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山國家森林公園

國家AAAA級景區

夾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湖南省石門縣城東南八公里處,因境內東西雙峰對峙、南北一道中通而得名“夾山”。森林公園規劃區域面積1530公頃,現經營面積740公頃,森林覆蓋率90%以上,園內群巒疊翠、萬木崢嶸,空氣清新、環境幽雅,以人文歷史悠久,自然風光秀美成為江南名勝,是邑郊園型森林公園,2014年被評為“中國AAAA級旅遊區”。

歷史沿革


1993年,被林業部批准為國家森林公園;
1994年,被林業部確定為全國20家森林公園示範園;
2002年,被國家旅遊局評為AAA級景區;
夾山寺曾於1959、1983年先後2次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湖南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1999年被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為湖南省重點宗教活動場所;
闖王陵於1996年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湖南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夾山於1998年被湖南省旅遊局評為’97湖南省最佳景區(點);
2006年八8月31日,經國家林業局批准,夾山森林公園成為首批獲得中國國家森林公園專用標誌使用授權的國家級森林公園;
2014年5月,被評定為國家AAAA級景區。

資料

夾山國家森林公園 風光
夾山國家森林公園 風光
公元870年唐代高僧善會重開夾山寺場,布經說法十餘年,“海從聞名彙集”,成為夾山傳燈祖師。宋政和初年(公元1111年)圓悟禪師受宰相張高英居士之邀在此傳經授徒十年,結輯《碧岩錄》成為佛教禪宗第一書傳及後世,其子弟遍及東南亞,惠澤深遠。夾山八坪峪的牛抵茶自宋至清為歷代貢品,圓悟禪師親書“茶禪一味”的真跡被弟子帶到日本珍藏於奈良大德寺作為鎮寺之寶,自此茶道盛行於日本。茶文化專家考證夾山是正宗的茶道源頭。明末清初,“奉天玉”和尚來此駐錫,重啟禪關,大舉叢林,復“九殿一宮”,需“騎馬關山門”。夾山寺歷經千年,屢度興廢,由於其在漢傳佛教文化歷史上的特殊地位,1958年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0年被重新公布為公開佛教活動場所。以現存清代古建築大悲殿為軸心修復的夾山靈泉禪院,佔地50餘畝,由山門殿,南清池(九曲橋)、鐘樓、鼓樓、天王殿、大雄寶殿、大悲殿、法堂、闖王秘宮、金殿及僧房、齋堂、居士樓、靈泉寶塔等一級仿古建築群組成,青山環抱、古樹成蔭、晨鐘暮鼓、香纏霧繞,信徒遊客絡繹不絕。
“寺古追唐宋,林深隱帝君”。夾山及附近出土的歷史文物終於揭穿了明末清初農民起義領袖李自成終歸何處的歷史懸案。1979年以來文物考古歷史研究工作者通過對夾山寺及西坡“奉天玉”大和尚墓出土文物周邊徵集的文物和相關歷史文獻資料的深入考證研究,多次舉行專題學術研討會,形成了《李自成禪隱夾山考實》(湖南大學出版社)、《李自成終歸何處》(三秦出版社)等學術專著。1999年白壽先生總編的《中國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專門論述了李自成歸隱夾山“確實可信”。夾山按清代《澧州志》何粼(知州)當年親訪夾山記敘原貌修復重建了闖王陵園,並開闢李自成禪隱夾山紀念館展示陳列歷史考古成果。陵園佔地三十畝,由陵衛、永昌池(大順橋)、“奉天倡義”紫石牌坊、神道(石像生)、祭台陵寢、野拂塔、明樓、碑刻長廊、紀念館等建築和陵園綠化帶組成,氣勢恢宏莊嚴肅穆,為夾山獨特的歷史人文景區。

主要景觀


佛教聖地

夾山旅遊區
夾山旅遊區
夾山靈泉禪院俗稱夾山寺,是公開佛教活動場所,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佔地50餘畝,已有1130餘年歷史,享唐、宋、元“三朝御修”盛譽,曾長期居於澧水流域文化中心位置,有禪宗宋門第一書《碧岩錄傳世,是》佛教重點寺院,被載入《中國名勝辭典》。寺院內現有如下景點景觀:山門殿、南清池、鐘鼓二樓、天王殿、大雄寶殿、大悲殿、法堂、金殿、闖王迷秘宮、靈泉寶塔、齋堂、寺院古樹群落景觀。

