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海雲庵糖球會
青島海雲庵糖球會
青島海雲庵糖球會,又稱海雲庵廟會,是山東省青島市古老的地方民俗活動;在每年農曆正月十六日舉行,一直持續到農曆正月二十一結束。
從前住在海雲庵附近的居民,過了正月十五,在下地勞動和出海打魚之前,都會到海雲庵燒香、禱告,祈求豐年,保佑平安,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海雲庵廟會。趕廟會時,各地民間藝人紛紛趕來登台獻藝,人們喜聞樂見的旱船、高蹺、柳腔、茂腔等應有盡有,聲勢浩大,成為青島最大的傳統廟會之一。廟會上尤以鄉親們用山楂、紅棗、山藥、桔子製作的各式糖球為最多,糖球逐漸成為廟會上最受人歡迎、最暢銷的食品,賣糖球、吃糖球的人絡繹不絕,一年勝似一年,遂逐漸形成了以糖球為特色的傳統廟會,人們逐漸將海雲庵廟會稱之為海雲庵糖球會。
青島海雲庵糖球會自1990年開始以來,每年都有大量的戲曲表演,有呂劇、茂腔劇、柳腔劇、黃梅劇、雜技和京劇等,分上下午場,一演就是三天。在展覽交流方面著重民間工藝美術方面的宣傳和展示活動,曾先後邀請了中國三大木版年畫產地的濰坊楊家埠、天津楊柳青木版年畫、蘇州桃花塢木刻年畫以及陝西寶雞民間美術品來青展出。分別組織了“中國民間工藝精品展”、“黃河流域民間藝術展”、“湖南民間美術品展”、“龍的圖騰”、“世紀中國結”、“民間彩塑”以及“民間工藝大師作品展暨民間工藝作品比賽”等主題民間藝術展覽活動。同時,“中國年畫王”楊洛書、“剪紙藝術家”范祚信、泥塑老藝人程學義、“彩繪泥塑大師”胡梁夫婦、“剪紙藝術家”樊曉梅姐妹、“北京兔兒爺”雙起翔、“麵塑大師”李芳清、“剪紙大師”魏文娥等也先後應邀到糖球會上進行展示活動。近幾年來,糖球會在活動形式和內容上有了進一步創新,開幕式主題演出、獅王爭霸賽、相聲專場、糖球皇后評選展示、民俗表演等活動為大家奉上了一道道高品位的“民俗文化大餐”。糖球會濃厚的民俗文化內涵,激活了人們對民間文化藝術的熱愛和崇尚,同時,也使各地的民俗文化資源得到了交流和共享。
為進一步提升海雲庵糖球會規模和檔次,延伸節會品牌效應,結合老城區改造和產業結構調整,2005年,青島市四方區以海雲庵為中心,開發建設海雲庵民俗文化特色街區。該項目是四方區“十一五”期間重點打造的“七大經濟板塊”之一。2006年啟動了糖球會主會場——“一街兩廣場”(嘉禾路民俗特色小吃街、糖球廣場和海雲廣場)的改造,整體設計體現了明清建築風格,凸顯出海雲庵厚重的民俗文化積澱。2007年,基本完成了中華百藝坊項目的內部改造。青島海雲庵糖球會將以嶄新的面貌、濃厚的民俗風情迎接海內外賓客。
海雲庵又名大土庵,佔地800平方米,始建於明朝,迄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為道教廟宇,是青島著名的明代建築,也是四方民俗旅遊區的重要景點。海雲庵自建成以來,香火一直旺盛,尤其每年正月十六廟會期間,四鄉八鄰趕廟進香,熱鬧非常。
古時,海雲庵屬嶗山太清宮下院。一進院落,外以灰垣相圍,內有大殿、東西配殿、東西廂房和鐘樓、鼓樓。庵內一株高大的古銀杏枝繁葉茂,環境十分清靜。庵內大殿供奉觀音大士,左右配殿分別供奉龍王、關公、比干、老君、魯班等。1923年重修時,增建鍾、鼓樓各一座。海雲庵文革時曾遭破壞。1982年十二月該庵被列為青島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世紀90年代初,為弘揚民族文化,四方區人民政府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庵前開始闢建廣場,並於1990年7月動工,1991年9月竣工,將海雲庵由原來的112平方米擴建至162平方米,1994年9月正式成為宗教活動場所,是青島市區唯一一座開展宗教活動的道教廟庵。
(1)乘坐 5路,7路,21路,24路,206路,305路,322路,325路,371路,373路,609路,臨2路至四方小學下車。
(2)乘坐 1路,15路,16路,32路,227路,319路,378路,602路,765路至四方站下車。
(3)乘坐 30路,209路,302路,309路,362路,366路,367路,936路至嘉定路站下車。
(4)乘坐 210路至嘉禾路站下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