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厝,漢語詞語,拼音是ān cuò ,意思是指因待葬或要改葬而暫將靈柩停放某處;安葬;停放靈柩待葬。
安厝[ ān cuò ]
因待葬或要改葬而暫將靈柩停放某處。
《孝經·喪親》:“卜其宅兆而安措之。”
邢昺·疏:“宅,墓穴也;兆,塋域也。葬事大,故卜之。”
漢·
班固《白虎通·崩薨》:“崩薨別號,至墓同,何也?時臣子藏其君父,安厝之義,貴賤同。葬之為言下藏之也。”
唐·
吳少微《為任虛白陳情表》:“兩柩雙魂,未遑安厝。”
元·無名氏《合同文字》第三折:“將骨殖一擔挑來,指望的傍祖塋好生安厝。”
清·
李漁《意中緣·救美》:“奴家原為葬親而來,還要到莆田安厝了二親,然後轉去。”
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妖宅》:“二小人舁一棺入,僅長四寸許,停置凳上。安厝未已,一女子率廝婢數人來,率細小如前狀。”
《
紅樓夢》第一一二回:“且説
賈政等送殯到了寺內,安厝畢,親友散去,賈政在外廂伴靈,邢王二夫人等在內,一宿無非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