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財務文化

企業財務文化

企業財務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等環境影響下,企業長期倡導和培育由理財者和全體員工共同塑造的道德精神、財務行為規範和實體性理財設施等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企業財務文化可以從廣義與狹義兩個方面加以認識,本詞條將對該文化內涵及結構給予詳細解讀剖析。

文化概述


企業財務文化
企業財務文化
通常而言,對於財務文化的理解應從廣義的角度去把握。財務文化是財務現代化的基礎,財務現代化既包括精神現代化,也包括制度現代化、物質現代化。此外,財務文化源遠流長,僅僅從精神方面難以區分古代財務文化與現代財務文化、中國財務文化與西方財務文化,也不能反映財務文化的進步。
不難看出,財務文化的實質是以人為中心,以文化引導為根本手段,以激發財務人員的自覺行為為目的的獨特的文化現象和財務管理思想。作為一種文化現象,它強調建立以人為
企業財務文化
企業財務文化
本的財務管理哲學。在認識問題、解決問題時都以人為出發點,以文化的形式實現財務人員群體的凝聚力,從而使財務人員群體發揮出最大的整體功能。作為一種財務管理思想,它認為財務人員是財務管理的主體,財務管理的核心是對財務人員的管理,只有提高財務人員的思想覺悟、業務水平、文化素質、道德情操等,才能充分發揮財務管理的職能作用,實現財務管理的目標。因此,加強財務管理首先要加強對財務人員的管理。

文化內涵


企業財務文化
企業財務文化
企業財務文化可以從廣義與狹義兩個方面加以認識,廣義的財務文化是指影響財務發展變化及其模式選擇和財務行為,由包括知識、宗教、信仰、政治、經濟及法律制度在內的人類的活動方式、行為模式以及精神與物質設施構成並為財務所隱含的複合體。其外延包括財務物質文化、財務制度文化及財務精神文化。狹義的財務文化僅僅指財務人員的意識形態,即財務人員在長期的實踐活動中形成的一種文化觀念。其外延只包括財務人員的思想意識、價值觀念、精神風貌、心理素質、倫理道德及人際交往等精神文明的成果。即所謂的財務精神文化。財務文化具有歷史繼承性和漸進性,並且具有比較穩定的狀態,是財務文化的靈魂,對其他層面的文化起支配、指導和統馭作用,是形成財務物質文化和財務制度文化的思想基礎和道德源泉,它一般直接作用於制度層文化並通過制度層文化影響物質層文化。它源於企業內、外部的經濟環境。
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經濟環境下,企業的生存發展取決於產品與服務質量、經營管理成本和企業形象尤其是企業的信譽度,因此財務管理必須堅持誠信型長遠發展戰略;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和SA8000企業社會責任標準的逐步推廣,人們對企業的社會預期也在不斷發生變化,要求企業不只是對股東負責,還應以科學理性的態度處理好與經營者、員工以及債權人、債務人、政府和社會公眾的關係,追求社會利益相關者的滿意,把企業的第一位目標界定為保證自身的生存和發展,把利潤最大化作為第二位目標,關心企業長期的資本收益最大化,這必然要求企業在執行相關法律、規章和制度的同時,還應有一種倫理道德為全員所認同;另外,財務管理在企業現代管理中居於核心地位,綜合性極強,貫穿在運營的方方面面,所以企業精神就在籌資、投資、運營、收回和分配各理財環節廣泛滲透,形成財務文化的內容。優秀的財務文化會引導企業財務行為朝著誠實、守信、客觀、公正、和諧和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的良好方向發展,從而提升和改善企業的整體管理水平,促進和推動企業持續穩定地發展壯大。

