猗那

詞語

猗那,漢語詞語,意思是柔美、盛美貌。

詞語拼音


yī nà

詞語注音


一 ㄋㄚˋ

引證解釋


(1).柔美、盛美貌。《詩·商頌·那》:“猗與那與,置我鞉鼓。”馬瑞辰通釋:“猗、那二字疊韻,皆美盛之貌,通作‘猗儺’(見《檜風》)、“阿難”(見《小雅》)。草木之美盛曰猗儺,樂之美盛曰猗那,其義一也。”《孔叢子·連叢子上》:“﹝楊柳﹞巨本洪枝,條脩遠揚,夭繞連枝,猗那其旁,或拳句以逮下土,或擢跡而接穹蒼。”《淮南子·修務訓》:“今鼓舞者,繞身若環,曾撓摩地,扶旋猗那,動容轉曲,便媚擬神。”三國·魏·阮籍詠懷》之一:“明日映天,甘露被宇。蓊鬱高松,猗那長楚。”
(2).《詩·商頌·那》是殷商的後代宋國祭祀商朝的建立者成湯的樂歌。首句是“猗與那與”,后以“猗那”借指祭祀祖先的頌歌。宋·歐陽修《讀<徂徠集>》詩:“陳詩頌聖德,厥聲續猗那。”《宋史·禮志十一》:“方作猗那之頌,永嚴昭穆之容。”清·劉大櫆《沉茮園詩序》:“古之君子,未有不願為清廟猗那,而顧願為寺人孟子,愾周道,憂《黍離》者也。”
(3).表示讚美之辭。《文選·班固<典引>》:“亦猶於穆猗那,翕純皦繹,以崇嚴祖考,殷薦宗祀配帝。”李周翰 註:“於穆、猗那皆美也。”唐·張說《恆州刺史張府君墓誌》:“孝乎事親,忠乎事君,猗那叔父,亦足有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