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進廳

浙江麗水市縉雲縣的古建築

九進廳位於浙江省縉雲縣壺鎮鎮工聯村,1842年(清道光二十二年)由當地富戶呂載楊兄弟子侄所建,是具有江南典型庭院組群的磚木結構古民居,共九進而得名。為浙江省第三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通面闊74.9米,總進深43.8米,總面積3300平方米。以規模宏大,結構奇巧,磚木雕刻精美和保護良好而著稱。

簡介


“九進廳”位於壺鎮鎮區東北隅的工聯村,它是一座清代規模宏大,具有江南典型庭院組群的磚木結構古民居。因其建築格局呈矩形排列,由南、中、北並列三座兩院三進式四合院構成,共九進而得名。
九進廳正門
九進廳正門
浙江省人民政府於1997年8月29日批准公布為第三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九進廳”為捐建縣內賢母、繼義、竟爽三大古石橋的壺鎮大戶呂載楊兄弟子侄所建,具體由呂載楊的兒子呂建盛統籌設計和施工,於1842年(清道光二十二年)建成。相傳“九進廳”系採用“賢母橋”的拱架材料建造。
“九進廳”坐西朝東,四周原有圍牆環繞,四角有園、池糖、水井等。整座建築通面闊77米,進深46米,佔地3500平方米,(不含附屬建築),共有房屋81間。 

布局與結構


平面布局

“九進廳”以中三進中軸線為中心,南北對稱,建築規模宏大,整個平面布局完整、協調,渾然一體。中三進正大門是裝飾著精美磚雕的門樓,門樓兩側是雄偉的馬頭牆。
結構奇巧的九進廳
結構奇巧的九進廳
進入正大門后依次為門廳、前院、中廳、後院、後堂,兩側為通長廂房。門廳和中廳全部、後堂前半部敞開,門廳、中廳、後堂各明次三間,兩側廂房各十一間。門廳也叫轎廳,是迎送賓客的地方。中廳又叫花廳、客廳,其地面比廂房高出約15厘米,是會客、喜慶典禮、宴請賓客之所在。後堂明間為中堂,兩次間為正房。中堂原設小龕,供奉著祖先的牌位,用於祭祀列祖列宗,因此其地面又比中廳高出約15厘米,以顯其地位的重要。門廳為單層單檐,中廳、後堂及廂房為二層重檐。中廳、後堂不設樓梯,一處上樓,即可走遍整組建築。兩側山牆為硬山頂,其後檐各開一門,靠過道通往廂房。南、北三進均為五開間樓房,明間全部開敞,前一進的后檐廊與后一進的前檐廊由廂房的前廊貫通,四周走廊與樓房圍繞成兩個“回”字,各進廂房均為二層單檐南、北建築結構一致,彼此對稱。有意思的是,如果你要進“九進廳”的房間,不管從哪個門進入,都必須經過三道門檻。至於“紅”、“白”喜事,進出門戶更有講究,正門前過道(現為“九進路”)的南北面各有一扇大門,南面的叫“白虎門”,喪事由此出入;北面的叫“青龍門”,喜事從這進出。

天井

“九進廳”有六個面積較大的院子(天井)。院子四周為青石板,中間以經過精心篩選、大小勻稱的鵝卵石拼成有規則如長頸鹿等圖案。四周的水溝里鋪以石板,整齊劃一,整潔雅緻。因為院子大、採光好,使整座宅子顯得寬敞明亮,生活其中,能晨沐朝陽,暮觀星斗,恬靜舒適。院子還有排水功能,天若下雨,雨水從檐口而下,然後由下水道流向外面,人們通常把這一現象叫做“四水歸堂”,含有“天隆洪福”之意。

夾弄與圍牆

“九進廳”作為庭院式結構,它的布局有分有合。雖然三大組之間留有1.2米寬的夾弄,以隔離防火,可夾弄又有連接各個庭院的門戶,成為彼此交往的通道。而兩條夾弄的前後門一關,三大組建築群又與外界隔絕,自成一個大整體。另外,“九進廳”外圍有用大鵝卵石砌成,約二米多高的圍牆,使得“九進廳”獨立、安全、寧靜。 

各類雕刻


磚雕

“九進廳”不僅結構奇巧,布局渾然,而且有著大量精湛、古樸的木雕和磚雕,是一座不可多得的雕刻藝術寶庫。
九進廳的磚雕
九進廳的磚雕
“九進廳”的正面是一色的青磚,中間為精湛、古樸的三開間磚雕門樓,往外兩側的高大馬頭牆底下各有一個半圓形門戶,貫通著廂房的走廊,上額“寺蒼山”、“環壺水”磚雕。磚雕門樓正中為大門,陽雕“東平舊家”四字門額,磚雕重筆在於欄額花枋。門樓明次三間共飾青磚浮雕九幅,明間花枋依次為“山水亭台樓閣圖”、“四馬圖”、“蘭竹山水樓台圖”、“三馬圖”、“松柳亭台圖”五幅,兩次間分別有“松鶴圖”、“竹雀圖”和“梅鵲圖”、“柳鳧圖”,雕刻嚴謹精細,山水樓台、樹木花卉、飛禽走獸無不分毫畢至、栩栩如生。在“東平舊家”門額的兩側,各有一幅浮雕著兩隻麒麟的圓形圖案,次間門額上方則雕著飛舞的鳳凰,暗隅“麟趾呈祥”和“鳳凰來儀”之意。兩次間花枋的兩幅磚雕圖案左右還間隔著玉兔和“福”、“壽”、“喜”三字合一的篆書與圖畫融合一起的精美畫面。門樓式磚雕花枋柱側為牛腿形磚雕,其中心為鼓形,上為磚雕的精華所在,依次有芍藥、荷花、壽桃、白鶴、菊花、牡丹等吉祥圖案。牌樓柱形磚雕中上方還有寶瓶,內有繽紛的花卉。柱頭上施櫨斗,櫨斗左右施雀替式磚雕,分別為有書劍、葫蘆、魚鼓、玉板、扇子等小八仙圖案。牌樓式頂端,統統由變形的蝙蝠圖案組成,逼真的蝙蝠暗隅主人祈求洪福的願望。整個門樓磚雕給人以一種疏密得當,華而不俗的視覺效果,加上青磚的自然顏色,有不事奢華的審美功能。
精美的磚雕除了門樓之外,在中三進的其他地方也有廣泛的運用。如門廳影壁上雕刻著鳳凰、獅首、書法等。中廳的照壁右側雕有青松睡鹿圖,左側雕有翠柏群羊圖,其反面飾以優雅的花卉蘭草,反映著主人祈祥求祿、追求富貴的思想。後堂照壁則雕八角形圖案,松鼠戲於喬木之上,玉兔歡在紅楓之下,上下動靜,相映成趣。 

