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純勇

融合網創始人、總編輯

吳純勇,男,融合網創始人兼總編輯,《中國通信業發展分析報告》特約撰稿人。

作為中國TMT產業觀察家、中國大數據研究專家、中國三網融合研究專家、中國通信行業觀察家、中國廣電行業觀察人士、中國網際網路行業觀察家、中國網際網路專家,吳純勇經常圍繞著國內外的TMT 、網際網路、廣電、通信、三網融合、4G/5G、4K/8K、網路視頻、智能電網、智能手機、智能電視、移動網際網路、大數據 等行業的發展現狀、發展趨勢及其如何“突圍”經常發表相應評論、觀點及文章。

個人履歷


吳純勇
吳純勇
自2010年09月開始,吳純勇籌備並創辦了文化產業融合、三網融合門戶網站——融合網,現擔任融合網 創始人兼網站執行總編一職。
吳純勇曾是中廣互聯 創始人之一,在此之前,在原國家廣電總局中國廣播影視報》、《廣播電視信息》 雜誌等媒體先後擔任編輯、首席記者、執行副主編等職務。

研究領域


吳純勇(左)
吳純勇(左)
吳純勇 有長達十餘年媒體從業經驗,長期關注、報道並研究國內外三網融合、新媒體行業(如數字電視、移動電視、手機電視、網路電視、IPTV網際網路電視、智能電視、OTT等)、廣電、通信、網際網路、智能電網、智能終端、3G/4G/5G、高清/4K/8K等行業,並對行業的發展現狀、市場營銷、運營管理、人才培養等有一定的研究。
吳純勇 對廣電行業、通信行業尤其是三網融合有獨特視角與觀點,其所解讀的三網融合,視角、觀點等完全定位在國家、人民大眾、業務、技術等層面。
2010年,中國進入三網融合發展元年,吳純勇 對於三網融合/多網融合獨闢蹊徑的觀點與看法,使其受到多個行業部委、管理機構及其相關領導、行業專家、行業研究機構、相關廠商及全國各大媒體的極大關注及認可。
多年以來,吳純勇 曾先後接受過《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台人民網光明網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鳳凰網、《經濟參考報》《21世紀經濟報道》《中國經營報》《經濟觀察報》《第一財經日報》、香港《南華早報》《華夏時報》《通信世界周刊》《通信產業報》等國內外知名的上千家媒體在不同三網融合專題採訪。
吳純勇 作為中國網際網路行業觀察家、通信行業觀察家、意見領袖、草根博主、網際網路專家,其相關觀點已被業內外人士所認同。