文化特徵


1.財務文化是集體文化
企業財務文化主要是一種推動組織中的成員朝著一定的財務目標努力的一種集體文化。財務文化的業績也是以組織的整體業績、整體財務形象加以衡量,不論是組織的負責人員,還是組織中的普通員工,都會因為組織的財務成就而得到更多的實惠,而感到自豪。
2.財務文化是能動性文化
財務文化既是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多元、多方面、多層次的亞文化的複合體。財務文化不只是被動地受制於外部環境的影響,而且,能夠能動地反作用於企業與社會,推動整個企業和社會文化的建設。
3.財務文化具有時代性
企業的財務活動離不開一定的社會經濟環境,一定特徵的社會經濟環境產生了與之相適應的財務文化。財務文化的形成與發展,其內容與形式必然要受到特定社會、特定時代的經濟體制、政治結構、社會結構、文化等制約。財務文化只有深深地植根於這些文化土壤中,藉助時代、社會文化的思潮,同時又能適時超前於這種文化環境與思潮的變動,才能始終充滿活力並最大限度地發揮其效能。

文化內容


企業財務文化
企業財務文化
從財務文化的層級結構方面觀察,財務文化包含財務物質文化、財務制度文化與財務精神文化三個方面的內容:
1、財務物質文化
它是財務活動中所應用的方法、工具以及實體性的文化性設施與文化環境的總和。物質文化更多的是指財務新技術、新工具以及計算機技術等新手段的推廣和運用等。財務物質文化是財務文化賴以生存與發展的物質基礎,是財務文化結構中的表層部分。
2、財務制度文化
它是財務人員在財務活動中所應遵循的各種規章制度、紀律條例等行為準則的總和,包括各種財務制度、法規、職業道德規範、財務工作和生活模式、群體行為準則、交際娛樂方式、風俗習慣及財務機構的組織方式等,是財務文化的第二層次。財務制度文化包括有形規則和無形規則兩部分。有形規則越完善,財務管理越呈剛性;無形規則是一種彈性規則,體現的是人與環境的和諧,是一種經濟人、企業人、文化人的良好結合。
3、財務精神文化
它是在前兩種文化的基礎上形成的財務人員的思想意識、精神面貌、心理素質、價值觀念、財務反映和監督哲學、財務形象、行為規範、財務藝術觀念及信仰等。財務精神文化是財務文化中起著主導性作用並相對穩定的內核,是整個財務文化的源泉與動力。財務部門取得的一切成績都是在財務精神的支配與鼓舞下完成的。
財務精神文化、財務制度文化及財務物質文化由內到外有序地排列組合,形成了財務文化的層級結構體系。各層次之間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精神層面決定著制度層面和物質層面;制度層面與物質層面的財務文化也會反作用於精神層面。相對而言,精神層面文化一經形成,就處於比較穩定的狀態,處在財務文化中相對穩固的內核層次。精神層面文化發揮著主導功能,一般直接作用於制度層面,再通過制度層面間接影響物質層面。由於制度層面具有的這種中介作用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替代,所以在財務文化建設中應重視制度層面的建設。物質層面和制度層面是精神層面的體現與實踐,他們以其特殊的外在形式體現著財務文化的水平與特色,體現著財務活動的價值觀與道德觀等方面的內容。

