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賓客
太子賓客
官名。唐代始置,大唐顯慶元年正月,以左僕射兼太子少師于志寧為太子太傅,侍中韓瑗、中書令來濟、禮部尚書許敬宗,並為皇太子賓客,遂為官員,定置四人。為太子東宮屬官。掌調護侍從規諫等。凡太子有賓客之事,則為上齒,蓋取象於四皓(東園公、綺里季、夏黃公、角里先生,漢高祖劉邦時期四位年老之人)。姿位閑重,其流不雜。宋、元、明因之,多以他官兼任。清不立太子,不設。《新唐書·百官志四上》:“太子賓客四人,正三品。掌侍從規諫,贊相禮儀,宴會則上齒。”
“賓客”一詞義的變遷:
漢代時投靠在貴族、官僚、豪強門下的一種非同宗的依附者。也稱客。
戰國時,賓客系指依託權門的游士、食客。他們一般不參加生產勞動,由主人供養,為其服務,在法律上還保有平民的身份,雖有主從關係,但人身是自由的。孟嘗君、信陵君、平原君等所養的客便是如此。其中不少客簡直像貴賓或幕僚。
漢代養客之風仍盛。有時皇帝特下詔令不許諸王、侯養客。賓客為主人營治產業,出謀劃策,奔走效命,乃至在主人指使下侵凌小民,魚肉鄉里,甚至盜掠財物,殺人越貨,充當剝削壓迫人民的工具。遇有戰亂,賓客常被主人徵發作戰。吳楚七國之亂和漢武帝末年江充誣陷戾太子謀反的亂事中就都有賓客參加。新莽末年的戰亂中,劉■、馮魴、岑彭、臧倉、劉植等人都曾部勒賓客起兵作戰。過去曾是自由身份甚至是貴賓的賓客,漢代逐漸降為附從,至此實際上已變成為貴族、豪強的家兵、部曲。
隨著賓客身份的變化,除士人外,更多的破產自耕農以充當賓客為其出路。西漢中期以後,賓客參加農業生產的情況日益多見。漢成帝時,紅陽侯王立使客占墾草田數百頃。新莽時,馬援亡命北地,田種畜牧,役屬賓客數百家,至有牛馬羊數千頭,谷數萬斛,及其屯田天水苑川,則與田戶中分收穫。光武帝建武三年(公元27),馬援又以所將賓客猥多,請求屯田上林苑中。這種非安坐而食的賓客,地位低下,已成為超經濟強制下的封建依附農民。東漢時期,賓客更越來越多地參加了農業生產。
賓客附於主人戶籍,脫離了封建政府的管轄。東漢末,劉節賓客數千家,前後未嘗給徭。曹洪在許(今河南許昌東)和長社(今河南長葛東)的賓客,徵調不肯如法。
由於賓客蔭庇於主家,而且在軍事上的統屬關係和經濟上的租佃關係日益發展,他們對主人的依附性也就越來越強,客的身份地位也越來越低落,其稱謂從原來的“賓客”、“人客”逐漸與奴婢並稱為“奴客”、“僮客”。三國以後,更徑稱為“佃客”,明白地顯示了其封建依附農民的身份。
太子賓客:漢高帝時,有四人年老,以上慢悔,逃匿山中,義不為漢臣,謂之四皓(東園公、綺里季、夏黃公、角里先生)。高帝不能致。及將廢太子,太子出迎四人至,侍從太子,鬢眉皓白,衣冠甚偉。高帝既見,曰:煩公幸卒護太子。太子由是不廢。至孝武帝,又為太子立博望苑,使通賓客。晉元康元年,愍懷太子始之東宮,惠帝詔曰:遹(司馬遹)幼蒙,今出止東宮,雖賴師傅群賢之訓,其游處左右,宜得正人,能相長益者。其令五人更往來與太子習數,備賓友也。其時雖非官,而謂之東宮賓客,皆選文義之士,以待儲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