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狀腺瘤

發生在結腸的一種息肉性病症

管狀腺瘤是發生在結腸的一種息肉性病症,是息肉中最常見的一種組織學類型,以往常稱為腺瘤性息肉或息肉樣腺瘤、結腸腺瘤,屬結腸癌的癌前病變。不同地區、不同年齡的發病率差別很大,40歲以下的發病率低,60歲以上較高,男女無明顯差別。常與管狀腺瘤伴發的綜合征為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是一種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疾病,整個結直腸(大腸)布滿大小不一的腺瘤,腺瘤數量隨青春期發育逐漸增多。出現癥狀多在15~20歲,40歲左右可發生癌變。管狀腺瘤大多數無任何自覺癥狀,而是在結腸鏡檢查或X線鋇劑灌腸時發現。臨床常見的癥狀為腹瀉、便血,多發腺瘤或腺瘤較大時,可出現腹痛,便秘,腹瀉,排便習慣改變及貧血等癥狀。結腸腺瘤無論其大小,部位如何,治療原則上均應內鏡或手術切除。FAP一旦確診應積極手術治療(全結腸切除)。活檢或手術標本應作病理學檢查。管狀腺瘤是一種具有明確癌變傾向的腺瘤,其組織學分類絨毛狀成分<20%,最常見,以有蒂者居多,>2cm時癌變率顯著增高。瘤體越大,惡變概率越大。積極接受治療,可治癒。

就診科室


● 消化內科、普外科、外科。

病因


● 管狀腺瘤的病因尚不明確。
● 部分患者有遺傳因素存在,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是一種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疾病,整個大腸布滿大小不一的腺瘤。腺瘤數量隨青春期發育逐漸增多。出現癥狀多在15~20歲,40歲左右可發生癌變。
● 高脂肪食譜與攝入食物纖維不足。
● 腸道菌群紊亂也可能參與此病的發生。

癥狀


● 多數患者無癥狀,少數有腹部不適,排便習慣改變。
● 常見的癥狀為便血,血多附在糞便表面,色鮮紅,量不多,混有黏液,有時會有較大量的出血。因長期慢性少量出血,可導致貧血。
● 大的腺瘤可出現腹痛、便秘、腹瀉、排便習慣改變等癥狀。嚴重可引起腸套疊、腸梗阻。
● 有些在結腸鏡檢查或X線鋇劑灌腸時發現。

檢查


● 一般可以通過直腸指診、大便潛血試驗、結腸鏡、氣鋇灌腸雙重對比造影、病理活檢等檢查手段明確診斷。
直腸指檢:是檢查距肛門7~8cm的直腸最簡便可靠的方法。可觸及黏膜面向腔內突出或隆起的腫物,有蒂或無蒂,質軟,易活動。若部位較高則直腸指診常不能觸及。
● 大便潛血試驗:大便潛血試驗是初篩的檢查方法,若大便潛血試驗陽性,要注意進一步檢查。
內鏡檢查:內鏡檢查可了解腺瘤的部位、大小、數目、形態,是最有確診意義的檢查手段。
● 影像學檢查:鋇劑灌腸作為內鏡檢查的補充方法,可提高檢出率。
● 活組織檢查:可通過內鏡鉗取組織、或切除的息肉做病理學檢查,以確定息肉的性質。

診斷


● 根據患者病史、臨床表現,大便潛血篩查以及結腸鏡檢查、組織活檢病理確診。
● 大多數結腸腺瘤起病隱匿,早期臨床常無任何自覺癥狀,隨著病程的延長,腺瘤逐漸增大,可有黏液血便、息肉脫出等癥狀。
● 大便潛血試驗是最簡便的初診檢查,若大便潛血試驗陽性,要進一步檢查。
● 內鏡檢查:內鏡檢查可了解管狀腺瘤部位、大小、數目、形態,是最有確診意義的檢查手段。
● 影像學檢查:鋇劑灌腸作為內鏡檢查的補充方法,可提高檢出率。
● 活組織檢查:腺瘤系腺體的異常增生,大多呈圓形、橢圓形,表面光滑或分葉,色粉紅或暗紅,質軟。

鑒別診斷


● 主要和結直腸癌鑒別,從臨床癥狀和結腸鏡、組織病理檢查鑒別。
● 結直腸癌早期常無癥狀,癌腫增大後主要癥狀有:排便習慣與糞便性狀改變,有黏液便、血便或膿血便里急后重,糞便變細。腹痛,腹部腫塊,貧血、消瘦、乏力、低熱等。
● 腸鏡檢查及病理活檢可鑒別。

治療


● 管狀腺瘤是一種具有明確癌變傾向的腺瘤,無論其大小。

危害


● 不積極治療,可發生結直腸癌。
●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息肉數從一百至數千個,大小不等。其組織結構與一般腺瘤無異。多數在15~40歲時明確診斷。癌變傾向高,一般癌變年齡為40歲。

預后


● 管狀腺瘤及時徹底切除治療,可治癒。

預防


● 戒煙戒酒。注意個人的營養保健以及飲食方法,多吃一些蔬菜和水果。
● 減少飲食中高脂肪食物攝入量。
● 積極糾正腸道菌群紊亂。
●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的家族成員通常需要從10~15歲開始每年接受腸鏡檢查,直至35歲,然後每3年檢查一次。發現息肉及時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