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爾紹夫兄弟

葉爾紹夫兄弟

《葉爾紹夫兄弟》是柯切托夫繼《茹爾賓一家》之後的又一部描寫工人階級生活與鬥爭的小說。在作者看來,這是文藝創作中一個重大題材中最重大的題材。

故事講述老話劇演員古良也夫和畫家卡扎柯夫及其妻工程師卡扎柯娃在濱海某市邂逅相遇。卡扎柯娃大學畢業后6年後在一大型冶金廠擔任了高爐車間的工長。在這裡,她結識了葉爾紹夫兄弟一家。作者在小說中重點展現了蘇聯傳統的工人家庭的尋常生活勞動和鬥爭,力圖通過種種鬥爭的考驗,揭示二人階級的思想情操、道德風尚和精神面貌的實質。

作品簡介


《葉爾紹夫兄弟》1982年中文版封面
《葉爾紹夫兄弟》1982年中文版封面
一個星期天,阿爾連採夫租了一條船,組織了一次遊覽。他請大家吃烤羊肉,要大家為友誼乾杯。他的舉動得到了不少人的好感。阿爾連採夫來到克魯季里契那又臟又臭的小茅屋。克魯季里契罵不絕口,傾泄著他的不滿。他說他有16個發明,但一個也沒能用到生產上去,要是在國外,早就成了百萬富翁了。阿爾連採夫鼓動克魯季里契為得到10萬盧布的發明獎金去鬥爭一番,把總工長普拉東、廠長契比索夫、市委書記戈爾巴喬夫這些“障礙”除掉,向“官僚主義勢力發動進攻”。從監獄里釋放出來的沃羅別內回到了工廠,阿爾連採夫要他不能保持“沉默”,不應該“服服貼貼地妥協”,而應該“幹下去”。高爐車間的三號高爐發生了事故,普拉東的侄子安德烈因搶險而被燒傷。阿爾連採夫指責這次事故是“外行干內行事的後果”。普拉東遭到非議。
這一年12月里一個陰暗的日子,省報上刊出了一篇文章,詆毀廠長契比索夫是“官僚主義者”,“壓制有價值的建議”,“扼殺先進事物”。吹捧克魯季里契是“天才發明家”,阿爾連採夫“目光遠大”,“知識異常淵博”。這篇措詞尖銳的文章是阿爾連採夫捐使一個青年記者寫的。在黨的二十大召開的時候,部里下達了解除普拉東總工長職務和任命阿爾連採夫擔任副總工程師的命令。普拉東被迫退休。沃羅別內接替了總工長的職務,克魯季里契也當上了廠技術革新研究室的副主任。阿爾連採夫以慶祝喬遷之喜為名,邀請沃羅別內及劇院導演托馬舒克等人在克魯季里契的新居里舉行了酒宴。他們大口喝酒,大聲喧鬧,聲稱“要把官僚主義、貴族老爺以及騎在我們頭上的一切人的眼睛給啄出來”。
卡扎柯娃來到冶金廠后,感到在她的一生中還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疲乏,但同時也感到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幸福。她工作勤奮,能吃苦,又肯動腦筋,為改進高爐車間的工作提出了不少很有價值的建議。為解決稱量車裡溫度太高的問題,她向廠長提出在稱量車裡裝置電氣冷卻設備,受到廠長重視。阿爾連採夫又一次來到克魯季里契的家。他拿出了一份偽造的報告副本,內容是克魯季里契向廠長報告說有可能解決稱量車降溫的難題。報告的日期是在卡扎柯娃向廠長提建議之前。在阿爾連採夫軟硬兼施之下,克魯季里契聽命於他,用褪了色的書寫紙偽造了報告的底稿。阿爾連採夫還利用他和廠長女秘書的曖昧關係,讓她寫了一張她曾經代錶廠長收到過克魯季里契報告的假收據。阿爾連採夫拿著這些假文件向廠黨委書記告狀,說廠長壓制建議、丟失文件、嚴重失職,卡扎柯娃是個剽竊者。正當受到流言蜚語誣陷的卡扎柯娃感到異常痛苦的時候,她的好友季米特里在信中告訴她:“那些誹謗您的話誰也不相信。大家都知道這是造謠。”季米特里的信給了卡扎柯娃莫大的安慰。
季米特里是普拉東的四弟、冶金廠的軋鋼技師。他經常在下班的路上等候卡扎柯娃,並伴送她回家。他們志同道合,彼此間產生了好感。季米特里的臉上有一條傷疤,那是在衛國戰爭初期,他因抗擊德國鬼子的暴行而被敵人用刺刀砍傷后留下的。他還被敵人埋在地溝里長達十幾個小時,但仍然活著。季米特里十分渴望看到共產主義,他為自己是屬於具有這種理想的人而驕傲。他腳踏實地進行創造性勞動,獲得了全國勞動競賽第二名,並在全國軋綱技術經驗交流會上開過講座。普拉東的三弟雅柯夫曾在平爐車間當過工人,衛國戰爭期間受過傷,身上一直留有敵人的子彈。
衛國戰爭結束后雅柯夫當上了劇院經理。他和老演員古良也夫一起,與劇院導演托馬舒克進行針鋒相對的鬥爭。他們支持年輕的劇作家創作了以葉爾紹夫兄弟的父親——在戰爭期間與法西斯作鬥爭而英勇犧牲的老葉爾紹夫為原型的話劇《奧庫涅夫一家》。在充滿疑惑的日子裡,季米特里來到市委會,向戈爾巴喬大反映了廠里的混亂情況和劇院里的鬥爭,對一些反常的社會現象表達了自己的態度。十月革命節的晚上,《奧庫涅夫一家》在劇院演出,全劇結束時,場內的歡呼聲如春雷轟鳴。在全廠職工大會上,覺醒了的廠長秘書揭露了阿爾連採夫搞的陰謀詭計,阿爾連採夫被開除出黨,沃羅別內彼解除職務,克魯季里契離開了工廠,溜之大吉。總工長普拉東回到了離別一年的工廠,季米特里當選為廠黨委委員。

