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刺山柑的結果 展開

刺山柑

山柑科山柑屬植物

刺山柑(學名:Capparis spinosa L.)別名:續隨子、水瓜榴、野西瓜、馬檳榔。原產於地中海沿岸。喜生於乾旱有沙石的低山坡、沙地上。花蕾部分作為一種著名的調味料,和它的果實一樣,通常用來腌制,而其他部分也可入葯。

是山柑科,山柑屬多年生藤本小半灌木,倒圓錐形。株高可達 50厘米,成株的主莖不明顯,莖多分枝,平鋪地面或向上斜生,一年生植株根深達3米。葉片近革質,圓形、倒卵形、橢圓形,單葉互生,托葉變態為刺狀。花腋生,較大,有雄花和兩性花,花冠白色或淡紅色,果實為橢球形,表面光澤、綠色,成熟的果實自然開裂,果肉紅色。種子腎形,黑褐色,4-5月上旬始花,花期長達6個月,30天果成熟。

刺山柑起源於西亞或中亞的乾旱地區,在地中海灣、西班牙等地區的很多國家都有分佈,中國主要分佈在新疆、甘肅、西藏等地。刺山柑耐乾旱、耐風沙、耐高溫,且耐貧瘠。對土壤的適應性很強,在乾燥的石質低山、丘陵坡地、礫石質的戈壁灘均能生長,在地下水位高於3米的土壤上不能生長。不宜在沙地上生長。

徠山柑具有水土保持、防風固沙、藥用、食用等多種功能。是荒漠、旱地區具的抗旱植物。是中國新疆的藥用植物資源,也是優良的固沙植物和牧草。

形態特徵


藤本狀半灌木,具長可達5m的根,枝條平卧,呈輻射狀,長0.5~3m。托葉2,呈直或彎曲的刺狀。單葉互生,肥厚,圓形、倒卵形或橢圓形,先端具刺尖,葉柄長4~8mm。花大,直徑2~4cm,單生於葉腋;萼片4;花瓣4,白色或粉紅色,雄蕊多數,較花瓣長;子房柄長3~5cm。蒴果漿果狀,橢圓形,長2~4cm,寬1.5~3cm。種子腎形,直徑約3mm,具褐色斑點。
刺山柑為多年生藤本小半灌木,倒圓錐形。株高30-50厘米,植叢冠幅4-25平方米。成株的主莖不明顯,莖多分枝,平鋪地面或向上斜生,長達2-3米。該植物是深根性植物,水平根較少,主根發達,根系粗壯,一年生植株根深達3米。葉片近革質,圓形、倒卵形、橢圓形,單葉互生,長1-5厘米,寬1-3.5厘米,先端常具刺尖,托葉變態為刺狀。
花腋生,較大,有雄花和兩性花,具有典型的雄全株性系統,花冠直徑4-8厘米,白色或淡紅色,多為白色。果實為橢球形,酷似西瓜,表面光澤、綠色,成熟的果實長度約2-4厘米,寬度約1.5-3厘米,成熟后自然開裂,果肉紅色。種子腎形,直徑約3毫米,黑褐色,千粒重約3.1克。刺山柑為冬季落葉灌木,入冬后地上莖葉全部枯死,只有沙埋的部分可越冬,次年從越冬莖上發出新枝。在中國新疆吐魯番地區,該植物3月下旬萌發新枝條,4月下旬至5月上旬始花,花期長達6個月,從開花到果實成熟約30天。
刺山柑
刺山柑
刺山柑
刺山柑

生長環境


開花的刺山柑,即將結果
開花的刺山柑,即將結果
刺山柑極端耐旱,為適溫超旱生植物,分佈在荒漠和半荒漠地帶,不耐鹽漬和潮濕,在地下水位高於3m時不能生長。適宜在砂礫戈壁、山前洪積扇、低山陽坡、風蝕沙地上生長。垂直分佈從低於海平面100m(吐魯番盆地)到海拔3500m(西藏札達)的廣闊地域內。對溫度的適應性強,冬季最低-43.6(新疆准爾盆噶地),到夏季49.6℃(吐魯番盆地),在於熱條件可發育成大片(幾千畝)密集的刺山柑灌叢,其植被蓋度可達80%,有效地防止土壤風蝕,在沙區、沙源豐富的地區,可以積聚沙土。

分佈範圍


刺山柑
刺山柑
在我國和甘肅西部;在國外,分佈於中亞、高加索、阿富汗、伊朗、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土耳其、歐洲南部、北非和澳大利亞。
原產於地中海沿岸。現常見於法國南部、義大利和阿爾及利亞等地區。我國新疆、西藏等地區亦有出產。喜生於乾旱有沙石的低山坡、沙地上。

繁殖方法


圃地準備
育苗地應選擇背風、向陽、排水良好、無鹽鹼的沙壤土為好。播種時行距不應太密,播種后覆蓋沙土。
種子處理
刺山柑種子小,成熟度不均勻,種子在自然條件下萌發率極低,僅5-10%,種子播前必須進行處理。
● ● 選種:選擇浮選下沉、種皮顏色為深褐色的種子。
● ● 催芽:催芽處理或藥劑處理:將採集的果實(果肉不必除去)翌年開春加水浸泡7天左右,後置向陽處層積沙埋處理,待種子大量“吐白”即可播種。或用濃度為25%的PEG或濃度為4%硝酸鉀處理24小時均可提高種子發芽率。 
播種方法
刺山柑種子發芽的最適溫度為28-30℃。但刺山柑春播比夏播整體發芽率好。種子經過一段時間的春季低溫沉積,在正常狀態下無法萌發的種子也可破除休眠萌發,且幼苗生長也較健壯,故春季3-4月播種可大大提高刺山柑種子的發芽率和幼苗的質量。中國新疆南疆適宜播期在3月上中旬至4月中旬;北疆適宜播期在3月下旬至4月下旬。
春季直播,開溝或穴播,播深3-5厘米,每穴下種10-15粒,播種量150-250克/公頃,株行距1米×2米,第2年後進行間苗,保苗數為5000株/公頃。刺山柑耐貧瘠和乾旱,生育期間可不施肥,杜絕澆水。如需補水,應在冬季或早春進行。