文化功能


1.企業財務文化的記錄功能
企業財務文化
企業財務文化
在企業財務文化的形成和創造過程中,語言文字的作用是極為重要的。企業財務文化會破語言符號和非語言符號自覺不自覺地記錄下來,為後來者繼承前輩的財務文化遺產,為進一步研究、認識企業理財過程,提供多方面的依據和基礎。一個優秀的企業,其財務管理的經驗教訓往往都會被系統地記錄保存下來,供企業的新人和其他企業參考借鑒。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企業財務文化的記錄功能將會越來越被企業理財者及管理當局所重視,並會被廣泛深入地加以研究和自覺運用。
2.企業財務文化的認知功能
藉助於符號系統的記錄,人們可以了解和認識企業財務管理的歷史、現狀,了解和認識與其他企業的差異,考察自身財務管理的具體運行過程,探求企業財務管理的運行機制和發展規律。只有了解了一個企業的財務文化,才算真正認清了企業財務管理的真面目,也只有對一個企業的財務文化進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才能真正把握住企業財務管理的精神實質,才能採取相應的措施,完善企業的財務管理系統。高級的財務管理專家應當對企業財務文化的類型進行理論研究,在這種深刻認識的基礎上,所採取的各種措施和財務政策才能行之有效。通過研究企業的財務文化去認識企業如何才能搞好財務管理,是明智而且成功概率很高的選擇。
3.企業財務文化的傳播功能
隨著信息社會的到來,企業與企業之間的財務文化的傳播速度越來越快。一個企業財務管理的特點、制度安排、方式方法、習慣等方面的情況,都捨得到廣泛的傳播。企業財務文化的傳播是超越國界的,中國企業的財務文化可以傳播到其他國家,國外企業的財務文化也會傳播到中國各企業,並且產生一定影響。通過這種傳播,可以極大地影響企業財務管理文明的發展。企業在財務管理中認識自己、認識社會、認識不同企業財務文化的濃厚興趣和強烈願望,是企業財務文化傳播的心理動力。對自身理財成功經驗的總結及宣傳,吸取其他企業理財方面的經驗和教訓,是企業財務文化傳播的現實需要。通過企業財務文化的傳播,企業理財世界將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企業財務文化
企業財務文化
4.企業財務文化的教化功能
從文化心理學的角度去理解,人們可以發現不同的企業財務行為背後有不同的價值觀念,即有不同的財務文化。企業財務文化被人創造,同時它又反過來塑造企業中的每一個人。企業中每一個成員常常處於財務文化的熏陶之中,人們在有意無意之中調整自己的財務行為和思想,使之合乎所處環境的要求。企業財務文化的教化功能就表現於這種調整過程中,人們總是生活在某一群體之中,企業就是一個群體,每個人都經常處於他人利益和自我利益、個體私益和集體利益的矛盾和衝突當中。企業中每個人都會處於某種期待狀態,企業財務管理在滿足人們這些期待、化解各種矛盾的同時,無疑是在對企業中的成員進行著財務文化的教化。
5.企業財務文化的凝聚功能
每個企業的內部都有一種或大或小的向心力、凝聚力,這是文化凝聚功能的具體體現。企業財務文化系統存在著一種雙向輻射現象,一種是內輻射,產生向心力,發揮凝聚功能;一種是外輻射,產生髮散力,發揮融合功能。這兩種功能相互作用,相互協調,相輔相成,是企業財務文化形態保持相對獨立、相對完整,同時又在不斷發展的內在規律之一。由企業財務文化的凝聚功能導致的員工的向心力,在企業財務危機來臨之時表現得最為鮮明,那些有良好財務文化的企業往往能渡過難關,而那些財務文化不良的企業往往難免破產倒閉的命運。企業財務文化的凝聚功能首先是“凝”,即人們的心理狀態在財務文化的作用下呈現出一致性和一體化狀態。其次是“聚”,即由共同的財務文化活動所導致的原來並不在一起,甚至思想並不一致的人們,在企業這個特定的環境中、特定的時間內趨向同一種財務行為。
6.企業財務文化的變革功能
企業財務文化
企業財務文化
企業財務文化企業財務文化活動,能夠變革自身的財務狀況,改善自身的物質條件、企業財務管理人員不斷利用已經掌握的科學文化知識,促使企業財務狀況朝著有利方向發展,他們的努力不但能變革企業的財務狀況,還能變革人們的精神狀況,變革人的觀念,擴大企業理財的思想領域。企業財務文化的變本功能,可以進一步推動企業財務管理改革和創新,推動企業改造和發展。企業財務管理的發展史,無一不是一部財務文化變革的歷史。企業財務文化不僅具有變革的功能,而且往往是雙向的。企業與企業之間的財務文化交流、東西方企業之間財務文化的交流也是這樣,在各自進入對方的財務文化之後,都會在對方企業財務文化的演變過程中起到一定的變革作用。而這種變革都能由對方得到補充和豐富,獲得新知,從而促進企業財務文化整體的不斷發展。伴隨著企業財務文化的發展,人們許多企業的理財觀念、價值標準、財務管理的精神風貌都已經發生了和正在發生著極大的變化。企業財務文化的活力來自於它的變革功能,喪失了變革功能的財務文化必將走向衰退。
7.企業財務文化的融合功能
企業財務文化是傳統與現代、本企業與其他企業、本國企業與外國企業理財文化結合的產物,比如中國企業應用量本利分析、標準成本法加強內部財務管理,是中西方企業財務文化融合功能的極好例證。改革開放后,西方企業的財務文化先是和中國三資企業有了一定程度的融合,並藉助於三資企業發展壯大得以傳播。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西方企業財務文化對中國企業的影響越來越廣泛。但是中西方企業財務文化的矛盾也日益突出。然而,財務文化畢竟具有融合功能,並具有自調節和自組織機制。不同企業財務文化交流過程中,各自都會進行一些適應性變革和調和,進而在新的基礎上融為一體。企業財務文化還可以把一些優秀的理財思想,如職工當家理財思想、主人翁思想、勤儉辦企業思想等潛移默化地融合到具體的工作中去,使職工自覺或不自覺地把個人融合到集體的財務管理的洪流中去。
8.企業財務文化的規範功能
優良的企業財務文化也是一種理財道德規範,能促進員工自覺地按照企業制定的各種財務管理制度來規範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從而形成良好的群眾理財基礎。企業財務文化可以對企業各部門及員工理財行為起導向作用,而且對企業整體的財務目標取向起導向作用,從而有效地規範企業各種理財活動。優良企業財務文化可以綜合、立體、全方位地規劃企業的財務管理活動,可以清晰地闡明企業各部門與財務部門之間、以及各部門之間的財務關係。在對外處理財務關係時,也會有自身特有的理財規範。企業財務文化是一種“內隱文化”,是企業為了實現財務目標而一貫倡導、逐步形成、不斷充實並為全體成員所自覺遵循、的理財價值標準、道德規範、工作態度、行為取向和生活觀念,以及由這些因素融會、凝聚而形成的整體財務管理精神風貌。應該把形成和發展“企業財務文化”的主要功夫用在良好規範功能的建立上,以形成企業強大的凝聚力和戰鬥力。