作品目錄


第一部第二部

創作背景


柯切托夫是在十月革命的烈火和風浪中誕生與成長起來的,以高爾基為代表的社會主義現實主義創作方法培育起來的第二代作家之一。他的發展與成熟、他的聲譽與業績、他生活的全部內容,都和斯大林時期的政策路線緊密相聯。他在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高潮中步入文壇。他親身參加並看到了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成就,親身參加並看到了偉大衛同戰爭的勝利。柯切托夫以自己的創作歌頌這些偉大勝利,歌頌工人階級的革命精神,因此得到了黨和國家的稱讚與褒獎。同時由於他長時期從事文藝的領導工作,維護黨的文藝方針成了他的天職。他要求文藝歌頌革命,要求文藝工作者深入工農的火熱鬥爭,表觀工人階級正面的理想的英雄形象:他關心文藝創作的社會效果,鼓舞人們積極向上,成了他絕不動搖的信念。這種正統的堅定的思想傾向,在《茹爾賓一家》中得到了鮮明的體現,進而在《葉爾紹夫兄弟》和《州委書記》中得到體現;柯團托夫藉助藝術形象極力表明自己政治傾向和藝術觀的純潔性和堅定性,極力維護這種革倉留神.於是就和蘇共二十大前後出現的種種在他看來皆為資產階級“奇談怪論”的新思潮新觀點發生了尖銳的對立和激烈的爭辯。
《葉爾紹夫兄弟》是柯切托夫繼《茹爾賓一家》之後的又一部描寫工人階級生活與鬥爭的小說。在作者看來,這是文藝創作中一個重大題材中最重大的題材。因為從十月革命到社會主義建設,正是工人階級以它巨大的力量推動著社會主義翻天覆地的偉大事業,他們是蘇維埃政權的脊樑。

