甩髮舞
甩髮舞
甩髮舞是高山族原始舞蹈的遺存形式,記載多談表演形式,起源卻未見提及,我們從國內外有關習俗中尋找到線索。直到20世紀50年代初,西盟地區的佤族仍在存放骷髏的“木鼓房”前進行歌舞祭祀活動。
甩髮舞是佤族婦女自娛性舞蹈。與其它舞蹈不同,剽牛祭祀、老人死後、蓋新房、婚嫁喜慶都不跳此舞。而在其他時節,任何場合都可跳此舞。甩髮舞是高山族雅美人的女子舞蹈,具有濃郁的海洋色彩。過去,雅美人婦女有白天不跳舞的習俗,此舞多在月夜進行。
居住在雲南境內的佤族,其風俗與高山族近似。西盟地區的佤族過去也有獵頭的習俗,直到20世紀50年代初,仍在存放骷髏的“木鼓房”前進行歌舞祭祀活動。新屋落成后,全寨人前往歌舞祝賀;喪事中要圍著死者跳舞,並有數名婦女在木碓前,邊舂邊舞以悅死者。至今一些地區仍有“發舞”流傳等,說明雅美人和大陸關係之密切;高山族與佤族諸多風俗之相同,都源於古越人的海洋文化。可以推斷,雅美人發舞的起源與原始生產、巫術觀念有關;與中國文化有著直接或間接的關係。
甩髮舞
一、甩髮舞原甩髮比較單一,大多為前後甩,近年來已豐富為多種多樣的甩法,有前後甩、左右甩、轉甩、跪甩等。它瀟灑健美,較好地表現了佤族婦女豪放、爽朗的性格。
二、高山族:開始時,她們先站成橫排散開長發,輕搖身體歌唱,雙腳下卵石滑動的美妙之聲和歌聲交織在一起,充滿詩意;她們互相緊挽雙臂,俯身將長發甩至前面,邊歌邊進,直至發梢觸及地面后,隨即微屈雙膝,用力仰頭將頭髮甩起,使它與身體有瞬間的垂直,再甩至身後披散開來,如是地甩髮歌舞,直至盡興。
西盟地區還流傳象腳鼓舞、大鼓舞,滄源地區流傳蘆笙舞等。這些舞蹈有與周圍傣族、彝族等民族交流借鑒的因素,多年來,經佤族人民的融合吸收,已具有了佤族舞蹈的特徵,也成了佤族人民喜愛的、自娛性的、群眾性的民間舞蹈。
雅美人生活在名為蘭嶼的海島上,暖濕的海洋氣候和充足的陽光照射下,雅美少女們體質健美,都有一頭烏黑的秀髮,並喜歡赤足走路。明亮的月夜,她們來到寧靜的海邊,聚集在鋪滿卵石的海灘上跳“甩髮舞”。
“甩髮舞”,以甩擺頭髮為表演特徵得名,是蘭嶼雅美婦女傳統的舞蹈,據說“有祝願父母長輩們健康長壽之意”。此舞表演時由十幾名婦女排成橫排,先散開長發,輕搖身體歌唱,然後相互緊挽雙臂,小臂屈於胸前,俯身將頭髮甩到前面,邊歌邊進,直至發梢觸及地面。隨即微屈雙膝,仰頭用力將頭髮甩起,使之與身體有瞬間的垂直,再甩至身後,披散開來。反覆甩髮歌舞直至盡興。此舞需要很好的體力才能表演自如。雅美少女體質強健,都有一頭烏黑秀美的長發,在美妙別緻的表演中,更顯青春活力。“發舞”可以和前述雅美男子的“杵舞”相媲美,同樣地顯示出她們是海洋文化主宰者的形象。過去,由於民俗禁忌,雅美人婦女白天不跳舞,她們“認為白天舞蹈被男人看到是一種恥辱”,所以多在月夜海灘上跳舞。現在“發舞”已發展成為表演性舞蹈,並經常在白天為旅遊觀光者們表演。
甩髮舞
甩髮舞,佤語叫“稿西尾嘿”,是流傳於臨滄市滄源佤族自治縣勐董鎮永和社區(永茸寨)、班老鄉納勐村的佤族(布繞支系)民間女子舞蹈。相傳甩髮舞是500多年前一個叫葉帶的佤族姑娘首創的。傳說葉帶與佤族小夥子岩奇相愛,一天,他們相約到山箐里找竹筍,竹林里蜘蛛網很多,密密麻麻粘滿了葉帶的長發,回到寨里用了三天三夜時間,想了很多辦法也未能將蛛網清除掉。後來,聰明的岩奇做了一把竹木梳送給葉帶,讓她在月下梳頭,再到水槽下沖洗,甩幹頭發,終於把蜘蛛網全部除盡。葉帶根據自己的體驗,約著姑娘們編出了邊唱邊跳的甩髮舞,一代一代流傳下來,紀念這件有意義的事。舞者自歌自舞,無樂器伴奏。服飾以黑、紅色為主色調,簡潔大方,配以銀頭箍、各色珠鏈、大圈耳環、銀手鐲等。舞蹈人數不限,二三人至數十人均可攜手成排或成圓圈起舞。動作以上步、退步、左右移步配合上身前後俯仰、左右躬曲,順勢甩動黝黑漂亮的長發為主要特徵,通過“甩髮”展現佤族女子喜愛蓄留長發並時常在竹樓陽台洗髮、甩髮、梳發的場景和愛乾淨、愛美的習慣,通過甩髮展現佤族姑娘美麗善良、勤勞豪放的品格。舞中甩髮要求甩得像火焰升騰,似瀑布飛濺,充滿阿佤人特有的活力。整個舞蹈節奏強烈,動作優美瀟灑,展現了佤族姑娘熱情奔放、粗獷純樸的性格。近數十年來,甩髮舞除單獨唱跳外,還被文藝工作者用來與木鼓舞、象腳鼓舞、鋩鑼舞等編創在一起跳,在國內外跳出了名並多次獲獎,使“甩髮”也成了佤族舞蹈的標誌性動作之一。甩髮舞易學易唱,主要以口傳身授的方式傳承,永茸寨的主要傳承人肖葉弄已有87歲,多年來傳授了大批傳人。目前,永和村委會有3支活躍在當地的農村文藝演出隊,全縣93個農村文藝演出隊已把“甩髮舞”作為主要表演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