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工業大學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

廣東工業大學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

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的前身是2000年4月創建的應用物理系,2003年更名為應用物理學院,2005年再更名為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2000年秋季開始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本科招生,2001年開始材料物理與化學碩士專業招生,2004年開始物理電子學專業碩士和光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本科招生,2012年自設材料物理與化學二級學科博士點,2013年光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更名為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

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現位於廣東工業大學大學城校區實驗三、四號樓,下設電子科學與技術系、光信息科學與技術系、大學物理部、電工電子部、實驗中心。學院現有材料物理與化學二級學科博士點、電子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碩士點、材料物理與化學二級學科碩士點和1個微電子工程碩士授予領域,電子科學與技術、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2個本科專業。“物理電子學”2007年被廣東省列為省級重點扶持學科,“電子科學與技術”2012年被廣東省列為省級重點學科—優勢重點學科。學院是廣東省物理學會的常務理事單位、光學學會的理事單位。自辦學以來,學院為廣東省經濟建設和發展培養了一批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

師資力量


學院現有一支教學、科研水平較高的教師隊伍,69名專任教師中正高職稱20人,其中校“百人計劃”特聘教授4人,校“青年百人計劃”A類特聘副教授3人,副教授26人,高職稱教師佔67%;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有45人,占教師總數的66%;博士生導師3名,碩士生導師28名。學院在光信息、電子、材料物理與化學等學科研究方面,已取得了豐碩的成果。近幾年學院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34項、省自然科學基金課題、省科技攻關項目等各項科研課題共103項,總立項經費3000多萬元。研究成果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16項,獲省、市級科技進步獎3項。發表科研論文670多篇,其中SCI、EI索引收錄430多篇,外文刊物論文330多篇,連續十年我院科研論文被SCI收錄篇數在我校居前列。

學院榮譽


學院在專業上擁有一批先進的教學與科研設備和圖書資料,總價值近583萬,實驗室面積達2500多平方米。在公共基礎課上,大學物理和電工電子實驗室為省級示範中心,設備總價值800多萬,面積達6000平方米。
學院目前有2個本科專業:電子科學與技術(工科專業)、光信息科學與技術(理科專業),並承擔了學校每年7000餘名學生的大學物理、電工電子類基礎課程的教學,大學物理為省級精品課程。經過廣大教師的不懈努力,學院在教學研究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近幾年,學院承擔省級教研課題2項、校級教研課題6項,獲校級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發表教研論文35篇,編寫教材12本,其中2套被列入教育部規劃教材,編寫講義5本。“大學物理”課程為省級精品課程。
學院集基礎學科光電子學科和工程技術學科於一體。擁有物理電子學和材料物理與化學2個二級學科碩士點和1個工程碩士授權領域——集成電路工程。物理電子學為省級重點扶持學科,材料物理與化學為校級重點學科,光學工程為校級重點扶持學科。近幾年學院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10項、省自然科學基金課題、省科技攻關項目等各項科研課題共36項,總立項經費630多萬元。研究成果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6項,獲省、市級科技進步獎2項。同時,學院教師潛心致力學術研究,在論文、著作方面也取得了豐碩成果,發表科研論文350多篇,其中SCI、EIISTP三大索引收錄近150篇,外文刊物論文60多篇,2002-2006年連續五年該院科研論文被SCI收錄篇數在廣東工業大學居前列。
學院非常重視學生的科技創新能力的培養,積極鼓勵學生參加各類科技活動。近年來,學生在科技創新活動和其它競賽活動中屢創佳績。近200人次獲國家、省、校級專業技能競賽獎,先後獲國家級獎勵3項,省級獎勵30項,2項作品取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並成功轉讓;4人獲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三等獎。畢業生深受社會各界的歡迎,紛紛就業於政府機構和珠江三角洲知名的企事業單位,近三年平均就業率達97.5%。
學院發揚“團結、勤奮、求是、創新”的校風,堅持以學科建設為龍頭,本科教學為中心,科學研究為動力,師資建設為根本,人才培養為目標,黨的建設為保證的建院方針;堅持以電子技術、光信息、材料物理為學科發展方向;堅持培養符合廣東經濟建設發展需要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力爭建設成為省內知名的學院。
2020年3月25日,廣東省科技創新大會在廣州召開,大會頒發了2019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廣東工業大學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唐新桂研究員主持完成的“鈣鈦礦鐵電材料的介電非線性特性與壓電響應研究及應用”項目成果獲廣東省自然科學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