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

2009年於晶龍執導的電影

《流年》是由於晶龍執導,馮海煜、於浩、賈鐵等主演的劇情片,於2010年在中國上映。

劇情簡介


由武警電視藝術中心、北京中亞影視傳媒公司聯合拍攝的數字電影《流年》,在山東泰安地區拍攝。
一曲奔放激昂的《泰山隨想曲》飽含了民間藝人對祖國的熱愛,對故鄉的眷戀、對真情的渴求、對愛怨的傾訴……影片講述了山東兩代民間“柳子戲”藝人,為傳承民間藝術而付出的艱辛歷程,描寫了不同時代兩對青年人的愛情故事。
影片由青年導演於晶龍擔任編劇、導演。女主角蘭香,由畢業於解放軍藝術學院的馮海煜扮演,她的作品:電影《化學反映》等。男主角栓柱,由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現為北京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演員的於浩出演,他的作品:《沁原圍困戰》、《山那邊的新娘等》。此片的出品人賈鐵,應邀出演劇中的留美指揮家。正在電影學院表演系讀書的女生陳錦瑤,出演了片中的女二號歌手張百靈。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坐落在泰山腳下,柴汶河岸邊的小鎮上,住著一戶白姓人家。雙目失明的“山東柳子戲”老藝人白老漢,靠著一把三弦琴唱曲賣藝和孫女、孫子相依為命。
白老漢因病魔纏身,再也不能唱曲掙錢養家了,孫女蘭香便在鎮頭上擺了個茶攤,維持家裡的生計。白老漢是民間著名的“山東柳子戲”唱家子,三弦琴彈得更是出神入化自成一派,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白老漢最大的心愿就是把自己的技藝傳給孫女孫子。蘭香邊經營茶攤邊跟爺爺學唱大鼓,栓柱邊上學邊和爺爺學彈三弦琴,生活雖苦卻過得有滋有味。蘭香茶棚的茶香、人漂亮、服務好,一來二去,十里八鄉的人都知道泰山腳下有個會唱“柳子戲”的蘭香姑娘。
一天,下放到小鎮鍛煉的何幹部,帶著在音樂學院學習的表弟何川慕名來到蘭香的茶攤,何川對蘭香一見鍾情。何川很是喜歡白老漢彈的三弦琴,便用錄音機將白老漢自編自彈的三弦曲《泰山隨想曲》錄了下來,並領教了白老漢的古樸琴藝,這一老一少有著相似的音樂神韻。白老漢的音樂,蘭香的美麗,讓何川迷醉其中流連忘返,終於何川在與蘭香的接觸中相互產生了愛慕之情。
何川要回省城了,父母給他辦好到國外深造學習。何川走後,蘭香把相思之情全部寄托在練曲上。弟弟栓柱的三弦琴藝也大有長進。爺爺把“山東柳子戲”唱腔傳給了蘭香,把三弦的彈奏真髓傳給了栓柱。何幹部被調回市文化局當了主任,他恢復了泰安曲藝隊,蘭香終於成為一名正式的國家文藝工作者。當姐弟倆的事業和技藝大長之時,白老漢卻病重撒手人寰。
轉眼十年過去了,歷史滄桑巨變。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時代的變遷,中國與世界的聯繫越來越密切,現代音樂、通俗歌曲迅速影響了眾多的年青人。白派三弦琴演奏真傳的玉柱也因生存原因,進了市輕音樂團成了一名吉他手,並愛上了從濟南來的女歌手張百靈,他們的演出倍受觀眾的歡迎。蘭香所在的曲藝隊象過時的明星,卻倍受冷落。
經過在輕音樂團的磨練,玉柱從最初的浮躁中沉澱下來,開始重新審視自己所傳承的民族藝術。蘭香與何川在闊別了十年後,相逢在泰安市區。何川與栓柱在舞台上共同演奏了白老漢編寫的那首《泰山隨想曲》,他們的合作,讓民族音樂又找到了一個新的契機,他們的演出讓蘭香和多少泰安觀眾淚灑衣襟……
影片簡介
故事發生在20世紀80年代,在一個偏遠的小山村裡,姐姐蘭香(馮海煜飾演)與弟弟栓柱(於浩飾演)一直和爺爺相依為命,爺爺有一手柳子戲絕活,善於彈奏三弦,蘭香和拴住從小就得到真傳,但苦於鄉村的落後經濟,迫於生計只能靠賣大碗茶維持。改革開放的春風吹來,讓蘭香和弟弟加入了村裡的歌舞團,參加演出並獲得成功,美好的日子就此開啟新的篇章。此時,蘭香遇見了由賈鐵扮演的下鄉知識青年,兩人相見如故,蘭香在音樂方面得到了他很多的指點,學到了很多平常都未曾聽過的音樂知識,久而久之,兩人產生了感情。但現實總是殘酷的,命運總愛作弄真心相惜的人,他出國深造,他們分開了。多年後,再當他回國歸來時,蘭香已經是傳承傳統藝術的使者,而他也成了享譽全國的音樂家,為了慶祝他們再次的重逢,他將中國傳統音樂與西方音樂完美的結合在一起,那種自然融合到血液中的民族音樂情懷,與中西音樂結合的大膽探索創新試驗,那種洗凈鉛華的音符再一次激蕩你的心靈。

演員表


角色演員
蘭香馮海煜
栓柱(青年)於浩
何川賈鐵
白老漢孫本厚
栓柱(少年)​舒翔
張百靈​陳錦瑤
黃團長​王瑞年
何幹部​張永強
--邵兵
--屈爽
--路文靜
--許麗麗
--李亞平
--楊洋
--王旭

職員表


出品人丁臨一、賈鐵
總監製楊敏
總製片人陽子
總策劃邵林江
製片人邵兵
編劇於晶龍
統籌金文志
導演於晶龍
執行導演張東
副導演、場記屈爽
攝影李歡、於晉軍
攝影助理湯海鵬
錄音孫雷
燈光張鐵元
燈光助理董海鑫
美術王紅軍
化妝張婉瑤
服裝郝妍
道具陳兆龍

音樂原聲


柳子戲演唱周千秋
三弦鄭科修
四弦周兆武
洪笛顧德秀
周瑞傑
主題歌名流過淚的人才會懂
主題歌詞曲麥文,狄克豪根
插曲麥文,狄克豪根、趙華玉
主題歌演唱馬宇紅沈南冰
執行製片邵紅
製片李先良、王冉
劇務主任許秀玲
劇務周會、張尚東、周新
場務郭連和坡子、古玉河、劉永濤、郭濤

幕後製作


協助拍攝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
山東華寧礦業集團

鳴謝單位

山東金彩山酒業有限公司
山東寧陽縣中醫院
寧陽萬利達專賣店
寧陽巧嫂子餃子城
華豐煤礦文工團

拍攝單位

北京中亞影視文化傳媒中心
山東寧陽華秀工藝裝飾中心
武警部隊政治部電視藝術中心
北京中亞影視文化傳媒中心
聯合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