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陳石林的結果 展開

陳石林

中國攝影家學會高級工程師

陳石林(1929年--),江蘇揚州人,中國攝影家學會高級工程師,曾任新華社攝影部技術組組長、翻修組組長,全國領袖照片工作組長,先後為毛澤東製作了四版標準像,由新華社發表,並用在天安門城樓上。

簡介


陳石林
陳石林
陳石林,男,1929年出生於江蘇省揚州市。20世紀40年代,在揚州、南京、上海、中國香港、中國台灣等地從事攝影工作,曾任台北市國際藝術人像攝影公司工作部主任。1950年起在中央新聞攝影局、新華社攝影部、民族畫報社中國攝影家協會、中國老攝影記者聯誼會工作。1958年寫作出版《攝影基本技術》一書,發行量達38萬冊。新中國成立后,經陳石林加工、修整、製作的底片,放大的四種毛主席標準像,被確定在全國懸掛和出版。
除了毛澤東的標準像,陳石林當時加工過所有國家領導人的照片,包括周恩來、劉少奇、朱德和林彪在內。被尊稱為“一代暗室宗師”。

主要經歷


1929年,出生在江蘇揚州一個職員家庭,15歲時考入揚州中學,因拒絕學習日語被學校開除。後來在揚州城裡一家照相館當學徒,掌握了暗房技術。
1946年初,從揚州來到南京,到照相館學藝,拜攝影界的大家、愛國人士高嶺梅為師。因掌握了照片修版技術,順利應聘到南京國際藝術人像攝影公司工作。
1948年,被派往台北國際藝術人像攝影公司工作,與攝影界泰斗郎靜山一起共事。不久,又到香港發展,學習加工照片。
1949年春天,在香港大光明影業公司工作時第一次見到了毛澤東的圖像。
1950年7月,從香港回到北京,當時還很少有人會加工照片,並且能夠修出光線的層次、密度和立體感,陳石林被作為人才留下了,進了中央新聞攝影局,在技術組任組長。
1952年,中央新聞攝影局合併到新華社,陳石林進入新華社擔任攝影部技術組和翻修組組長,繼續負責領袖照片的修版工作。
1955年,為了給新華社收集新聞資料圖片,曾經去故宮拍攝藏品,開始關注瓷器的收藏。
1989年,正式退休。

為毛澤東製作標準像


陳石林
陳石林

第一張標準像

由於工作忙,毛澤東沒時間上照相館照像,也不喜歡被人擺拍,陳石林於是從上萬張底片中選中了一張毛澤東與勞模的合影,通過遮擋技法加翻拍,工作兩日成功製作了第一張半側面毛澤東標準像。畫面中的毛主席面目端莊,精神飽滿,和藹可親,真實展現了領袖風采。
1950年10月,這張照片通過新華社對外發布,成為第一張官方正式公布的毛澤東標準像。這張標準像後來又被中國人民銀行採用手工雕刻凹版印刷在第五套百元人民幣和20元人民幣上。

第二張標準像

1951年春天,在第一版標準像面世不久,陳石林接到了加工製作第二版毛澤東標準像的任務,這次要求必須是正面標準像。他將毛主席頭像從合影中單獨裁剪下來,放大成12英寸照片,然後用鐘錶發條製作的磨刀片在不損傷紙基的基礎上,把膜面的黑色背景一點一點刮乾淨,修成白色的背景,烘托出毛主席面部形象。
天安門城樓上的第二張毛主席標準像從20世紀50年代初一直掛到1959年,由於只有“五一”和“十一”才掛出來,人們的印象並不深刻。
1951年10月12日,《毛澤東選集》第一卷正式出版發行,在第一卷扉頁上刊登的毛主席像,就是選用陳石林製作的第二幅毛主席標準像,這張標準像沿用了整整10年。

第三張標準像

1959年9月,為了迎接新中國成立10周年,中央有關部門決定拍攝製作反映毛主席風采的標準像,陳石林又為毛主席製作了第三張標準像。
國慶節當天的《人民日報》等全國各大報紙都在頭版刊登了這張標準像。1960年至1966年,天安門城樓懸掛的毛主席巨幅畫像,也是以此為摹本繪製的。

第四張標準像

1964年,採用“透正拷負”方法,在透明正片和負片上反覆修整,製作出正面雙耳標準像。這第四幅毛主席標準像從1967年開始,一直沿用至今。

代表作品


1958年寫作出版《攝影基本技術》一書,發行量達38萬冊。

人物評價


陳石林製造了紅色影像的神話。依靠暗房技藝,他加工製作出了毛澤東在不同年齡階段的標準照,彼此承繼,永不衰老。陳石林製造的紅色影像在世界範圍內都有廣泛影響,由華盛頓Gary.Edwards畫廊展銷的陳石林製作毛主席標準像,在2011紐約攝影展銷會上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