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裂翅果菊

多裂翅果菊

多裂翅果菊,屬桔梗目,菊科,拉丁名為Pterocypsela laciniata (Houtt.) Shih,主要分佈在朝鮮、日本。模式標本采自東亞。

名稱


多裂翅果菊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根粗厚,分枝成蘿蔔狀。莖單生,直立,粗壯,高o.6—2米,上部圓錐狀花序分枝,全部莖枝無毛。中下部莖葉全形倒披針形、橢圓形或長橢圓形,規則或不規則二回羽狀深裂,長達30厘米,寬達17厘米,無柄,基部寬大,頂裂片狹線形,一回側裂片5對或更多,中上部的側裂片較大,向下的側裂片漸小,二回側裂片線形或三角形,長短不等,全部莖葉或中下部莖葉極少一回羽狀深裂,全形披針形、倒披針形或長橢圓形,長14—30厘米,寬4.5—8厘米,側裂片l一6對,鐮刀形、長橢圓形或披針形,頂裂片線形、披針形、線狀長橢圓形或寬線形;向上的莖葉漸小,與中下部莖葉同形並等樣分裂或不裂而為線形。頭狀花序多數,在莖枝頂端排成圓錐花序。總苞果期卵球形,長1.6厘米,寬9毫米;總苞片4—5層,外層卵形、寬卵形或卵狀橢圓形,長4—9毫米,寬2—3毫米,中內層長披針形,長1.4厘米,寬3毫米,全部總苞片頂端急尖或鈍,邊緣或上部邊緣染紅紫色。舌狀小花2l枚,黃色。瘦果橢圓形,壓扁,棕黑色,長5毫米,寬2毫米,邊緣有寬翅,每面有1條高起的細脈紋,頂端急尖成長o.5毫米的粗喙。冠毛2層,白色,長8層,幾為單毛狀。花果期7—10月。
多裂翅果菊
多裂翅果菊

產地分佈


分佈北京、黑龍江(哈爾濱、虎林)、吉林(延吉)、河北(沫源、內丘、琢鹿、易縣、贊皇)、陝西(城固、佛坪、眉縣、平利、西縣、洋縣、周至、志丹)、山東(煙台)、江蘇(句容)、安徽(全椒、舒城)、浙江(杭州、昌化)、江西(安源、萍鄉)、福建(連城、長汀、南靖)、河南(盧氏、伊川)、湖南(東安)、廣東(廣州、仁化)、四川(天全)、雲南(昆明)。朝鮮、日本有分佈。模式標本采自東亞。

生長習性


生於山谷、山坡林緣、灌叢、草地及荒地,海拔300-2 000米。

揮髮油


用GC/MS聯用技術分離鑒定河南桐柏產多裂翅果菊(Pterocypsela laciniata)揮髮油的化學成分,應用峰面積歸一化法測定各組分的相對含量,共鑒定出35種化合物,占揮髮油總量的79.03%,主要為長鏈脂肪烴和萜烯類及其含氧衍生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