栽培技術


移栽的苗一般選擇根系發育良好2年生的壯苗,高20-30厘米,挖苗時應保留25-30厘米主根系,挖穴栽植,穴深30厘米,苗根頸與地面平或低於地表,填土、踩實、灌水或趁陰雨天種植。株行距為1米×2米或2米×2米,保苗2500-5000株/公頃。栽植季節為春季或秋季。苗圃每年冬季灌水1次,定植后保持其濕潤,但不宜水大,以防爛根,定植1年後不再澆水。

主要價值


藥用:刺山柑是一種中草藥,有很廣泛的醫用價值及經濟價值。《新疆藥用植物志》記載,刺山柑葉、果和根皮均可入葯,主要有祛風除濕、止痛、消腫等功效,外敷患處可以治風濕性關節炎和瘡毒。中國民問常用其治療關節炎、肩周炎等。
飼用:刺山柑初花期,植株粗蛋白質含量約為17%,粗脂肪含量4.5%,無氮浸出物26%,是牛、羊、馬、驢、駱駝等喜食的牧草飼料。
生態:由於刺山柑獨特的生態特性,在新疆等多風、植被稀少和沙暴肆虐地區,具有降低風速、抗擊風沙、防止土地風蝕及保護生態環境等作用。
蜜源植物:刺山柑還是一種夏、秋季蜜源植物。
油料植物:刺山柑還是一種優良的野生油料植物。野生刺山柑植物資源作為油脂資源可用作食用油、工業原料,是沙漠地區寶貴的植物資源。刺山柑的種子富含油脂,4千克種子可榨油1千克,其營養價值與菜籽油接近,可開發為食用油。多年生刺山柑單株平均種子產量1千克以上。

食物營養成分


食物名稱刺山柑
含量參考約每100克食物中的含量
能量23 千卡

性味

味辛苦,性溫。

藥用價值

祛風,散寒,除濕

烹調用途

花蕾部分通常是鹽漬或醋浸保存,通常用作調味料或者裝飾。刺山柑常見於地中海美食,特別是塞普勒斯,義大利和馬爾他地區。刺山柑的果實也可以食用,腌制之後通常作為開胃小食,在梅諾卡島是一種非常受歡迎的小吃。
刺山柑是義大利美食的獨特成分,通常出現在西西里島和義大利南部的美食中,一般用於沙拉,義大利面,肉類菜肴和調味醬汁。
刺山柑作為一種獨特的調料,也經常用於熏鮭魚(煙熏三文魚)或者是鮭魚料理中,特別是熏鮭魚。刺山柑和刺山柑的果實,有時候可以代替橄欖去配馬提尼。
刺山柑的葉子,在希臘通常用於特別的沙拉或是魚料理之中,處理方法一般是腌制或者煮沸,然後罐裝存放。
鹽漬刺山柑
鹽漬刺山柑

其他作用

腌制花蕾及果實有治療壞血病的作用。

適用人群

對風濕性關節炎、腰腿痛、關節腫大、四肢發麻等有特殊的療效。

採集信息


中文種名刺山柑
拉丁學名Capparis spinosa L.
別名老鼠瓜、野西瓜、水瓜榴
科名山柑科
採集時間2010年06月23日
採集地點新疆哈密市石城子水庫附近
採集人王茜
採集樣品類型種子、
引種材料類型種子、
生活型草質藤木、灌木、
生態環境沙土、
陰閉度40%
土壤礫質沙土
地形平地、
群落及主要伴生植物駱駝刺、粗毛甘草,刺兒菜等。
花顏色白色
果實顏色白色,帶綠色條紋
種子顏色黑色
莖顏色灰綠色
葉子顏色綠色
花期5-9月
果期6-9月
平均鮮重(kg/m2)0.5kg/m2
平均乾重(kg/m2)0.05kg/m2
單位面積株數估算(株/ha)100
分佈普遍、
單位面積產量單位面積產量大
地區蘊藏量評估
當地利用情況藥用、食用
標本鑒定人段士民

特別提示


【收采和加工】夏初未開花前收採花蕾,秋季果實將成熟時收采果實。花蕾收采后以醋腌製為香辣料,稱為“續隨子”。醋浸花蕾,應密藏於玻璃瓶中,並貯於暗處,以保存其風味。
【使用部分】為白花菜科植物刺山柑的花蕾。
使用前請先局部試用,以免發生皮膚過敏的現象。
上面講的不能食用是錯誤的,野西瓜是可以食用的,如果不能食用?它怎麼可以(為歐洲南部及非洲北部居民常用的調味品,多用以調製(燉)肉類和作為色拉及薄餅(Pizza)的調配料)。本人在吐魯番地區生長野西瓜的戈壁灘上親口品嘗了鮮野西瓜,沒有毒性!當地維族群眾在困難時期也有用野西瓜籽榨油食用的事情,而且野西瓜油很香,這與(為歐洲南部及非洲北部居民常用的調味品,多用以調製(燉)肉類和作為色拉及薄餅(Pizza)的調配料。)的說法相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