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
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
“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克服了種種人生磨難,詮釋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給大學生以教育和啟迪。
徠以大學生自強之星為榜樣,把愛國主義作為始終高揚的光輝旗幟,把勤奮學習作為人生進步的重要階梯,把深入實踐作為成長成才的必由之路,把奉獻社會作為不懈追求的優良品德,努力成長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尋訪“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活動由團中央和全國學聯主辦,中國青年報報社和中國高校傳媒聯盟承辦,新東方科技教育集團協辦,每年舉辦一次。尋訪活動自2008年12月啟動以來,受到高校團學組織和在校大學生的持續關注,各高校紛紛開展了尋訪、推薦“大學生自強之星”的活動。
10名“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標兵”,每人將獲得榮譽證書和1萬元“中國大學生新東方自強獎學金”的資助,受邀參加頒獎儀式;
100名“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每人將獲得榮譽證書和5000元“中國大學生新東方自強獎學金”的資助;
800名“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提名獎獲得者,每人將獲得榮譽證書和2000元“中國大學生新東方自強獎學金”的資助。
全國組委會將根據組織工作情況評出10所高校獲得年度“尋訪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活動“高校優秀組織獎”,頒發獎牌。
2017年度:最終產生10名“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標兵”、97名“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和1462名“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提名獎獲得者,他們將獲得由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提供的“中國大學生新東方自強獎學金”。
1、普通高校(含民辦)的全日制本、專科生和研究生;
2、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學業成績優良,品行端正,熱心公益,樂觀向上;
3、有夢想並勇於克服各種困難去實現自己的夢想,在愛國奉獻、科研創新、自主創業、志願公益等方面,表現出非同一般的頑強毅力,有突出的自強事迹或個人成就,為當代大學生樹立了可親、可敬、可信、可學的時代榜樣;
4、本人的事迹材料在本校的校報、校園網等校園媒體或其他社會媒體上有過相關報道或介紹,並在校園內引起較大反響者優先;
5、往屆“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標兵”和“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不參加本次活動,“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提名獎”獲得者不受此限。
經過校級、省級推薦及專家委員會推選等環節,產生“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提名獎獲得者、“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和“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標兵”。
新東方自強獎學金Logo
餘明發(北京大學)、徐洪業(北京科技大學)、譚華橋(東北師範大學)、韓淼(南京師範大學)、白雲萍(河南中醫學院)、李蕊(福建師範大學)、熊好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郭巧(江西師範大學)、楊懷保(湘潭大學)、陳淑芬(中山大學)。
趙澤夏(北京大學)、段心凱(華中科技大學)、李彬彬(平頂山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朱煒(西南交通大學)、文澤平(四川大學)、付華(河北科技師範學院)、張健(哈爾濱工業大學)、李安民(上海交通大學)、陳益琳(南京農業大學)、李峰(安徽大學)。
陳平緒(華南理工大學)、蔡偉(復旦大學)、楊帆(清華大學)、賀西格都楞(內蒙古工業大學)、王小磊(忻州師範學院)、雷慶瑤(樂山師範學院)、何為(東北師範大學)、黃鸝(揚州大學)、石朝陽(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秦豹(武漢理工大學)、鮑福光(浙江工商大學)。
馬清源(北京大學)、李晗(東北電力大學)、豆本加(天津理工大學)、廖克力(重慶城市管理職業技術學院)、李強(雲南大學)、付秋霖(西藏大學)、馮華超(內蒙古科技大學)、向鴻傑(上海對外貿易學院)、許大卉(武漢生物工程學院)、李明勇(陝西科技大學)。
陳朝松(清華大學)、秦志浩(吉林大學)、李佳興(南京航空大學)、段志秀(蘭州大學)、劉普林(武漢理工大學)、程海峰(廣西大學)、莫金蓮(海口經濟學院)、楊傑(浙江衢州學院)、劉海勝(福建農林大學)、趙國棟(西北政法大學)。
張大奎(北京理工大學)、武曉妹(合肥工業大學)、靖易(長江師範學院)、郭艷瓊(中山大學)、張曉敏(東北師範大學)、楊靜(泰山醫學院)、張軒(南京農業大學)、吳書強(西安建築科技大學)、馬成亮(上海大學)、艾克白爾·艾爾肯(新疆師範大學)。
王佳明(清華大學)、韓晴(東北林業大學)、李曉紅(山東中醫藥大學)、邢二朋(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馮盤龍(華中科技大學)、鄧榕(湘潭大學)、羅婷(海口經濟學院)、王家超(雲南師範大學)、丁岩(西北師範大學)、努爾比耶姆·麥麥提(新疆財經大學)。
王世棟(清華大學)、許德旺(東南大學)、何美丹(海南大學)、范雲鶴(四川大學)、甘書傑(桂林理工大學)、張海龍(華東交通大學)、古孜里努爾·艾尼瓦爾(安徽師範大學)、張九童(山東師範大學)、王汝華(天津科技大學)、孫妍珊(廈門大學)。
曹承全(西安工程大學)、彭月丹(湖南科技大學)、王昱然(四川文化產業職業學院)、王勇(山東中醫藥大學)、劉麗雅(浙江大學)、比力卡亞爾·伊力哈木(新疆大學)、杭婧(清華大學)、程宇豪(南京大學)、李軍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李軍(中南民族大學)。
裴錦澤(福建農林大學)、谷樂(東南大學)、趙雲龍(武漢理工大學)、白瑪德吉(西藏大學)、杜磊(清華大學)、蔣光明(上海交通大學)、肖玉玲(江西師範大學)、張文梅(四川農業大學)、孟祥波(長春工業大學)、袁小婷(天津工業大學)。
吳步晨(哈爾濱工業大學)、王思靜(新疆醫科大學)、黃鶯(武漢理工大學)、彭超(四川大學)、白瑪央金(西安交通大學)、賀紹俠(重慶理工大學)、王鑫宇(華僑大學)、馬慶旭(浙江大學)、譚宇婷(上海交通大學)、付時堯(北京理工大學)。
徠2018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標兵”擬授名單
(以行政區劃為序,共10名)
張嘉懿 天津醫科大學
高鵬浩 河北大學
韓倩影 東北師範大學
陸福志 南京大學
孫書劍 浙江大學
李海鵬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韓 磊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蔣芬芬 衡陽師範學院
車 玄 重慶醫科大學
洛桑曲珍 西藏大學
余漢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宋琦 東北大學、阿恩克其(彝族)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蔡張飛 安徽師範大學、藍際榮(畲族)中南民族大學、許成富 廣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唐瑋鮮 桂林醫學院、郭強(苗族)四川大學、次仁(藏族)西藏大學、林啟和 長安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