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高戲

揚高戲

揚高戲本名叫秧歌戲,又名弦子戲,俗稱羊羔戲等。因其行腔尾音高揚而得名揚高戲。揚高戲是河南省三門峽市(原古陝州)一個瀕危的地方性的傳統戲劇目前僅存於陝縣大營鎮峪里村和靈寶市大王鄉南陽村。

遺產信息


所屬地區:河南 · 三門峽
文化遺產名稱:揚高戲
遺產編號:Ⅴ-20
遺產類別:傳統戲劇
申報日期:2006
申報人/申報單位:三門峽市
遺產級別:省

歷史沿革


相傳隋朝末年,李淵率兵南征凱旋,途經田野聽此曲調,頓覺耳目一新,即令樂官將此曲調記錄下來。李淵登基后,命宮女學習演唱。從此,宮廷內外共唱此曲,以示榮貴。唐太宗李世民繼位后,又命長安宮民皆唱此曲,以示孝意。中宗時期,化妝演出,形成了揚高戲的雛形。唐朝末期,一位赴京(長安)趕考未第返鄉的書生,在出函谷關后,因手中拮据,便將揚高曲調傳授於靈寶南陽村。南陽村家戲班以元雜劇劇本為基礎,用揚高曲調登台演唱,形成了具有靈寶特色的揚高戲。經過漫長歲月,它又逐漸流傳到陝縣和山西的平陸、夏縣一帶。
清道光時期,揚高戲開始能夠與秦腔、蒲劇相抗衡。清光緒年間,豫西、晉南最“紅火”的就是揚高戲。凡大廟會、大戲樓皆請揚高戲班,人們在街頭巷尾談論的都是揚高戲。
清末民初,黃河兩岸揚高戲科班眾多,曾是同蒲劇分庭抗禮的“大戲”。專業班社有河南靈寶亢彥林班、杜彥樣班(即蘇老六班)、芮城張仁傑班、佩凡班、李江西班、運城趙連城班,襄陵(今襄汾)安月子班、馬柱子班、岳家班及,陝州豬嘴班、盧氏匡玉明班等,他們曾北上臨汾、洪趙,南到河南朱陽關、陝西龍駒寨,西走寶雞、咸陽,東達河南澠池等地活動。出現過張拉娃、茂林、三娃、董牛娃、五子、李成業(鎖娃子)、王營兒、王豹子、李新月(山東棒)、小鹿子等頗有影響的藝人。相傳民國十一年,在山西芮城南廟古會上,揚高戲與蒲劇名班對台。演著演著,觀眾都情不自禁地湧向揚高戲那邊觀看,不但擠倒了廟園的大牆,而且活生生地氣死了蒲劇的名角,揚高戲度過了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
民國26年(1937)后,班社解體,藝人星散,劇種漸絕。
新中國成立后,社會環境日趨穩定,揚高戲有所恢復。但種種跡象表明,揚高戲已在走下坡路。

藝術特色


揚高戲的曲調與迷胡、花鼓調的最大區別就是起伏大,調尾旋律上揚,多用“大跳”,因此將該劇種稱之為揚高戲。
與其他戲劇相比,揚高戲的表演、音樂、舞美具有一股古樸氣息。它不注重表演技巧,不大段唱白,但重故事(劇情)表述,旦角男扮,延習至今。生、旦、末、丑,同腔同調。凈的唱法和音色與其他戲曲相比稍有變化,唱調有72大調、36小調。其音樂伴奏很有特色,弦樂多碎弓、多抖動,加之高音竹笛,可謂繁弦急管,金聲玉振,給人以歡快明朗或凄楚激越的感受,很受當地群眾喜愛。

劇目介紹


揚高戲劇目取材廣泛,既有生活小戲,又有盔靠大戲,行當齊全,生旦凈丑兼備。表演藝術與蒲州梆子相似,唱做念打皆重,風格純樸大方。傳統劇目有百餘出。現存《反西唐》《回龍閣》《司馬庄》《白玉兔》《金瓶梅》《花柳林》《明珠寶》《清河橋》《取長沙》等12個本戲和7個摺子戲

藝術現狀


揚高戲的生存狀況令人堪憂,現今僅存於陝縣大營鎮峪里村和靈寶市大王鄉南陽村。
在陝縣大營鎮峪里、靈寶市大王鎮南陽村兩個地方,提起揚高戲,上至耄耋老者,下至少年兒童,可說無人不曉。每逢重大節日或各種廟會以及天旱祈雨等重要活動,無不以請到揚高戲為榮。可以說,在當地沒有了揚高戲,集會或節日就會變得索然無味。因此,揚高戲在那裡曾一度被奉為“神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