研究成果


未來將是一個多網融合的時代
從2010年開始,人們關注的僅是廣電網、電信網、網際網路的三網融合。融合網卻認為,技術不斷革新,傳輸通道將被整合,如電力網、物聯網等都將會融合,未來是多網融合的格局!
電信廣電最可怕的對手並不是對手
對於傳輸通道這個層面,是工信與廣電兩部委旗下的相關企業來競爭。雙方的這種競爭並不可怕,未來最可怕的競爭對手極有可能就是每家每戶的電力線,它將有可能成為上述兩者共同面對的最強勢的一種新型的傳輸通道。
有線運營商要儘快推出有使用價值的業務
相對而言,廣電系統自身所製作、播出、傳播的精神文化層面的作品(如時政類新聞、電視劇、娛樂類節目等)卻由於其特殊性,在面向市場化的階段,缺少了部分要素,也自然成為不了一個真正的商品進行出售。
當然,除了上述這種要素之外,廣大受眾長期以來養成的免費看電視的習慣也有很大的關係,受眾並沒有真正的為節目內容買過單。各地有線電視觀眾所付的每個月十幾元二十幾元的費用,純屬於有線電視網路的收視維護費。這一點,也恰恰是中國付費頻道數年來發展並不是很理想的一個最根本的源頭所在。
三網融合不要當局者迷
三網融合實際上是應用的融合,應用可以跨終端、跨網路,這才是國家推動三網融合的初衷。如果還是局限在電信和廣電之間搶IPTV或者有線電視的話,用戶還是這麼多,每個用戶收的錢還是這麼多,從國家角度沒有創造新的價值。新的價值出現必然可以承載更多的應用,讓老百姓把很多在網際網路做的事情,或者手機上做的事情可以放到電視上做。這就可以產生新的價值,帶動整個產業發展。
當事雙方完全可以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充分利用這次的融合,圍繞著最終用戶的具體需求,研發出更多的廣大消費者們樂於接受的業務最為重要。
有線運營商要審時度勢選擇盟友
僅僅站在中國有線行業的發展還是不夠全面的、系統的,作為這樣一個關乎中國廣電系統未來發展的新政策,不僅僅是網路層面的競爭,而應該站在全國廣電系統整個角度來通盤考慮。
儘管台網之間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但畢竟是一家人。在未來五年的三網融合新政策試點甚至於更長遠的未來過程中,全國廣電系統(如廣電管理機構、廣播電台、電視台、有線電視網路公司等)唯有舉全系統之力,方能共進退、齊發展。
在全國廣電系統未來五年甚至於未來的發展競爭環境中,除了團結一致共進退之外,還要全國廣電系統與時俱進、審時度勢的根據當前自身發展的現狀,“有選擇、有步驟、有規劃”去選擇自身的盟友。
三網融合背景下複合型人才需求將突顯
按三網融合總體方案,五年之內,當局者雙方主要以進行著嘗試性、探索性的方式開展相關業務;五年之後,當局者雙方將要真正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經受來自市場與用戶雙方面的檢驗。
這樣一個全新市場、全新業務、全新發展模式,對於當局者雙方尤其是廣電運營商而言,並沒有一個很成功的、可借鑒的業務發展模式,也沒有成熟且有效的管理理念。如何更加高效的優化、整合、充分利用現有各方資源(如人力、業務、行業特點等),進而打造一個有高效率、有戰鬥力、有強執行力的團隊,是各級廣電機構管理者們面臨最核心問題之一。
有線行業可藉助文化產業共贏
2011年,十七屆六中全會重點談到了文化產業大發展大繁榮,再加上經過數年的各個層面(如娛樂內容、用戶消費心理與習慣、傳輸通道升級與改造等)的前期準備,尤其隨著中國文化創意產業規劃的出台,網際網路英豪們及主流資本都紛紛將“眼光及棋子”步在了娛樂產業上,上述運營者們進行了各個層面的娛樂產業布局(如,運營平台的搭建、內容產業層面的整合、衍生產品領域的聯合、資金層面的確定等)。
一個全娛樂、成規模、全新的娛樂帝國,有望通過各類傳輸渠道尤其是新媒體的助力變成現實,並真正的走進並服務於每個人。
不可輕視的“十越理論”
融合網經過多年的市場調研、思考並總結了一個“十越現象”,每個生活在現實環境中的個體,在娛樂與勞動兩者間,正在日益形成一個“十越現象”——工作條件及環境越優越,報酬及生存能力會越高,工作時間及強度會越大,通過娛樂形式獲取解壓的需求會越大,對方便快捷的傳輸渠道與媒介依賴性會越強,希望使用的相關設備越簡單、越傻瓜化越好,絕大多數中青年人的父母越來越老、子女教育等成本越來越大,家庭壓力越來越大……
作為一個全新的業務及產品,只要能滿足不同人群的相關需求,自然就會有其存在的價值。
三網融合若成功,僅有線行業就能拉動3000億產值
融合網經過數年市場調研后估算,如果三網融合在業務層面市場化、常態化后,僅中國有線行業及技術所帶來的市場空間就高達1200億~3000億左右,而這個市場空間也僅僅包括雙向網改、高清交互機頂盒、CA卡、BOSS系統等,這並不包括所拉動的諸如電信、文化、內容、娛樂等相關產業鏈
三網融合產業鏈要有“舍·得”精神
作為電信與有線運營商,不要再把精力糾結在諸如IPTV、網際網路出口等各自傳統的利益業務層面,應聯合起來共同圍繞著大眾衣食住行等各方面,進行全新業務的共同研發。以全球正在面臨的老齡化社會為例簡單說明——生活在21世紀的中老年人希望自身老年生活過的充實、豐富多彩,以便很好解決“空巢”。對於正在進行的中國三網融合而言,這是個很好、前所未有的市場空間。融合網認為,作為電信運營商與有線電視運營商,可充分利用自身網路、專業廣電系統出身等方面的趨勢,在如何為這些老年人提供業務、服務的核心主題下,研發出相應的業務發展模式。在此基礎上,還可根據實際需求,不斷疊加商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