角色介紹


老葉爾紹夫
出身鋼鐵工人世家,袒祖革輩都是樸素誠空的勞動者。到了五十年代,這個家族連吃奶的在內共四十四口人,由於在衛國戰爭中英勇殺敵及在和平年代出色的勞動,共獲得二十八枚助章和上百枚獎章。老葉爾紹夫因為保護工廠,被德寇殘忍地扔到了料坑裡犧牲了。
普拉東
葉爾紹夫老大,高爐車間的總工長。熱愛自己的工廠,半夜聽到商妒有一點異常的聲音由要從床上爬起登到屋頂上望一望。他沒有上過大學,但由於經驗豐富和不斷學習,不但有能力指揮生產,還能用發明,改進工廠設備。
伊格納特
葉爾紹夫老二,在戰場上犧牲了。
雅柯夫
葉爾紹夫老三,原來在乎爐車間當工人,因為喜歡文娛活動,參加了廠文工團,當過俱樂部主任、文化館長,最後擔任了市劇院經理。
季米特里
葉爾紹夫老五,軋鋼機總技師,其子安德烈在技校畢業后也成了高爐車間的工段長。傳奇式的人物,大哥向別人介紹說:“我們的季米特里是鐵打的。對了,有一次他留經說過:那時他還是個共青團員,可能還是個少先隊員呢,我記不得了。他是這麼說的,要等到世界共產主義建成的時候,你們才能埋葬我。德國鬼子雖說都把他給槍斃了,可也沒能埋葬了他。我們把他從池構里拖出來,他在裡頭已經躺了十幾個鐘頭了,卻仍然活著,並且就這樣一直活了下來。

