江)。面積19.2平方千米,人口7102人,轄6個行政村。有227省道穿場公路、北埂圩堤連結省幹道合(肥)銅(陵)公路,與銅陵長江公路大橋相連。

歷史沿革


1989年10月20日,根據省政府辦公廳[88]138號會議紀要精神和省民政廳、省地名委名字[89]185號文件的批複,在原無為縣白茆區崩江移民及牛埠區建制村東風、馬窪、東元三村的基礎上,設立銅陵市灰河鄉,轄東風、馬窪、太陽、五洲和灰河(原名中壟)五個村,鄉人民政府駐灰河口,隸屬銅陵市郊區人民政府領導。1990年4月5日鄉政府正式成立。1991年1月9日,馬窪村劃分為馬窪、東元兩個行政村。1997年,面積15平方千米,人口0.7萬,轄江風、太陽、灰河、東元、馬窪、五洲6個村委會。

地理環境


灰河鄉位於銅陵市郊區西北部,東與銅陵市義安區老洲鄉隔江相望;西與無為縣接壤;北與無為縣梳妝台毗鄰;南接普濟圩農場。全面總面積16.72平方公里,水域面積1200畝,耕地面積533.39畝,其中水田1928.48畝,旱地3401.91畝,山地3000畝,宜林荒灘1500畝,退耕還林3500畝。地勢呈南高北低,較平坦。
境內湖泊縱橫,陳瑤湖、竹絲湖、楓沙湖水系交錯,匯於梳妝台東風閘口注入長江。馬窪村、東元村屬半丘陵、半圩灘。東風村、太陽村、灰河村屬圩區。土壤以水稻土和圩沙土為主。
根據省政府辦公廳[1988]138號會議紀要精神和省民政廳、省地名委名字[1989]185號文件的批複精神,在原無為縣白茆區崩江移民及牛埠區建制村東風、馬窪、東元三村的基礎上,設立銅陵市灰河鄉,隸屬銅陵市郊區人民政府領導。1990年4月5日,灰河鄉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召開,灰河鄉人民政府成立。灰河鄉發展的歷史由此拉開序幕。

人口數據


2021年6月,銅陵市郊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2020年11月1日零時,灰河鄉常住人口3023人。

行政區劃


截至2020年,灰河鄉共下轄6個行政村。
灰河鄉行政區劃
馬窪村東元村灰河村太陽村五洲村東風村

2006年代碼

340711200:~200馬窪村~201東元村~202灰河村~203太陽村~204五洲村~205東風村

所轄村

太陽村位於灰河鄉東北部,東臨長江,西鄰普濟圩農場,南鄰灰河村,北鄰東風村。轄18個村民小組,人口2495人(2007年)。
馬窪村位於鄉政府正南,與普濟圩總場、樅陽縣相鄰,轄6個村民小組,人口687人(2007年)。
灰河村位於無為縣、樅陽縣、普濟圩農場交界處,緊鄰黃金水道長江。人口647人(2007年),轄7個村民小組。緊鄰無銅公路,灰太公路穿村而過。
東風村人口1850人,村民小組20個。

政治


機構職能

黨政辦[內掛計生辦其職能
1、徠負責機關的日常事務管理工作,做好上傳下達;2、負責文秘、檔案、綜合性會議組織工作;3、負責黨委、人大、政府工作計劃、總結的起草工作;4、負責為民辦事全程代理服務室及黨務、政務公開日常工作;5、督促檢查黨委、政府各項決定、各項制度和領導批示執行落實情況;6、負責人大、政協、武裝日常事務,協助組織、人事、宣傳工作;7、負責群團工作;8、負責計劃生育管理及服務工作;9、負責組織開展“愛國衛生”運動、計劃免疫、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工作,協助做好傳染病、地方病預防等工作;10、承辦黨委、政府、人大和上級部門交辦的其他工作。
經濟發展辦其職能
1、負責編製經濟社會發展年度計劃、中長期規劃和統計工作;2、負責項目管理、招商
灰河鄉
灰河鄉
引資、企業服務、勞動社保工作;3、負責安全監管工作,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4、負責農業、林業、水利、農網等工作;5、負責土地監察、土地利用規劃、新農村建設規劃、宅基地審批工作,協助環境保護工作;6負責防汛抗旱日常工作;7、承辦黨委、政府及上級部門交辦的其他工作。
社會事務辦其職能
1、負責精神文明建設工作;2、負責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3、負責司法、信訪、調解工作;4、負責民政、殘聯工作;5、負責統戰、宗教、文化、體育工作,協助教育工作;6、承辦黨委、政府和上級部門交辦的其他工作。
財政所其職能
1、負責編製本級財政預、決算草案和部門預算方案;2、編製本級財政預算的調整方案;3、組織本級財政預算執行;4、負責組織、管理和監督鄉財政收入與支出;5、負責公有資產管理、監督工作;6、負責鄉、村會計管理及財務工作;7、承辦黨委、政府和上級部門交辦的其他工作。

葡萄基地建設

東風村現有20個村民組、450戶、1850人,可耕面積1150畝。近年來,東風村在市、區和鄉領導的關懷支持下,
灰河鄉
灰河鄉
以“添秀”牌優質葡萄基地建設為重點,著力推動葡萄“雙千工程”的實施,現已培育出科技示範大戶10戶,葡萄營銷大戶25戶和農村經紀人15人。2004年註冊成立了銅陵市郊區東風葡萄協會,目前已發展會員386人。2005年成功註冊了“添秀”牌葡萄商標。2007年種植大戶聯合股份投資42萬元興建100平方米冷藏保鮮庫,葡萄特色產業已初具規模,2007年由郊區政府主辦,灰河鄉政府承辦的銅陵市首屆灰河葡萄節成功舉辦,全市“一村一品”參觀團也來葡萄基地觀摩指導,使“添秀”牌葡萄知名度大大提高,現正在申報銅陵市著名商標。2007年東風村人均收入4146元,較上年增長13%,“一村一品”已初步形成。2008年葡萄基地又擴種葡萄150畝,掛果葡萄達700畝,主要品種有“巨峰”“美人指”“藤稔”“秦龍大穗”“奧古斯特”“維多利亞”等,新引進了高妻、黑提紅提、紅富士、金亞等多個品種。新增示範園30畝,示範面積達50畝,預計今年葡萄產值能達420萬元。

獲得榮譽


2020年6月,被授予“第五屆安徽省文明村鎮”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