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和之

馬和之

馬和之,中國南宋畫家。生卒年不詳,活躍於高宗時期(公元12世紀)。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宋高宗紹興(1131-1162)中登第,一說官至工部或兵部侍郎。畫院待詔,為南宋宮廷畫院中官品最高的畫師,居御前畫院十人之首(周密:“御前畫院僅十人,和之居其首焉”)。擅畫佛像、界畫、山水,尤擅人物,人物師法吳道子李公麟,仿“吳裝”創用柳葉描(一作馬蝗描),用筆起伏、線條粗細變化明顯,著色輕淡,筆法飄逸流利,活潑瀟灑,富有韻律感,出入古法,脫去習俗,自成一家。其繪畫風格與唐代吳道子相仿,當時有“小吳生”之稱。

人物簡介


南宋畫家。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卒年不詳。高宗紹興(1131-1162)中登第,官至工部侍郎,有說其為畫院待詔,周密曾謂“御前畫院僅十人,和之居其首焉”。
馬和之《唐風圖》
馬和之《唐風圖》
高宗、孝宗(1127-1189)兩朝,深重其畫,高宗嘗書《毛詩》三百篇命和之每篇畫一圖,匯成巨帙,惜僅成50餘幅即去世,明時杭人有存其散佚者。所作筆墨沉穩,結構嚴謹,構思、意境、造型別開生面。黃公望贊其作品:“筆法清潤,景緻幽深,較之平時畫卷,更出一頭地矣。”吳鎮謂其畫:“清俊可愛,不謂南渡中有此人物,吾儕當為之北面矣。”
傳世作有《后赤壁賦圖》卷、《 古木流泉圖 》及取材《 詩經》的《小雅·鹿鳴之什圖》卷、《節南山之什圖》卷、《豳風圖》卷,現均藏故宮博物院;《唐風圖》卷、《魯頌三篇圖》卷、《周頌·清廟之什圖》卷、《月色秋聲圖》頁均藏遼寧省博物館。還有《豳風》等傳世。

作品鑒賞


鹿鳴之什圖卷

《鹿鳴之什圖》卷,南宋,馬和之作,絹本,設色,縱28cm,橫864cm。
馬和之作品
馬和之作品
此卷是南宋著名畫家馬和之創作的《詩經》系列畫作品中的一卷。全卷書、畫共10段,每段前小楷書《詩經》原文,文後為圖。首段開頭書“鹿鳴之什”四字,末段書三首詩名及小序,末又書“鹿鳴之什十篇”。第一段:鹿鳴 畫面上一所豪華的宮殿中華燈盛宴,一王者相貌之人踞坐殿中,嘉賓與臣下列坐兩側,以突出王者宴嘉賓臣下之意。殿外丹墀之下內侍環立,樂工鼓琴奏樂,以樂君臣。右側是高大的樹木與疊起的雲靄,彷彿形成一道屏風,將畫面自然隔開,表現群鹿于山谷之中,或鳴,或奔,或低首覓食,各具姿態。全圖緊扣宴樂嘉賓之中心,表現得淺顯而明了,使人易於理解其深刻的含意。
第二段:四牡 《四牡》一章是在慰勞外國使臣時演唱的。此段描繪外國使臣來朝路上的情節。畫面上一輛四駕馬車左行,一人手持節旄端坐車中,四名僕從於車前挽轡而行,車后一人跟隨。襯景僅繪一叢樹木,表現出路途的荒涼與使臣遠行的艱辛。圖中主要人物面部表情並不歡愉,而是略帶一絲憂愁,這正與詩中“周道倭遲,豈不懷歸”的人物心情之刻畫相契合,但“王事靡艱,我心傷悲”,主人公又表現出一種為了國家、王事而心憂的複雜情愫。
馬和之
馬和之
第三段:皇皇者華 此段繪山間路上一輛四匹馬駕的車正逶迤行進,與前段人物的運行方向相反,為自左向右行。詩序云:“皇皇者華,君遣使臣也,送之以禮樂,言遠而有光華也。”一人手挽韁繩坐於車中,車旁一隨從手擎使臣所用之節旄,僕從各攜不同物品跟隨於馬車前後。此段表現使臣奉王命出行的場面。四周草木叢雜,山谷幽深,山間小溪流淌,通過環境的描繪表現出使臣為國事奔走的艱辛勞瘁之狀。第四段:常棣 此段繪坡岸上三人立於水畔,形貌幾乎相同,似表現兄弟三人正在觀看水中的植物。水中植物亦為三株,錯落生長,或即為常棣之木。封建社會講究孝悌,悌指兄弟和睦,此詩此圖意皆在此。《常棣》詩云:“兄弟既翕,和樂且湛,宜爾家室,樂爾妻帑。……”古人謂“齊家治國”,兄弟和睦方能齊家,故此乃治國的前提條件。
第五段:伐木 此段繪山高草深,林木茂盛,山谷間二人手執利斧,在一株較矮小的樹下作砍伐狀。二人視線均集於樹上的一隻棲鳥身上,以扣緊“出自幽谷,遷於喬木”之主題。此段畫面較為平直,而詩中的引申之意則未加表現。
第六段:天保 此段畫面繪高山峻岭,喬松挺秀,碧海翻波,祥雲瑞靄,紅日初升於水上,皎月掩映於峰巒之間,光華耀人。詩中末段云:“群黎百姓,編為爾德,如月之恆,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壽,不蹇不崩,如松柏之茂,無不爾或承。”此詩意在表示王權天授,江山如松柏之不凋,如南山之不崩,如日月之永恆,以祈江山永固。此段所錄詩中“恆”字缺最後二橫筆,避宋真宗趙恆諱。
第七段:採薇 此段圖繪山林間一隊車馬右向賓士,駕車之馬皆著甲胄。旌旗冽冽隨風飄舞,馬蹄聲聲踏破了山間的寧靜。畫面上只畫出7人8馬,但山坡頂部揚起的數桿旗幟卻令人有千軍萬馬隨之而來的感覺。詩中一再強調戍邊將士遠離家園、忍飢挨凍都是邊患未靖之故,鼓勵將士為國出力,抵禦外侮,勤勞王事。這一點在南宋初年亦是極具現實意義的。
馬和之作品
馬和之作品
第八段:出車 此段描繪王者乘車出郊慰勞戍邊而還的將士之場面。詩云:“我出我車,於彼牧矣,自天子所,謂我來矣。”畫面上五乘車馬左行,甲胄整齊,兵刃森森,軍旗飄揚。此圖以人物車馬為主,襯景僅是邊角上點綴幾叢雜樹,遠處山丘隱現。
第九段:杕杜 圖繪山林間茅屋隱現,小路上一婦人提籃遠眺,在祈盼逾期未歸的丈夫。遠處山頂旗幟隱現,寓征夫將還之意。
第十段:魚麗 此段繪池塘中二人劃一小舟,肩扛捕獲的魚向岸邊而來,岸上二人正在指點談論。此段意在表現政權安定后物阜民豐,然“始於憂勤,終於逸樂”,故需取之有時的為政思想,對統治者施政有一定的勸戒寓意。
馬和之抓住原詩中的某一個細節,發揮自己的主觀想象,以淺顯易懂的繪畫語言繪製出號稱三百篇的《詩經》插圖,在繪畫創作上堪稱浩大的工程。
馬和之創作《詩經圖》歷經高宗、孝宗二朝。據《繪事備考》載:“高宗嘗以毛詩三百篇詔和之圖寫,未及竣事而卒。”後由孝宗繼其事,仍令和之補圖。《鹿鳴之什》卷見於《繪事備考》記載,可知創作於高宗朝。然馬和之《詩經圖》問世不久即出現摹本、臨本,存世至今約16卷,風格、水平不一,顯然有真跡、摹本、仿作之分。今觀是卷,繪畫簡逸流動,屬馬和之典型的“螞蝗描”,書法端莊蕭灑,為高水平的高宗書體,書畫均屬真跡,是極難得的存世趙書馬畫合璧真跡。

