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加道鄉

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下轄鄉

卡加道鄉,隸屬於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地處合作市東北部,東鄰佐蓋多瑪鄉,南靠佐蓋曼瑪鄉,西依卡加曼鄉,北接臨夏回族自治州臨夏、和政縣。區域面積337.63平方千米。2018年,戶籍人口2529人。

1949年後,至成立公社時才分為上、下卡加。1958年,設大公社時,上卡加、美武、美仁合併成立躍進公社。1961年,恢復上卡加公社。1986年,改為卡加道鄉,隸屬夏河縣。1998年1月,合作市成立后,劃歸合作市。2020年6月,卡加道鄉下轄4個行政村。

2018年,卡加道鄉有工業企業1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家。

歷史沿革


1949年後,至成立公社時才分為上、下卡加。
1958年,設大公社時,上卡加、美武、美仁合併成立躍進公社。
1961年,恢復上卡加公社。
1986年,改為卡加道鄉,隸屬夏河縣。
1998年1月,合作市成立后,劃歸合作市。

行政區劃


2011年末,卡加道鄉轄其乃合、木道、日加、土房4個村民委員會;下設26個村民小組。
2020年6月,卡加道鄉下轄4個行政村:其乃合村、木道村、日加村、肖乎吉村,鄉人民政府駐其乃合村。
卡加道鄉
卡加道鄉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卡加道鄉地處合作市東北部,東鄰佐蓋多瑪鄉,南靠佐蓋曼瑪鄉,西依卡加曼鄉,北接臨夏回族自治州臨夏、和政縣。區域面積337.63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卡加道鄉地處青藏高原與黃土高原交界處,地勢南高北低。地形分為山脈和平原。主要山脈有太子山,境內最高峰太子山位於土房行政村,海拔4332米;最低點其乃合村。

氣候

卡加道鄉多年平均氣溫2.3℃,1月平均氣溫-11.5℃,極端最低氣溫-25.0℃(2012年1月2日);7月平均氣溫13.1℃,極端最高氣溫25.6℃(2012年7月10日)。最低月均氣溫-19.2℃(2012年1月),最高月均氣溫19.8℃(2012年7月)。生長期年平均110天,無霜期年平均40天,最長達85天,最短為21天。0℃以上持續期121天。年平均降水量570.7毫米。

人口民族


2011年末,卡加道鄉轄區總人口2673人。
2017年,卡加道鄉常住人口2628人。
2018年,卡加道鄉戶籍人口2529人。

經濟


2011年,卡加道鄉有耕地面積1.2萬畝,可利用草地面積38萬畝,林地面積14.6萬畝。糧食作物以青稞為主。生產糧食700.9噸,其中青稞668噸。主要經濟作物有油菜、蔬菜等。油菜種植面積1000畝,產量98噸;蔬菜種植面積197畝,產量32.9噸,主要品種有馬鈴薯,產量32.9噸。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牛為主,生豬飼養量1688頭,年末存欄1315頭;羊飼養量3.45萬隻,年末存欄3.34萬隻;牛飼養量8845頭,年末存欄9207頭,生產肉類460.22噸,其中牛肉260.22噸,羊肉200噸;鮮奶25噸;畜牧業總產值154萬元,農牧民人均純收入2938元。
2018年,卡加道鄉有工業企業1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家。

社會


文體事業

2011年末,卡加道鄉有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45平方米;公共圖書室4個,藏書10000餘冊;檔案室1個,建築面積25平方米;還有乒乓球台、籃球架等娛樂設施。文化行業從業人員6人,其中事業單位從業人員2人。地方特色民間藝術有藏戲、法舞,每年正月十四在寺院舉行法舞表演。有56個電視頻道在本地落戶,電視綜合覆蓋率為100%。

教育事業

2011年末,卡加道鄉有小學3所,在校生236人,專任教師38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85.3%,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87%。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卡加道鄉有衛生院1所;病床3張,固定資產總值54.7萬元。專業衛生人員14人,其中執業醫師2人,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78.3%,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235人,參合率100%。

社會保障

2011年,卡加道鄉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02戶,人數521人,支出48.9萬元,比上年增長14.8%,月人均78.2元,比上年增長29.2%;農村五保分散供養6人,支出1.4萬元,比上年增長0.9%;農村醫療救助153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525人次,共支出15萬元,比上年增長0.5%;農村臨時救濟120人次,支出4萬元,比上年增長0.4%,自然災害受災人口600人,農作物受災面積500畝,倒塌房屋5間,直接經濟損失20萬元,救災支出8萬元,比上年增長0.2%。

交通


2011年,卡加道鄉有鄉級公路2條,總長9582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