理論根基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從周秦以來就有重視德性與理性、“道德人”和“經濟人”統一的傳統,這是建構當代企業財務精神文化必不可少的民族文化根基。德國著名歷史學家馬克斯·韋伯指出:一切有倫理取向的行為,都受著兩種不同類型的價值準則支配,一是信念倫理,二是責任倫理。而這兩種倫理正是中國周文化精神和秦文化精神的統一。周文化的基本內容是天命信仰、德性精神、禮樂象徵體系。
美籍華裔歷史學家許倬雲認為,周文化在形成期就具有超越部族的天命觀念以及隨著道德性天命而衍生的理性主義,這使得周文化在倫理上具有包容性和開放性;他認為周人“天命靡常”、“唯德是輔”的價值觀第一次為人類社會生活確立了道德標準,賦予了人生在世以更為高尚的價值和更為深遠的意義。北京大學陳來認為,從西周春秋的理性主義注重政治文明和人文德行。而秦文化的基本內容是“公利”原則、理性精神、法術勢管理體系。秦人經過商鞅變法,其行為目標已不是彼岸的天命信仰而是世俗的“公利”追求。秦人崇尚首功戰功,“非有文德”,寡義趨利,“不別親屬”,超越了以親緣關係為基礎的德行倫理,拋卻了以天命觀念為信仰的信念倫理。一切事情都按理性法律規範處理:在權力繼承上“擇勇猛者立之”,在耕戰技術上,重視理性的計算和操作,以至於富強起來並凌駕於他國之上。
企業財務文化
企業財務文化
秦文化是兩千年中國文化的基礎,秦大一統后其觀念是責任倫理功效和價值體現。漢代的董仲舒綜合了周秦倫理精神,建構了“陽儒陰法”、“德主刑輔”的綜合倫理體系,中國封建社會從盛(漢唐)到衰(明清)的社會倫理生活,一直受其支配。當前隨著工商文明的興起和發展,企業構建財務文化必須吸收周秦倫理文化的精神內涵,繼承周代的德行精神和寬容精神,繼承秦代的理性精神和勇敢精神。把德性與理性、“道德人”和“經濟人”融為一體,這也是現代經濟管理理論成果在企業財務精神構建上的具體運用。
在當代理財精神中融進德性與理性相結合的倫理價值觀更有著當代環境所導致的深層原因:第一,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社會公眾對優質的產品、清潔的環境、安全的工作場所、高尚文明的精神生活越來越渴望,這種需求強烈排斥企業的非道德理財行為,加之信息傳遞的迅速,非道德理財行為的暴露會使企業瞬間失去原有的一切,而且隨著改革的加快,法律法規在逐步完善,政府的執法力度在不斷加大,企業非道德理財行為成本必將高於非道德理財的投機收益。第二,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市場環境下,企業爭的是忠誠顧客,即顧客滿意度高企業就能持續發展,再加上有德行的企業能給員工創造不斷實現自我價值的職業平台,從而留住人才。第三,管理的實質就是協調,想使理財活動卓有成效,就必須做到方方面面在利益的分配上相協調,這是企業科學理財的道德底線。