闖王陵園

夾山國家森林公園 風光
夾山國家森林公園 風光
位於夾山寺西側山坡塢形地,坐西向東佔地30畝,是明末清初農民起義領袖闖王李自成兵敗后化名奉天玉禪隱夾山寺圓寂后的安葬地,有一組仿古建築和綠化帶組成,莊嚴肅穆、氣勢雄偉。陵園內有如下景觀:陵衛、李自成禪隱夾山紀念館、永昌池、大順橋、紫石牌坊、神道、石相生、陵寢、野拂塔、明樓、碑刻長廊。

洗墨池景點

該景點位於夾山寺與闖王陵之間,有以下景觀設施:洗墨池、玉璽井。
洗墨池:這是歷代來夾山的文人騷客、高僧奇士寫詩作畫清洗筆墨的地方,故名洗墨池。藉以抒發自己壯志未酬的情懷,天長日久,筆上的墨把整個池子都染黑了,李自成在此曾經寫了這樣的一首詩:“滿不滿,清不清,一齊反,得太平。”,從字面意思解釋,就是李自成認為滿清皇帝都應該被他反掉,自己做皇帝,天下就太平了,所以又叫不滿不清池。
玉璽井:傳說當年李自成攻進北京城,得玉璽后帶到了夾山寺,本來是想謀東山再起之後再用這個印的,沒有想到大勢已去,有心殺敵卻無力回天了,一氣之下把玉璽扔進了這個井裡面,因而得名玉璽井。

夾山古街

碧岩泉、善會墓、圓悟塔、玉帶湖。
碧岩泉:位於夾山寺西南1公里處,因兩眼泉水從五座石峰下汩汩流出而得名。唐咸通十一年(公元870年),高僧善會來到石門夾山,創立夾山靈泉禪院。善會和尚飲茶坐禪,悟出了“猿抱子歸青嶂嶺,鳥銜花落碧岩泉”的“夾山境地”,成為唐、五代禪宗中最富有代表性和典範意義的茶禪機緣、茶禪境界,以致歷代禪林又稱夾山為“碧岩”。修葺一新的碧岩泉風景區以碧岩泉為中心,由碧岩溪、碧岩橋、碧岩池、碧岩湖、碧岩亭、碧岩洞、碧岩茶園、碧岩廣場、碧岩摩崖石刻等景點組成,遊人在這裡品茶悟禪,可以體會到一種清寂明凈、純潔秀美、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茶禪一味”境界。

森林風光

夾山景區桃花山
夾山景區桃花山
夾山公園境內西北一字排列海拔180米至420米的高山,南面是一排丘陵低山,構成西高東低馬蹄形盆地,全園林木茂盛,森林覆蓋率達95%,形成天然氧吧的小氣候。佛光閣現有如下景點景觀:佛光閣、狐仙洞、野人灣。
二00六年八月三十一日,經國家林業局批准,夾山森林公園成為首批獲得中國國家森林公園專用標誌使用授權的國家級森林公園。

夾山寺

夾山寺
夾山寺
夾山寺又名靈泉禪院,始建於公元870元(唐咸通11年),歷經唐懿宗宋神宗、元世祖“三朝御修”。至明未清初,大順帝闖王李自成兵敗禪隱夾山住持30年。夾山寺鼎盛時期,其規模宏大,有九殿一宮,后屢經兵荒馬亂數度興廢,現已修復六殿一宮。夾山寺是佛教禪宗祖師講經說法之所,宋代高僧圓悟克勤在此住持說法評唱的《碧岩錄》,被譽為天下“禪門第一書”,在中國、日本及東南亞國家影響深遠。
1993年以來,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中國明史學會、湖南省李自成歸宿問題研究會先後三次在石門舉行李自成歸宿問題學術討論會,通過對夾山收集和出土的文物史料分析考證,使李自成兵敗化名奉天玉、禪隱並圓寂於夾山這一歷史結論大白於天下。為紀念安息於斯的農民起義領袖,1992年,根據清乾隆澧洲知府何磷所述原貌乃修復重建闖王陵。陵園佔地面積30餘畝,由紀念館、陵寢、陵衛、紫石牌坊、神道、明樓、神廚、碑廊、野佛塔等組成。
夾山是譽滿東亞的茶禪祖庭。夾山牛抵茶自宋至清一直被列為貢品,碧岩泉是煮茶的極品泉水。夾山開山祖師善會講禪說法品茶,悟出了“茶禪一味”真諦。據中國茶禪學會專家考證,夾山是“茶禪”、“茶道”的正宗源頭。