豳風圖卷

《豳風圖》卷,南宋,馬和之作,絹本,設色,縱25.7cm,橫55.7cm。
作者根據《詩經·國風》之《豳風》詩意而作。全卷共分七段,依次為《七月》、《鴟號》、《東山》、《破斧》、《伐柯》、《九罭》、《狼跋》,每段畫前書《豳風》原文。圖中人物形象生動,衣紋用蘭葉描,筆法流暢瀟灑,設色清麗古雅,在諸本毛詩圖中,亦屬精作。此卷無款印,舊傳為馬和之畫,宋高宗趙構書。但在《伐柯》篇內“構”字因避高宗諱而缺一筆,如“ꄳ”,說明該書不是趙構所寫,而是畫院高手代筆。此圖大約在元代初年被分割為兩卷,僅《破斧》篇為趙孟頫收藏,明末董其昌誤認為是趙孟頫補圖。清乾隆年間兩捲入內府,合璧裝成一卷,並將董其昌、高士奇跋移往後幅。卷首有清高宗弘曆御書“葦龠餘風”四字,尾紙除董其昌、項元汴等三則題記外,尚有乾隆御題一則,鈐明項元汴、清高士奇、梁清標及乾隆、嘉慶、宣統內府藏印多方。
張丑《清河書畫舫》、卞永譽《式古堂書畫匯考》、吳升《大觀錄》、《石渠寶笈·續編》、《石渠隨筆》等書著錄。

詩經小雅節圖

《詩經·小雅·節南山之什圖》卷,南宋,傳為馬和之作,絹本,設色,縱26.2cm,橫857.6cm。
此卷取《詩經·小雅》中《節南山》等十篇之大意描繪成圖,每段前書《詩經》原文,依次為《節南山》、《正月》、《十月之交》、《雨無正》、《小旻》、《小宛》、《小弁》、《巧言》、《何人斯》、《巷伯》。書畫均無款印,舊傳宋高宗趙構書文,馬和之作畫。馬和之是一位山水、人物、花鳥全能的畫家,人物畫的線條吸收了唐吳道子用筆飛動流暢的特點,下筆重而出筆輕,是典型的"蘭葉描"法,線條組織鬆散,給人以清俊閑雅之感。
《詩經》作為儒家經典,一直備受封建統治者的推崇,此卷以圖畫形式使詩歌的內容形象化,藉此宣傳儒家禮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