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國寺

安徽滁州市護國寺

天長護國寺是經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建的省重點對外開放寺廟。始建於清同治四年,復建於1986年,佔地60畝,位於天長市區中心地帶,園林式風格寺廟,2004年被批准為國家2A級景區。護國寺是一座園林式廟宇,有“袖珍九華”之美譽。寺內殿閣錯落,亭台參差,花木繁茂,綠草如茵,環境幽雅,景色秀麗,是皖東地區著名的宗教旅遊勝地。

歷史沿革


初建

天長護國寺始建於清同治四年。原址在縣城西門外,后遷至城內西門街,易名“天后宮”,又名“護國庵”。后屢遭兵燹,殘敗不堪。

修繕重建

1984年12月,安徽省人民政府落實宗教政策,批准重建護國寺。並將其列為省級重點開放寺廟之一。天長縣委統戰部、縣宗教局立即抽調專人長期負責具體籌建工作。為真正體現寺廟由僧人自己管理的原則,特邀請行持端正的宗鏡、浪平法師來寺分別擔任住持、監院。護國寺原考慮在天后宮基礎上進行重修,但因該面積狹窄,交通不便,在再三斟酌下,最後將護國寺遷至離縣城二里許的南郊望城岡進行建造。護國寺新址瀕臨川河,四周有桑竹環繞,環境清幽雅緻。1987年4月,重建工程破土動工。十多年來,在各級政府及有關人士的大力鼎助下,先後累計投入250萬元

規模建制


寺院大小

護國寺復建於1986年,佔地60畝建築面積4000多平方米,系安徽省重點寺廟,2009年至2010年先後被天長市宗教局、滁州市宗教局、安徽省宗教局命名為“和諧寺觀教堂”,國家2A級旅遊景區,2012年被確定為天長市文物保護單位。

建築風格

全部建築仿蘇州,揚州寺院格局建造,是一座具有園林風格的嶄新寺院。有“袖珍九華”之美譽。寺區分佛事區和休閑區。佛事區建築古色古香,莊嚴整齊;休閑區為園林式格局,亭台樓閣相映成趣,荷池、花木、綠地相得益彰。

交通信息


自駕車

由南京沿寧連高速至汊澗進入市區;揚州由天揚高速進入天長市區。

公交車

市區公交1號2號是3號可到達

景區地址

安徽省滁州市天長市園林路,護國寺位於天長市南市區,毗鄰炳輝中學
距南京祿口飛機場100公里,汽車站,火車站95公里。距揚州火車站、汽車站35公里。

主要景觀


建築景觀

安徽滁州護國寺
安徽滁州護國寺
新建起山門、大雄寶殿、觀音殿、報恩堂、玉佛樓、方丈樓等,另建醒園,內有怡然亭、愛蓮亭、詠豐亭、義城堡、長春樓、清涼園等景點。

主要景點

天王殿、大雄寶殿、玉佛殿、藏經樓、二賢堂、文化碑廊、佛像浮雕長廊、義城堡、清涼園、怡然亭、永豐亭、報恩堂等。是理想的休閑觀光佛教勝地。

文物景觀

寺內珍貴文物主要有一對石獅和“仙人足印”。石獅原存於清嘉慶年間吏部尚書王安國宅內,后移至寺中。石獅質地柔軟,雕刻精美,歷經兩百多年,線條依然清晰,栩栩如生。怡然亭北面有一塊石頭名曰“仙人足印”,原置於橫山天官寺中,后寺毀乃被棄於橫山腳下,1989年移入護國寺。石上凹處酷似仙人足跡,約一尺長,民間傳說是張果路過此地留下的足印。

其他景觀

護國寺內文化氛圍濃厚,擁有二賢堂、報恩堂、義城堡、文化碑廊、九龍壁等一批文化景點,其中二賢堂紀念的是北宋時期曾任天長縣令的包拯和著名“二十四孝”之一的天長秦楠人朱壽昌

其它相關


法師

護國寺現任方丈宗鏡法師,82歲,江蘇江都人,10歲時出家於江蘇高 護國永清寺,師從禪悟法師,17歲在南京樓棲霞寺受具足戒。1944年受邀掌天長毗尼禪林,抗戰勝利后曾出任天長縣佛教會長。改革開放后,致力於護國寺的重建工作,並把積蓄兩萬多元全部捐獻出來,兢兢業業,嘔心瀝血,為該寺恢複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現兼任安徽省滁州市政協委員,天長市政協委員,天長市佛教協會會長。現任監院繼傳法師,30歲,安徽滁州人,1990年出家,師從震環法師,畢業於南京棲霞山佛學院,兼任安徽省天長市佛教協會副會長。

最新發展

2012年初,護國寺多方籌措資金一千餘萬元,對大雄寶殿和寺院環境進行改造整治,完善基礎設施和旅遊配套功能。新落成的大雄寶殿建築面積700餘平方米,總造價近500萬元,造型典雅,氣勢壯觀,堪稱皖東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