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思

宋代陸遊詩作

《秋思》是宋代詩人陸遊創作的一組七言律詩。該組詩表現了作為愛國詩人的陸遊心中無時無刻不惦記著民族的興亡和國家的盛衰。詩寫秋日所感,表現了作者嚮往閑適而又不能閑居的心情。

作品原文


秋思·利慾驅人萬火牛
利慾驅人萬火牛(1),江湖浪跡一沙鷗(2)。
日長似歲閑方覺,事大如天醉亦休(3)。
砧杵敲殘深巷月,井梧搖落故園秋(4)。
欲舒老眼無高處,安得元龍百尺樓(5)。
秋思·秋來情味更堪論
秋來情味更堪論,身寄城南五畝園。
委轡看山無鐵獺(6),拾樵煎茗有青猿(7)。
陂塘夜雨添新漲,原野煙蕪減舊痕。
豈是平生少親友,略無人肯訪孤村。
秋思·露濃壓架葡萄熟
露濃壓架葡萄熟,日嫩登場罷亞香(8)。
商略人生如意事,及身強健得還鄉。
秋思·一篇舊草天台賦
一篇舊草天台賦(9),六幅新傳太華圖(10)。
佔盡人間清絕事,紫藤香起竹根爐。
秋思·老子齋居罷擊鮮
老子齋居罷擊鮮(11),木盤竹箸每隨緣(12)。
鄰僧不用分香缽(13),蓮芡猶堪過半年。
秋思·烏桕微丹菊漸開
烏桕微丹菊漸開(14),天高風送雁聲哀(15)。
詩情也似並刀快(16),翦得秋光入捲來。
秋思·水際柴門一扇開
水際柴門一扇開,白頭羸病亦堪哀(17)。
阿誰得似桄榔杖(18),肯為閑人萬里來?
秋思·蒼顏莫怪少曾開
蒼顏莫怪少曾開,觸目人情但可哀。
死去肯為浮世戀(19)?此身元自不應來。

註釋譯文


詞句註釋

(1)欲:慾望。驅:趕逐。
(2)浪跡:到處漫遊,行蹤不定。
(3)休:此處作“忘了”解。
(4)井梧:水井邊的梧桐樹。
(5)元龍:陳元龍,即陳登,三國時人,素有扶世救民的志向。
(6)鐵獺:陸遊自註:“梅聖俞馬名。”
(7)青猿:陸遊自註:“王元之小童名。”
(8)罷亞:稻搖動貌。黃東發云:“罷亞,稻之態,非稻名也。”引蘇詩“紅罷亞對碧玲瓏,又罷亞對雍容”皆用虛字為證。見《戒庵漫筆》。
(9)天台賦:晉孫綽有《天台賦》。
(10)太華圖:華山圖也。在陝西華陰南,即西嶽也。《水經注》:“華山遠而望之,若華狀。”
(11)擊鮮:《晉書》:“擊鮮就養,亹癖忘劬。”《漢書·陸賈傳》:“數擊鮮,毋久溷女為也!”顏師古 註:“鮮,謂新殺之肉也。溷,亂也。言我至之時,汝宜數數擊殺牲牢,與我鮮食,我不久住,亂累汝也。”
(12)隨緣:佛家語。謂隨其機緣,不加勉強也。《北齊書·陸法和傳》:“文宣賜法和奴婢二百人,法和盡免之。曰:各隨緣去。”蘇軾《和蔣夔寄茶》詩:“我生百事常隨緣,四方水陸無不便。”
(13)香缽:僧之飯器也。劉孝綽與雲法師書:“親陪寶座,預餐香缽。”
(14)烏桕:《古西洲曲》:“日暮伯勞飛,風吹烏桕樹。”
(15)天高,原作“高天”,據錢仲聯校注本改。
(16)並刀:并州快剪。喻爽利。杜甫《戲題王宰畫山水圖歌》詩:“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吳淞半江水。”
(17)羸病:猶言衰病也。按,羸,作疲弱解。《左傳》:“少師侈,請羸師以張之。”
(18)阿誰:猶言何人也。《三國志·龐統傳》:“向者之論,阿誰為失?”統對曰:“君臣俱失”《古詩》:“家中有阿誰?”桄榔:常綠喬木,一作“桄桹”。《述異記》:“西蜀石門山有樹名曰桄桹。”
(19)浮世:人世浮沉也。李商隱《七月二十九日崇讓宅宴作》詩:“浮世本來多聚散,紅蕖何事亦離披。”謝靈運《夢贊》:“既悟眇已往,惜為浮物戀。”

作品鑒賞


文學賞析

雖然詩人讚美沙鷗閑逸,但又說閑時度日如年;雖說事大如天,醉后亦休,但又聞砧杵聲而生感,見梧桐葉落而念故園之秋。他要放眼遠望,而又無樓可登。詩人之心何曾清閑得了?倒是種種矛盾想法在心中糾纏;使得他更加鬱悶。

創作背景


紹興中應禮部試第一,秦檜孫秦塤居其次,檜怒,他與主司都被黜。檜死,始任福州寧德薄,遷大理寺司直兼宗正簿。宋孝宗時賜進士出身。通判建康府(今江蘇南京)、隆興府(今江西南昌市)、夔州(今四川奉節),和駐防大將軍張浚商討整頓武備,進取中原,被誣告免職。后入宣撫使王炎幕府,向王炎提出抗金大計。又在蜀州、嘉州、榮州(今四川崇慶、樂山、榮縣)任職,改任置制使范成大參議官。未幾,朝廷召回為禮部郎中兼實錄院檢討官,官至寶章閣待制致仕。晚年居家鄉。

作者簡介


陸遊(1125—1210),南宋代愛國詩人、詞人。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紹興中應禮部試第一,秦檜孫秦塤居其次,檜怒,他與主司都被黜。檜死,始任福州寧德薄,遷大理寺司直兼宗正簿。宋孝宗時賜進士出身。通判建康府(今江蘇南京)、隆興府(今江西南昌市)、夔州(今四川奉節),和駐防大將軍張浚商討整頓武備,進取中原,被誣告免職。后入宣撫使王炎幕府,向王炎提出抗金大計。又在蜀州、嘉州、榮州(今四川崇慶、樂山、榮縣)任職,改任置制使范成大參議官。未幾,朝廷召回為禮部郎中兼實錄院檢討官,官至寶章閣待制致仕。晚年居家鄉。具有多方面文學才能,尤以詩的成就為最,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稱,存詩9300多首。內容以收復中原、統一祖國、反對投降為主題,兼有反映人民疾苦、批判時政之作,詩風慷慨激昂、雄渾豪放。亦工詞,楊慎謂其纖麗處似秦觀,雄慨處似蘇軾。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放翁詞》《渭南詞》等數十個文集傳世。
陸遊
陸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