構建思路


企業財務文化
企業財務文化
財務文化精神應建立在理性和德性相結合的倫理價值觀基礎上。在理財實踐中首先以誠為本、以信守業。中國目前已經在《反不正當競爭法》中把它確立為基本原則,並在具體的條款中作了規定,在目前的市場經濟環境下只要堅持至誠守信,最終一定會帶來更大的利益收穫。誠實守信要求企業提供的財務信息如實反映財務狀況、真實披露財務成果,不偷逃稅金,對各種投資者同股同利,不故意拖欠供應商貨款,對債權人按期還本付息,不欺詐合作夥伴,不坑害消費者,遵守諾言、實踐成約。其次要崇德重利、以德載業。
在處理財務問題碰到利益衝突時,要舍利取義。自覺遵守競爭道德文明經商,通過內部財務制度的制定和貫徹逐漸消除理財中的不良財務行為,籌資時既要計算籌資成本更要考慮籌資行為的合法合規性,投資時既要考慮企業的投資報酬與風險,更要考慮投資項目的社會效益和環保要求,運營中既要注意收支的積極適時平衡,增收節支開源節流,更要顧及員工的身心健康與消費者的“物有所值”。
最後要和諧共進。制定財務戰略時注重協調,在理財中利用經濟手段協調國家、投資者、債權人、購銷客戶、經營者、勞動者等各方經濟利益,維護各方合法權益。對外追求“人和”,堅守正道,力避過與不及的短視理財行為,使企業外部財務關係保持一種正義和諧持久的良好狀態,以便充分利用外部資源,並使企業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民族工業的繁榮統一起來,使企業與人文社會環境、自然生態環境之間保持和諧的可持續發展,把企業利潤和社會文明、企業價值和社會價值以及環境價值相統一。
企業財務文化
企業財務文化
在理財中通過資金劃撥和監督使用,保證綠色生態環境的維護,把企業應承擔的社會責任溶入財務預算中,滲透在財務指標體系裡,在理財系統建立科學理性的責任保障網路,將用於社區、環保、慈善等項資金予以規劃,將目標任務逐層分解、量化落實、授權負責並及時進行事後考核;對內則通過平等和諧的理財環境使財務精神理念得到全體員工的認同,給員工創造安居樂業的生存空間,通過財務指標來體現對經營者和勞動者價值的承認與尊重,使企業財務目標和經營者及員工個人目標相協調,並在理財過程中注意企業資本結構的和諧和各項物質資源的和諧並存。結合企業實際,吸收傳統文化精髓並借鑒外國優秀管理經驗,構建符合時代精神特徵的企業財務文化是企業未來走向成功的前提條件。