木雕

九進廳的木雕
九進廳的木雕
“九進廳”的木雕遍及九進,而以中三進為最。它吸取了東陽木雕之精髓,主要分佈在棟樑、斗拱、牛腿、檐角、門楣、窗戶上。木雕刀法純樸圓潤,刻畫景物惟妙惟肖,令人賞心悅目。如以動物為題材的雕刻,有目空一切的“獨獅仰吼”,有洋溢著依戀之情的“幼獅抱母”,有爭鬥激烈的“雙獅搶球”,還有懸崖上的羊羔,濃蔭下的老牛,古松下的花鹿,其中特別精彩的是“雙雞喙金蟾”,張開的頸毛尖尖如刺,兩隻雞各喙扯一條腿,倒懸的金蟾似乎還在掙扎。木雕所採用的花紋圖案大多追求高雅、富麗、吉祥,寓理想、觀念於圖案之中。如斗拱上的“松廬夜讀”,呈現一派山間野趣;屋檐上的“鸞鳳和鳴”,表達家庭美滿、夫妻恩愛的美好心愿;廳堂正中弧形天花板的“松鶴交頸”、“千佛手”等,表達著延年益壽的期望;窗欞上萬字格中嵌著的“山羊跑乳”、“蝙蝠倒懸”、“梅蘭竹菊”等,暗寓“慈孝”、“福臨”、“四季如春”之意;在天花板上還刻有水紋,暗寓金龍出水,示以滅火消災。精雕細鏤、惟妙惟肖的木雕工藝,把宅主清雅、高尚、脫俗的品性和對安康美好生活的祈盼,都淋漓盡致地體現了出來。

匾額


九進廳內懸掛的《東里德星》
九進廳內懸掛的《東里德星》
懸掛在“壺鎮九進廳”內的匾額曾經很多。據《壺溪呂氏宗譜》載,有《功並濟川》、《居德善俗》、《東里德星》、《七葉衍祥》、《嘉惠士林》、《紫閣恩長》、《笏堂春永》、《弧幢雙輝》等。又據當地老人回憶,原懸掛在“九進廳”內的匾,由於經過大辦鋼鐵、文革運動等,這些匾從此下落不明,不知去向。
2012年浙江省保單位“壺鎮九進廳”管理委員會成員及工聯村幹部村民齊心協力,經過多方打聽、走訪、查找后,終於將《功並濟川》、《東里德星》、《居德善俗》三塊匾找回。《功並濟川》匾,右方落款:恩賞花翎/欽命署理浙江按察使司/分巡溫處兵備道長白慶廉為/紳士呂建盛立並跋;左方落款已毀。據呂氏族人介紹:《功並濟川》匾一直懸掛在九進廳的中廳,是五十年代末大辦鋼鐵時“離家出走”的,當時差一點改作沙床洗鐵沙用,所幸被有心人保存了起來,最後在壺鎮中興村老年食堂找到了它,該匾被當成製作面點的案板,局部有破損。其它二塊匾也相繼在村民家中找到,重新回到“九進廳”。《東里德星》匾,右方落款:慎翁老先生雅正;左方落款:植三崔夢梧敬贈。崔夢梧(1845年即道光二十五年縉雲縣令)。《居德善俗》匾,右方落款:慎齋仁兄雅鑒;左方落款:彝香於鼎培。於鼎培1834年(道光十四年)任台州知府。
據《壺溪呂氏宗譜》之欽命署理浙江按察使司分巡溫處兵備道長白慶廉為明行540建盛公昆季先後建大橋三給以“功並濟川”匾額跋載:“縉邑呂氏,積德家也。其父兄叔侄子弟,克承先志,相繼為善。先後建大橋三,造后倡建試院,以新建屋宇一所,捐作基地。余觀察溫處,習聞其事,且知其家風孝義風。因給匾額,以嘉其志,旌其事,並為之功。” 

地位


規模宏大、富有藝術特色的“九進廳”,其九廳六院的建築布局和精細優美的磚、木雕刻藝術,無不充分體現了近200年前能工巧匠們的聰明才智和精湛技藝。其建築風格獨特,建築體量大,整體保存完整,雕刻技藝考究,是浙江省代表性民居古建築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
九進廳是壺鎮十分珍貴的傳統藝術寶庫和不可多得的歷史文化遺產,從而也是古鎮壺鎮非常重要的旅遊文化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