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鼻龍

厚鼻龍

厚鼻龍(屬名:Pachyrhinosaurus)意為“有三角的蜥蜴”,是三角龍下目恐龍的一屬,生存於晚白堊紀的北美洲。第一個標本由查爾斯·斯騰伯格(Charles M. Sternberg),在1950年於加拿大亞伯達省發現,並在1950年命名。目前已在亞伯達省與阿拉斯加州發現12個部份頭顱骨。這群大量的化石直到1980年代才開始研究,引起大眾對於厚鼻龍的興趣增加。

形態特徵


厚鼻龍頭顱骨的鼻部上有巨大、平坦的隆起物,而非角狀物;眼睛上方也有一對小型隆起物。這些隆起可能用來推撞對手、如同麝牛。頭盾後方有一對角,往上方延伸、生長。厚鼻龍的頭盾、頭角形狀與大小隨著個體而不同,可能是性別差異或其他因素。加拿大厚鼻龍、培羅托姆厚鼻龍的鼻部、眼睛上方隆起,幾乎連在一起,被狹窄的溝分隔。拉庫斯塔厚鼻龍的鼻部、眼睛上方隆起,則被較寬的溝分隔。加拿大厚鼻龍、拉庫斯塔厚鼻龍的頭盾上段,有一對彎曲的角,往後方彎曲、生長。拉庫斯塔厚鼻龍的某些標本、培羅托姆厚鼻龍的頭盾上段則沒有這對角,這對角可能代表年齡或性別差異。
厚鼻龍
厚鼻龍
厚鼻龍的鼻部隆起,隨著不同種而有不同形狀。拉庫斯塔厚鼻龍、培羅托姆厚鼻龍的鼻部隆起表面呈凹凸不平狀;而加拿大厚鼻龍的鼻部隆起表面沒有凹凸不平。拉庫斯塔厚鼻龍的鼻部隆起有個前端突出,加拿大厚鼻龍的鼻部隆起上側平坦、呈圓形,培羅托姆厚鼻龍的鼻部隆起後段中線有個狹窄圓頂。厚鼻龍的頭盾末端有一對角往上方延伸、生長。

生活習性


厚鼻龍身長估計約5.5-6米,重量約4噸。它們是草食性恐龍,擁有強壯的犬齒,可協助咀嚼堅硬、富含纖維構成的植物。
毫無疑問,性格溫順、攻擊力弱小的厚鼻龍當然不會獨自生活它們過著群居的生活,一起覓食,一起抵禦食肉恐龍的襲擊。厚鼻常非常警惕,當發現危險時,就出叫聲提醒自己的同伴,得利於快速地應對突髮狀況。

主要變種


模式種是加拿大厚鼻龍(P. canadensis),是在1950年由查爾斯·斯騰伯格(Charles Mortram Sternberg)命名。目前已鑒定出三個種。加拿大厚鼻龍的化石發現於馬蹄峽谷組下層,地質年代較年輕,約7150萬到7100萬年前。拉庫斯塔厚鼻龍的化石發現於馬蹄峽谷組上層,地質年代約7350萬到7250萬年前。在的美國阿拉斯加的Prince Creek組地層,發現第三個種,目前被命名為培羅特厚鼻龍,地質年代更年輕,約7000萬到6900萬年前。與厚鼻龍親緣關係最接近的是尖角龍

化石研究


厚鼻龍化石
厚鼻龍化石
在1972年,艾爾·拉庫斯塔在亞伯達省煙斗石溪河畔發現一個大型屍骨層。在加拿大皇家蒂勒爾博物館的協助下,該地在1986年到1989年間進行挖掘,古生物學家發現大群密集的骨頭,每平方米有100個骨頭,總共約有3500個骨頭,與14個頭顱骨。這個有高死亡率的地點,可能是因為動物在橫越河流時曾到洪水。在這群化石中,發現了四個明顯的年齡層,從幼年體到完全成長的個體,顯示厚鼻龍有照顧後代的行為。

簡介


厚鼻龍屬於角龍類恐龍,因其鼻子和眼睛上方有厚厚的骨墊而得名。它身體笨重,鼻子上並沒有角,頸盾很大,兩邊還長有兩個小角;后胺比前肢長,靠四肢走路。它是草食性恐龍,嘴中強壯的頰齒能嚼爛堅韌的植物。為了生存和繁殖,厚鼻龍每年都要從一個地方遷徙到另一個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