建設方法


一、建設健康的財務物質文化
財務物質文化是指與財務活動有密切聯繫的有助於財務實踐的一切物質表現形式。財務物質文化是財務的硬文化,是財務精神文化的物質體現和外在表現。一般企業都會經歷幾個階段,起初是簡陋的辦公場所,利用算盤、計算器等財務運算工具完成會計核算工作,還談不上財務管理。隨著經營業務擴張,企業一般都會引進或自創財務核算和管理軟體,以提高財務工作效率和財務信息的質量。企業規模進一步擴大,管理信息化水平不斷提高,財務管理的物質系統可能進一步擴張,如運用ERP財務管理系統,一方面拓展了財務管理的空間,另一方面不斷細化管理作業,對企業內部的各類資源包括人、物、財、信息等進行統一規劃和整合,提高管理效率,極大的推動了企業的發展。可見,財務物質文化建設與企業整體發展的互動提高非常重要。
二、建設健康的財務制度文化
企業財務文化
企業財務文化
財務制度文化是財務物質文化與精神文化的中介。它一方面反映了財務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對財務行為的要求,另一方面又規範和制約著財務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建設。財務制度建設具有其特殊性,它的主體不僅僅是財務部門和財務人員,而是滲透到企業的各個領域、每個環節的每一個責任人;財務法規屬於政治法律規範的範疇,具有法律效力,違反財務法規要追究法律責任,因此,企業財務制度必須遵循國家法律法規,同時又是企業規範有序經營的保障。企業財務制度建設應在遵循國家法規的前提下,根據企業的戰略政策和戰略目標,以全面預算制度和內部控制制度為主線,建立目標管理系統、程序管理系統、績效考核系統和紀律監察系統等多個管理體系。目標管理系統是核心,公司的一切工作皆以此為基礎進行運作,主要有公司適用的法律法規、財務戰略規劃、年度及月度預算目標、崗位責任書等;
程序管理系統是保證,公司目標的實現依賴於每一個責任單位、責任部門和全體員工按程序管理系統要求去做,主要包括為達成公司財務目標計劃所制定的基本管理制度和各類管理事務的作業流程;績效考核系統是一個工作檢驗系統,公司全體員工的積極性、創造性和工作潛能的發揮必須依靠科學的績效考核系統來推動,該系統是指通過科學的方法對員工職責履行程度、目標完成情況進行評定,獎優罰劣,以促進全體員工圓滿完成各項目標任務;紀律監察系統是一個糾偏和剎車系統,是公司確保員工能嚴格按各項規章制度去工作的企業法典,該系統旨在通過強制性手段對員工在工作中是否遵循公司制度和作業流程進行監督,將公司的管理工作真正納入制度化管理的軌道,減少工作中的盲目性和隨意性,減少人為因素的干擾,提高工作效率。
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
三、建設健康的財務精神文化
財務精神文化是指財務人員的文化心態及其在觀念形態上的對象化,是財務文化的內核,包括財務人員的文化心理和社會意識諸形式。一定社會時期的財務精神文化,特別是作為意識形態的精神文化,為一定的制度文化所制約。在財務精神文化建設中,要培養財務人員具有“一種精神,兩種態度,三種意識,四種能力”。一種精神就是敬業精神。立足本職、勤奮工作,圓滿完成各項工作任務。兩種態度就是開放態度和合作態度。開放態度是指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捷足先登國際財務管理領域,企業管理倡導以財務管理為核心。合作態度是指相互團結、相互支持、共同參與、共同發展。三種意識是團隊意識、誠信意識和危機意識。團隊意識是指目標共識、感情共鳴、和衷共濟、眾志成城。誠信意識是指做人要誠實、做事要踏實、作風要樸實、業績要真實。危機意識是指居安思危、未雨綢繆,有危機感才有責任感、使命感、自豪感、榮譽感。四種能力是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專業能力和執行能力。
學習能力是指時代在不斷變化、社會在不斷進步、知識在不斷更新,只有加強自身學習,及時接納新知識來充實自己、提升自己,才能使自己永不落伍。創新能力是指創新是企業的靈魂和生命,通過觀念矯正、理念調整,進行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獨闢蹊徑、別出心裁地探索新途徑。專業能力是指知識儲備、經驗積累、能力鍛煉、溝通技巧,人盡其才,讓專業人才得到最大的發揮。執行能力是指執行要雷厲風行,更要持之以恆,要徹底改變只講不做、只做不查的虛浮工作態度。每一位員工把企業目標與個人目標統一起來,凝聚成企業活力的源泉,形成“命運共同體”,產生集體安全感,這種強大的凝聚功能,增強企業群體的統一和整體趨向,激發企業團隊意識,進而轉化為生產力,這種企業文化和財務文化在財務管理的落實和實施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財務物質文化是基礎,財務制度文化是保障,財務精神文化是靈魂,三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相互滲透,構成一個多層次、多側面、多方位的有機的財務文化體系。繼續發展財務物質文化,開拓並完善財務制度文化和財務精神文化,樹立正確的財務價值觀凝聚全體員工的向心力和團隊精神,推動企業永續發展。