旅遊信息


公園名稱:夾山國家森林公園。
所在省市:湖南常德市石門縣。
公園海拔:海拔500米以下。
公園面積:1530。
景區數:5。
景點數:30。
門票價格:40。
夾山寺導遊圖
夾山寺導遊圖

地理環境


夾山國家森林公園
夾山國家森林公園
森林公園規劃區域面積1530公頃,現經營面積740公頃,夾山森林風光宜人,峰谷相間的低山丘陵地貌和自然條件適宜多種林木生長,加上長期封禁造育有效保護,形成了今日夾山蒼翠的森林植被和冬暖夏涼的小氣候,森林覆蓋率達96%以上,呈現多種林相景觀。園內群巒疊翠、萬木崢嶸,空氣清新、環境幽雅,以人文歷史悠久,自然風光秀美成為江南名勝,是邑郊園型森林公園,2014年被評為“中國AAAA級旅遊區”。
夾山神奇靈秀,美景如畫,經過十年開發建設,行、娛、購、買、吃、住功能齊備,以佛教聖地、闖王陵園、茶禪祖庭、森林風光的主題風格誠接天下遊客。夾山文化旅遊公司負責向遊客提供門客、導遊、餐宿、行程安排,諮詢投訴等系列服務。

位置境域

夾山位於湖南屋脊石門壺瓶山南麓,距縣城8公里。地處東經110°29′,北緯29°34′。公園東南抵臨澧縣杉板鄉,西南連接本縣夾山鎮,北與本縣二都鄉接壤,東北為澧水環繞,順水而下可抵洞庭湖,系洞庭湖之濱,總面積1530公頃。公園所在地石門縣,地扼湘鄂咽喉,是通川、鄂、渝三省市的捷徑,自古是兵家必爭之地,古稱“湘北門戶”,地理位置得天獨厚。

地形地貌

夾山地處武陵山系東翼十九峰山脈,屬低山丘陵地貌。園內最高海拔401.8米,最低海拔56.7米(張家紙棚),相對高差345.1米,整個山脈由東向西逐漸升高,形成峰谷相間的低山丘陵地貌,東西長15.37公里,南北寬3.6公里,地勢波狀起伏,地形奇特,具有較高觀賞價值的地貌景觀。

氣象

夾山國家森林公園
夾山國家森林公園
夾山屬中亞熱帶向北亞熱帶過渡的季風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16.7℃,一月平均氣溫4.9℃,七月平均氣溫28.5℃,極端最高氣溫40.9℃,極端最低氣溫-13℃,年降雨量1367.1毫米,年平均日照時數1656小時,無霜期281天。氣候總的特點是:園內以大陸氣候為主,兼有濕潤的濱湖氣候和潮濕的山地氣候特徵,四季分明,熱量充足,雨水集中,冬暖夏涼,春秋溫和,是遊人避暑消夏,遊覽休閑的理想之地。

土壤

土壤主要是以石英砂岩風化而形成的紅壤,佔96.8%,其餘為少量面積分佈的石灰岩、板頁岩、第四紀紅色粘土發育的紅壤,土層較厚,淋溶作用強烈,肥力中等,PH值4.8~5.5之間,適宜於多種林木的生長。

自然資源


植被屬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北部亞地帶、三峽武陵山地栲類潤楠林區。但主要為天然針闊混交林和人工栽植的杉木林,其次是人工栽植的濕地松、馬尾松、鐵堅杉、檫木、柏木和柑桔、板栗、山楂等經濟林,園內有木本植物65科204種,主要喬木樹種有:杉木、濕地松、馬尾松、香樟、楓香、檫木、鐵尖杉、柏木、柳杉、香椿、麻櫟、杜英、板栗、楠竹等;主要灌木樹種有:杜鵑、化香、鹽膚木、油茶、檵木、柃木、白櫟、柑桔、茶葉等;主要草本植物有:五節芒、海金沙、蕨、鐵芒萁、苔蘚等,此外,還有數十個品種的花卉,園內植物景觀較為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