作品鑒賞


主題思想
《葉爾紹夫兄弟》反映的是蘇共二十大召開前後的鬥爭。斯大林逝世后,前蘇聯社會生活發生了急劇變化,批判了個人迷信,開始了科技時代。社會上出現了一種懷疑黨和工人階級領導,否定革命成果的傾向。在這社會生活動蕩、各種矛盾尖銳衝突的歷史時期,柯切托夫在現實生活的壓力下,產生了創作《葉爾紹夫兄弟》的構想。他說:“我想描寫這股狂熱病在一定環境中的種種表現,想表明我們社會的堅強機體是能夠抵抗任何疾病的。”作品通過葉爾紹夫一家的生活,熱情歌頌了工人階級,反映了他們為社會主義建設、為實現共產主義理想而進行的辛勤勞動和為捍衛馬列主義所進行的堅決鬥爭。
小說以葉爾紹夫一家為中心,以冶金廠內的鬥爭和劇院內的鬥爭為線索,將矛盾的激烈衝突逐步展現在人們面前。整部作品結構緊密、情節動人、敘述生動,充滿了生活氣息。
人物塑造
葉爾紹夫是世襲的鋼鐵工人之家。父親老葉爾紹夫在衛國戰爭初期與敵人作鬥爭時英勇犧牲在高爐旁。大哥普拉東在冶金廠幹了大半輩子,對高爐有著深厚的感情,死也要“倒在爐子旁邊”。對他來說,什麼也比不上工作更為重要,煉鐵就是他的全部生活。當他被解除總工長的職務,被迫回到家裡的時候,他感到整天在一群老人孩子中間“真丟人”。他認為不能閑在家裡吃養老金,打算到技術學校去傳授煉鐵技術,還向市委書記要求工作。表現了一個老工人不甘寂寞、視工作為生命的高尚品德。
季米特里是作者精心塑造的一個現代知識工人的典型,在他的身上集中體現了工人階級的優秀品質。季米特里信仰堅定,早在少年時代就立下了誓言:“要等到世界共產主義建成的時候,你們才能埋葬我。”他意志堅強,如同鋼鐵,臉上那塊傷疤便是他鐵打性格的標記。敵人把他埋在地溝里長達十幾個小時,但他仍然頑強地活了下來。他雖然滿身傷痕,但仍在為理想而忘我工作,獲得全國勞動競賽第二名。他不僅是軋鋼好手,而且興趣廣泛,愛好文學,並且在自學英語。他愛憎分明,充滿鬥爭精神。當普拉東被迫退休后,他說:“你得去據理力爭,爭取你的勞動權利。”對於工廠里的混亂情況、劇院中有人攻擊黨、大學生中間存在著的糊塗觀念等問題,他向市委書記表示:“不能再忍耐,不能沉默,應該鬥爭。”季米特裡頭腦冷靜,善於分析周圍發生的事件。當卡扎柯娃遭到誹謗時,他一針見血地指出:“當前新舊兩個世界之間正在進行鬥爭。”在廠黨委會上,季米特里對這場鬥爭表明了自己的看法。他說:“過去的一年對於我們的黨是一個艱苦的時期。對於世界上整個共產主義運動也是一樣。我們經受了嚴酷的考驗。”劇院里也在進行一場激烈的鬥爭。雅柯夫和古良也夫不滿於“盡演些沒熱情的軟骨頭”,支持年輕的劇作家創作了《奧庫涅夫一家》。而導演托馬舒克等則叫嚷:“現在需要尖銳的批評,需要揭露,不需要粉飾現實的作品。要麼就寫離婚,寫老夫少妻也行。”他們想上演《被遺棄的妻子》向蘇共二十大獻禮。這場反映文藝界的鬥爭以《奧庫涅夫一家》的成功演出而告結束。
葉爾紹夫家的第三代安德烈繼承了老一代的光榮傳統,有理想,有報負,對生活充滿了信心。在高爐發生事故的危急關頭,他冒著火焰衝上去搶險,被火燒傷。作品中的卡扎柯娃是知識分子的優秀代表。她不留戀大城市的舒適生活,主動來到這個遠離莫斯科的城市工作。雖然她的身材只有一米五,可整天像男子漢一樣奮戰在灼熱的高爐旁。她信念堅定,認為“沒有遠大的理想是不能生活的”。由於小說迅速及時地反映了當時蘇聯的社會現實,鮮明地表現了重大的政治主題及作品中充滿了政論性的特點,因而一發表就引起了強烈反響,受到了文藝界的普遍重視,並展開了一場爭論。
藝術手法
濃厚的革命浪漫主義色彩是《葉爾紹夫兄弟》藝術上的一個極其明顯的特點;這主要表現在歌頌正面人物時的背景描寫和抒情的插話中。小說描寫季米特里勞動的神情,說他坐在軋鋼機的操縱室里, “按動著面前操縱台上的各種制動桿和電鈕。他的動作誰確、安詳而熟練,就像是一個演奏家在彈著自己熟悉的琴鍵一樣。”大塊的血紅的鋼錠被季米特里操縱著,“正像一個人的兩隻手把剛從火堆里扒出來的熱馬鈴薯拋來拋去。”
小說第一部第二節在寫伊斯克拉出場時,作者特意描繪了一個高爐出鐵的壯麗場面:“灼熱鐵水在出鐵槽里翻滾著,緩緩地流入鐵水包。煙閉和火焰在出鐵槽上翻滾著盤旋飛舞,衝過澆鑄場上那薄薄的棚頂。像霞光一樣騰上八月的夜空。”伊斯克拉在火熱的生產第一線真正感受到了勞動的歡樂。作者這時以飽含革命激情的筆觸,以詩一樣的語句讚頌這種歡樂,讚頌人類最崇高的感情。“過幾小時,鐵水就在出鐵槽里滾滾流動起來了,這些鐵是你用自己的雙手煉出來的,是你和這此站在灼熱的出鐵槽旁註視著緩慢流功勞的鐵流的人們一起煉出來的。這種親密的同志式的情感該是多麼好呀!”作品中這些浪漫主義的抒情的描寫和插話,增強了小說的激奮與昂揚的基調;這是作者對時代,對英雄人物熱愛之情的自然流露,也是社會主義現實主義作品的傳統精神。

作品影響


《葉爾紹夫兄弟》是柯切托夫繼《茹爾賓一家》之後又一部描寫工人階級生活與鬥爭的小說,被蘇聯文藝界譽為五十年代蘇聯文學中描寫工人階級最成功的作品之一。作者著重表現蘇聯工人階級和革命幹部的光榮傳統,對全面否定斯大林持保留態度,對文藝界的現狀表示不滿。柯切托夫藉助藝術形象極力表明自己政治傾向和藝術觀的純潔性和堅定性,極力維護這種革命精神。因此,作品發表后引起蘇聯文學界廣泛的爭論。
20世紀80、90年代,《葉爾紹夫兄弟》作為蘇聯解凍中後期優秀文學作品被翻譯介紹到中國,此後還被改編為話劇、舞台劇,被當時中國文學界所推崇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