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佛寺

中國佔地規模最大的佛教寺院

古萬佛寺原址位於成都市通錦路,名稱被廣泛使用,目前成都轄區內稱為萬佛寺的為四川省成都市雙流區(原華陽)協和街道三江悅府東北側寺廟,隱於城市郊區中,每逢初一、十五和菩薩生日等重要日子有非常多的佛教人士前來拜謁。成都市歷史上的萬佛寺即今昭覺寺所在位置附近。

地理環境


萬佛寺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雙流區(原華陽)協和街道三江悅府東北側,毗鄰江安河華陽段,是一座有著悠久歷史的佛教古剎。萬佛寺與華陽二江寺、華陽通濟橋(老橋已於2010年8月19日被暴漲的河水沖毀)、道教萬緣宮(牧馬山麓十八口)、古蜀古城牆(已損毀)並稱老華陽古迹。
華陽萬佛寺
華陽萬佛寺

地理位置

萬佛寺
萬佛寺

旅遊信息


交通

天府新區至雙流車站途經公交線路:814路成都市火車南站線、821路黃龍溪線、825路B線、826路萬安至雙流機場線、828路、829路、829路A線;
雙流公交:808路黃龍溪線,848路公交線路可在雙黃路口站下車步行;
成都市天府新區協和社區巴士三江站;
成都地鐵5號線警官學院站。(註:雙流公交三江站與成都地鐵5號線三江站不是一個地方。)

文化活動


軼事典故

萬佛寺自古即為蜀郡大道場,風景優美、香火興旺,歷來是貴族名流、善男信女朝香拜佛和遊覽的勝地。不少文人墨客曾遊覽萬佛寺(凈眾寺),唐人李洞曾留有《宿成都松溪院》一詩,“松持節操溪澄性,一炷嵐煙壓寺隅……”。鄭谷也曾寫凈眾寺(萬佛寺)“繚繞能穿寺,幽奇不在城。”
成都市華陽萬佛寺正門
成都市華陽萬佛寺正門

歷史沿革


唐朝末年,為了鞏固統治,唐武宗於會昌五年,下令清查天下寺院及僧侶人數。
在這一次廢佛運動中,超過26萬多名的僧尼被迫還俗,4600多所寺院遭到毀壞,全國多地出現“僧房破落,佛像露坐”的場景,遠在成都的寺廟同樣沒有逃過厄運。
據成都市考古隊工作人員易立描述,在“會昌法難”中,萬佛寺(凈眾寺)佛像也遭到毀壞,直到唐宣宗年間才再次復興。據《宋高僧傳》所記,高麗國僧人釋無相,“屬明皇難入蜀,迎相入內殿……由是遂勸檀越造凈眾、大慈、菩提、寧國等寺。”這裡的凈眾寺,也就是當時的萬佛寺。
凈眾寺與大慈寺,因為無相禪師而建立起了緣分。《高僧傳》說,無相禪師在成都募化檀越,造凈眾寺。寺內有一巨鍾重千鈞。會昌例毀,此鍾乃移入大慈寺。(至於大慈寺為何逃過會昌一劫?那是因為這裡是玄宗御書寺額,興建之日起就是皇家寺院)大鐘復還寺,眾以其鍾大,隔江計功,兩日始到,方欲為齋,辰去已集,乃知神力所拽也”。鍾是神力所以為傳說,但是這個鐘,肯定是存在過的。
到了明末清初,輝煌了千年的萬佛寺徹底毀於戰火,從此再未出現在史料記載當中。

建設背景


遺址發掘

萬佛寺遺址的最初發現,要從清光緒壬午年(1882年)說起。
當時,成都西門外半里的萬佛橋,一個農民在地里勞作時,鋤頭突然碰到一個硬物,刨出來一看,竟然是個佛頭,繼續挖下去,挖出了“百餘”殘石佛像,引來眾人圍觀。時任四川成綿龍茂兵備道並署四川按察使司按察使的王廉生在《天壤閣筆記》中記載,當時出土的佛像“大者如屋,小者卷石,皆無首或有首無身,無一完者……”
華陽萬佛寺
華陽萬佛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