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島神宮
鹿島神宮
鹿島神宮是位於日本茨城縣鹿島市的神社,是鹿島神社總本社,主祭神是武甕槌大神(建御雷神)。主要景點有大鳥居、社殿等。
《古事記》神話中,武甕槌大神和經津主大神受天照大神之命,前往出雲國說服大國主神讓國。後來武甕槌大神成為鹿島神宮的主祭神,經津主大神成為香取神宮的主祭神。
神武天皇東征時,在熊野的荒阪津登陸,卻因誤殺鄰近居民而遭神懲罰,全軍中毒而不得前進,幸賴武甕槌大神賜韴靈劍(布都御魂)始能行軍。
神武天皇元年,神武天皇即位後為感謝武甕槌大神,在現在地建立了鹿島神宮。之後,鹿島神宮作為東國遠征的據點而受到朝廷重視。
![現存大鳥居](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1/b/m1bdf6a879e7e695b2c244014fdb82321.jpg)
現存大鳥居
![在地震中損毀的大鳥居](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7/2/m72066ca65f4618696744eb2716b85272.jpg)
在地震中損毀的大鳥居
昭和43年(1968年),原大鳥居建成,是日本最大的花崗岩鳥居。
平成23年(2011年)3月11日,原大鳥居在東日本大地震中損毀。
平成26年(2014年)3月25日,現存大鳥居建成,材料上使用了境內的4棵杉樹。
![樓門](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9/d/m9d5ca9834b55cd2a96b4eee4e08f66b2.jpg)
樓門
寬永11年(1634年),水戶藩初代藩主德川賴房為祈禱江戶幕府3代將軍德川家光的病癒,向鹿島神宮奉納樓門。當時動用了淺草水戶藩下屋敷的工匠130餘人,將樓門分離后從江戶經水路運至鹿島后重組。
昭和15年(1940年),漆成現在的紅色。昭和40年(1965年),將屋頂由檜皮葺改為銅板葺。
![社殿](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f/1/mf147c72cbc7afd29ea04596978b0c018.jpg)
社殿
元和5年(1619年),江戶幕府2代將軍德川秀忠向鹿島神宮奉納社殿。
![神木](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2/9/m290e45ca061cb85a378458b49803e7ff.jpg)
神木
![國寶「金銅黒漆平文拵・附刀唐櫃」](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5/4/m549bf83cb3f6d8c83c04e8a38ce45851.jpg)
國寶「金銅黒漆平文拵・附刀唐櫃」
![鹿園](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d/a/mda36fa07397d4a9b6064a1ce87ae6dde.jpg)
鹿園
和銅3年(710年),奈良建都之時,春日大社從鹿島神宮迎接武瓮槌大神的神像來到神山御蓋山的山頂浮雲峰。
![芭蕉句碑](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8/4/m848cfeae2f37a29bed645fb82699ea47.jpg)
芭蕉句碑
![奧宮](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d/5/md53997f33a635ec9f3b427b69eae04aa.jpg)
奧宮
慶長10年(1605年),德川家康為慶祝關原合戰的勝利,向鹿島神宮奉納社殿。14年後德川秀忠奉納社殿時,被遷為現在的奧宮。
![洗手池](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0/6/m069f19605c4efc78a0440cab82fa391e.jpg)
洗手池
神社周邊,特產品御手洗丸子的茶店比比皆是,香氣飄溢誘人。
![要石](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3/7/m37543944f142177888546303dbaec340.jpg)
要石
據《黃門仁德錄》記載,水戶藩2代藩主德川光圀為確認要石的深度,曾發掘7天7夜而不見底,終因傷者繼出的怪事而作罷。
![樹林](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4/c/m4c77f93a1517c0d840d4a45dd70abd7e.jpg)
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