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鄉

青海省海東市循化撒拉族自治縣下轄鄉

清水鄉,青海省海東市循化撒拉族自治縣下轄鄉,地處循化撒拉族自治縣東北部,東與甘肅大河家鎮相望,東南與循化縣白庄鄉相連,南與甘肅省臨夏市接壤,西與循化縣積石鎮連接,北與青海省民和縣相接,東北與化隆縣和甘肅省積石山縣相毗鄰。行政區域面積240.12平方千米。

截至2018年末,清水鄉戶籍人口有17869人。截至2019年10月,清水鄉下轄17個行政村。

2011年,清水鄉農民人均純收入4946元,比上年增長16.6%。2018年,清水鄉有工業企業9個,其中規模以上3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2個。

歷史沿革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沿舊製為新芳鄉轄地。
1951年,設清水鄉。
1958年,與白庄、科哇、道韓等鄉合併為東風公社。
1961年,分設清水公社。
1984年,復設清水鄉。
2006年12月,孟達鄉划並清水鄉。

行政區劃


2011年末,清水鄉下轄17個村民委員會:下灘、阿什匠、阿么查、乙麻亥、上庄、下庄、紅庄、大寺古、瓦匠庄、塘賽、石巷、田蓋、大庄、索同、塔沙坡、專堂,木廠;有73個合作社。
截至2019年10月,清水鄉下轄17個行政村:石巷村、下灘村、田蓋村、阿什匠村、乙麻亥村、上庄村、下庄村、阿么叉村、紅庄村、大寺古村、瓦匠庄村、唐賽村、大庄村、專塘村、塔沙坡村、木廠村、索同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清水鄉,地處循化撒拉族自治縣東北部,東與甘肅大河家鎮相望,東南與循化縣白庄鄉相連,南與甘肅省臨夏市接壤,西與循化縣積石鎮連接,北與青海省民和縣相接,東北與化隆縣和甘肅省積石山縣相毗鄰。行政區域面積240.1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清水鄉為黃土高原向青藏高原的過渡地帶,地勢高低不平,日照充足,黃河一級支流穿越而過,土質肥沃。海拔1850—2109米。
清水鄉
清水鄉

氣候

清水鄉屬大陸性高原氣候,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降水量460毫米,無霜期197天,年平均氣溫5.5℃,1月最冷平均氣溫-4.3℃,極端最低氣溫-15.4℃。

自然災害

從2000年到2011年底,清水鄉全鄉共遭到各類災害129起,其中暴雨冰雹31起,共造成經濟損失1981萬元;地質災害22起,經濟損失達621萬元;其他災害76起,造成經濟損失達1300餘萬元。到2011年末,災害造成房屋倒塌391間,沖毀基本農田689畝,河壩1320米,樹木4230棵,道路4.3千米。

人口民族


2011年末,清水鄉轄區總人口14041人,其中農業人口13396人,非農業人口445人,常住人口9681人,暫住人口158人,外出打工人口4360人。總人口中,以撒拉族為主,佔9%,另有回、漢、藏、土等民族。2011年,人口出生率為6.3‰,人口死亡率為0.89‰,人口自然增長率為5.4‰。
截至2018年末,清水鄉戶籍人口有17869人。

經濟


2011年,清水鄉農民人均純收入4946元,比上年增長16.6%。
2018年,清水鄉有工業企業9個,其中規模以上3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2個。

農業

2011年,清水鄉農業總產值2629.3萬元。2011年,線辣椒種植面積6000畝,冬小麥種植面積4038畝,雜交油菜種植面積38畝,核桃種植面積620畝,胡蘿蔔種植面積912畝。2011年,設施溫棚100棟,土地流轉3051畝;建立了佔地2950畝的塘才馬鈴薯種薯生產基地,完成特色作物種植面積1.2萬畝。畜牧業以飼養牲畜為主。2011年,牲畜年末存欄4.4萬頭(只);畜牧業總產值3712.2萬元。截至2011年末,人工造林3124畝,森林覆蓋率2.9%。完成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確權發證面積9228畝,完成27.5萬畝天然草地的勘查登記、審核等各項工作。

商業外貿

2011年,清水鄉招商引資3000萬元,現已到位資金700萬元。

社會


教育事業

2011年末,清水鄉有適齡兒童1147人,適齡少年862人,適齡兒童入學率達99%,初中階段入學率達100%。

醫療衛生

2011年末,清水鄉參加農村新型合作醫療11832人,參保率達96%。

社會保障

2011年,清水鄉有五保戶124戶,發放五保金20.4萬元;最低生活保障戶251戶,放低保金119.4萬元。發放救濟救災麵粉7.4萬斤。

交通


2011年末,清水鄉境內有清關公路和202省道(臨平公路)穿過。

文化


地名由來

清水鄉因清水河流經境內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