發現風險


企業財務文化
企業財務文化
研究企業財務文化,財務風險亦是一關鍵問題。財務風險是指企業財務成果和財務狀況的風險,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財務風險是由企業負債引起的,具體是指企業因為借入資金而增加的喪失償債能力的可能和企業利潤(股東權益)的可變性,它與經營風險、資本市場風險一起構成了企業所面臨風險的主體。廣義財務風險是指企業財務系統中客觀存在的,由於各種難以或無法預料、控制的因素作用,使得企業實現的財務收益和預期財務收益發生背離,因而蒙受損失的機會或可能,其中不僅包括由使用財務槓桿帶來的狹義財務風險,還包括信用風險、利率風險、匯率風險證券投資風險等諸多內容。以上是對財務風險的一般分類。基於公司成立背景、公司經營目標、公司所處的環境、進入領域、公司領導層的知識結構和素質不同,又使得國有企業面臨著特有的財務風險。
雖然這些財務風險最終的表現形式和一般企業的一樣,但是風險成因確是有國有企業的體制問題所引起的。國有企業在歷史的潮流中扮演的角色是國家大工廠的生產車間。隨著經濟發展、改革開放和企業股份制改造的進行,國有企業計劃經濟時代的運營模式不再適合經濟發展的要求:國家以出資者身份干預微觀企業的運行管理,產生了國有股一股獨大和內部人控制的問題,導致公司治理“人治”而非法制;公司高層管理人員受計劃經濟影響,其管理思維和知識結構不能適應市場經濟對其多元化知識的需求;計劃經濟時代國有企業形成的“等、靠、要”思想,使得國有企業管理者不具備風險意識。這些都會給國有企業的帶來一定的財務風險,甚至使得國有企業毀於一旦。

相關詞條


品牌聯合阿羅悖論品牌生命周期消費者行為學福特主義BT模式現代經濟學財務控制
實體經濟會計政策銀行承兌匯票混合經濟體制補償貿易品牌理論貨幣資本化外匯匯率
國際租賃財務分析消費者行為布雷頓森林體系商品流通規模效應炫耀性消費溢出效應
貨幣替代破窗理論金融發展理論信息不對稱理論項目融資市場預測消費者剩餘外匯
機會成本服務藍圖公共選擇理論規模經濟理論綠色會計企業邊界貨幣數量論品牌效應

參考資料


(1)http://all.zcom.com/mag2/shehuikexue/jingji/30146/200312/14690551/
(2)http://www.jingdianhr.com.cn/directory/guanlidongtai/LueLunQiYeCaiWuW
(3)http://www.queshao.com/paper/guanli/Class17/22160_P2.html
(4)http://www.studa.net/caiwuqita/080814/16183111-2.html
(5)http://www.lwlm.com/html/2008-06/79281p2.htm
(6)http://www.zjsjt.gov.cn/art/2008/1/3/art_3912_52621.html
(7)http://info.feno.cn/2007/120301/c000093186.shtml
(8)http://www.jianshe99.com/html/2007/12/li4575134831012170025848.html
(9)許倬雲。西周史(增補本)[M].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1
(10)陳來.古代宗教與倫理─儒家思想的根源[M].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5
(11)陳興述。論財務文化[J].財務與會計導刊,2004(4)
(12)潘肖珏等。企業文化教程。同濟大學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