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spea
1979至1989年的選拔考試
中美聯合培養物理類研究生計劃(CUSPEA,China-U.S. Physics Examination and Application)是1979年-1989年間中國用來選拔派遣學生到美國攻讀物理專業研究生的考試。CUSPEA由李政道和中國物理學界合作創立。當時中國大陸文化大革命剛結束不久,高等教育還在重建之中。美國招生使用的成績單、介紹信等手段在中國高校不常見,其可信性很難評估,TOEFL、GRE也沒有在中國開展。在李政道的遊說下,美國和加拿大的一些大學改用CUSPEA選拔中國留學生。1989年,CUSPEA項目正式結束。至今,風格類似而規模大為縮小的Mini-CUSPEA考試仍在舉行中。
CUSPEA項目經試點后正式執行,於1989年宣告結束。在CUSPEA計劃實行的十多年中有九百多名年輕學子出國深造。
1979年李政道教授應中國科學院邀請在研究生院系統講課。在此期間李先生髮現了一些優秀的研究生。他對他們進行口試,並用哥倫比亞大學攻讀博士生資格考試的試題進行筆試。最後推薦5名學生於當年赴哥倫比亞大學學習,哥大提供留學資助。這開了中美合作選送留美研究生的先河。
1979年11月李政道教授向當時任中科院副院長的嚴濟慈教授建議,可選送更多的學生去哥大物理系,遂於12月底在北京進行了第二次選拔考試。考試結果十分令人滿意,不僅選送3人去哥大,還另外推薦了10名學生,分別進入紐約市立大學(CCNY)、弗吉尼亞大學等6所大學學習,並全部獲得資助。這兩批學生的選派實為CUSPEA項目的雛型。
cuspea
為了了解和評價CUSPEA項目進展情況,1985年1月教育部和中國科學院聯合派出訪美代表團。代表團與美國大學的教授接觸,並與來自57所大學的450名 CUSPEA學生面談。絕大多數學生學習勤奮,學業優秀,獲得好評。 CUSPEA 項目原定期限為5年,應在1985年終止。鑒於CUSPEA 項目的順利進行和繼續派遣留學生的需要,教育部建議,並經李政道教授同意,此項目延長4年,但每年選派人數適當減少,由每年100多人減至75人左右。最後一批學生的派出是1989 年。包括1979、1980兩批學生在內,共選派了學生915名赴美深造。目前,CUSPEA學者都已陸續完成學業並從事理論物理、實驗物理、材料科學、信息科學、生命科學等多方面的研究,或活躍在高科技企業、金融和經濟、法律等很多領域。
1.美方教授命物理考題(美研究生資格考試水平),中方教授命英語試題。中方負責推薦學生參試和考試的組織工作,包括閱卷評分等。考試成績名列前茅的學生將獲推薦,學生自行選擇學校。申請期間美方派教授來華對學生進行面試,然後美國大學直接通知學生錄取與否及資助訊息,最後由學生決定去何校入學。這種做法使美國大學有了不通過TOEFL和GRE選拔學生的客觀判據。
2.李政道教授親自擬定適合這種辦法的申請表格。學生填就后直接寄交美國大學物理系,而無需按正常手續通過該大學的招生辦公室。
3.按照常規美國大學物理系每年2月討論審查研究生入學申請,但CUSPEA的入學審查較此為早,1月即對錄取與否作出決定。實際上CUSPEA學生享有了優先錄取之利。
4. 美國接收學校提供學生在學期間的資助以及助教(T.A.)或研究助理(R.A.)等職位。
從90年初期開始,停止了幾年的CUSPEA考試重新開始舉行,但是考試的規模大大縮小。中國方面只有復旦大學的大四學生參加,美國方面參加的學校也只剩下三所:Columbia University, New York University和The City College of New York。重新開始后的考試名稱為Mini-CUSPEA,恰如其分的表明了它的規模。
每年有6-10名學生通過和CUSPEA時代類似的考試和面試,獲得美方學校的入學許可和獎學金。通過的學生可以免去托福和GRE的考試要求。
從2007年開始,Mini-CUSPEA考試的規模再次開始擴張。在中國方面,除了復旦大學外,還包括了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學府。美國方面的擴張也在計劃之中。
後來其他學科受CUSPEA的成功影響,也設立了類似的考試。這些考試都於80年代後期被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