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江鎮

廣東省梅州市五華縣周江鎮

周江鎮隸屬於廣東省梅州市五華縣,位於五華縣西南部,全鎮總面積132.6平方千米(2017年),人口50353人(2017年)。山地面積25.9萬畝,耕地22190畝,其中水田19366畝,旱地2824畝。

2021年,五華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常住人口31850人。

歷史沿革


周江鎮原稱周潭約。解放后,行政機構名稱和行政區域曾多次變更,曾分別稱為周潭鄉、周潭公社、周江區公所,1987年始稱周江鎮。

自然資源


周江鎮屬亞熱帶季風區,氣溫高、溫度大,光照充足,年平均氣溫21.2℃,年平均降雨量為1500-1600mm。大部分地區屬於低山、丘陵區。
境內主要有鉬礦鎢礦、鐵礦、鉛鋅礦瓷土鉀長石、稀土等較有開採價值的礦產資源。中興河、九龍河、周江河等河流,落差大,水力資源豐富。現有小水電個,裝機容量達千瓦,仍有小水電可開發量千瓦。
旅遊資源有省級自然保護區插天嶂和正在申報的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繆培南將軍故居。

行政區劃


周江鎮下轄村:
新良村、冰坎村、甘茶村、早成村、龍肚村、獅潭村、聯太村藍坑村黃布村、溪口村、黃華村、蘭魚村、桂子村、紅源村、曾洞村、三河村、九龍村等。
行政村
新良村冰坎村甘茶村早成村龍肚村獅潭村
聯太村藍坑村黃布村溪口村黃華村蘭魚村
桂子村紅源村曾洞村三河村九龍村

政治


領導分工

書記:江錦城
職務:黨委書記、人大主席
主持黨委全面工作和鎮人大全面工作;
鎮長:魏少洲
職務:鎮長
主持政府全面工作;
專職副書記:黃國標
職務:專職副書記
分管:協助書記工作,計劃生育、衛生工作;
常務副鎮長:古漢紅
職務:常務副鎮長
分管:協助鎮長工作,政法、綜治工作;
副鎮長:陳裕傑
職務:副鎮長
分管:農、林、水、扶貧、統計、新農村建設工作;
副鎮長:古志宗
職務:副鎮長
分管:招商引資工作;
副鎮長:李國山
職務:副鎮長
分管:企業、安全生產、交通、公路建設工作;
紀委書記:古永元
職務:紀委書記
分管:紀檢、監察、信訪、文教體育工作;
人大副主席:李展桃
職務:人大副主席
分管:人大、農村合作醫療工作;
委員:張坤祥
職務:委員
分管:國土、村建工作;
委員:曾志雄
職務:委員
分管:武裝、生豬管理、後勤工作;
委員:古蓮芳
職務:委員
分管:宣傳、婦女、文化廣播、社會精神文明建設工作;
委員:李國平
職務:委員
分管:統戰、環保、科技、物價工作;
委員:鄒志軍
職務:委員
分管:組織、工會、共青團工作;
委員:李力文
職務:委員
分管:民政、社會保障,協管計劃生育工作。

經濟


2005年全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2.04億元鎮級財政收入318.6萬元,農民人均收入3045元,,年遞增8%;分別年遞增8%、1.1%。農副產品生產的主要有烤煙、果蔗種植。現有五華縣鼎樂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基地、興華農場、騰鸝綠色食品有限公司、聯興鉀長石礦、新良鐵礦等企業10多家。
周江鎮將建設成為以發展勞動密集與資源密集工業業為主的五華縣南部工業重鎮。
目前已引進外資1.47億元,項目22個。

人口


2021年,五華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常住人口31850人。

基礎建設

風景
風景
周江鎮的基礎設施和投資環境隨著經濟的發展日臻完善。目前基本的路網架構已經形成,交通設施配套齊全,省道328線、縣道橫周線、岐棉公路貫通全鎮,實現了村村通公路且100%的鎮到村公路實現了水泥硬底化。
97%以上的自然村實現了通機耕路,農村電網進行了全面改造,實現了城鄉同網同價,移動信號已覆蓋全鎮。文化、教育、衛生等各項事業配套完備,全鎮有衛生院院2間、初中2間、小學27間。圩鎮建設不斷發展,近年開發了中興寶玉園和鑫周商貿城。同時,引資準備興建鎮府前後文化廣場。其次,周江民風淳樸,投資環境優越,招商引資優惠政策,“親商、安商、富商”氛圍濃郁。

招商引資

資源招商
該鎮充分發揮水力資源、礦產資源豐富的優勢,大打資源招商“牌”,創造優良的投資環境,引進資金1550萬元對黃華鐵扇關門、甘茶庫尾、余洞、新良電站和百米揚程電站進行改造,龍堵電站也正在籌建中。
同時,引進資金3700萬元對新良的鐵礦、甘茶的鉛鋅礦進行開採,對洋塘山廢礦進行回收及開發藍坑石場等,增洞磚廠也已進入租用土地和籌建之中。
能人招商
該鎮結合外出鄉賢能人較多的優勢,竭力做好“名人、能人”文章,積極開展好連心聯誼活動,營造親商、安商、富商的投資環境,引進鼎樂現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騰鸝綠色食品開發有限公司、興華農場投資4500萬元,在冰坎、藍坑村發展八角、“百香果”等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引進能人投資2500萬元開發寶玉園商貿大廈和鑫周商貿城市場及寶興實驗學校。
五是引進嘉漢林業、康達木業、深國商投入投入1200萬元種植速生經濟林2.5萬畝;引進福建老闆在聯太、黃布、三河、桂子、中興等村兩年投入100萬元共種烤煙700畝;引進五華憶群酒業有限公司在增洞村集約300畝土地種植甘蔗。

文化


周潭文昌祠
文祠,歷來都是文化的象徵,文祠和其他遺產一樣,都是我國傳統文化、宗教藝術、歷史事件和社會活動的見證。
周江舊稱周潭,早在清道光初年,周江人們便在桂子村建有周潭文祠,並在祠內設館開課講讀,從此,整個周潭文風蔚起,人才輩出。由於歷史原因和年久失修,原有的周潭文祠早已毀損。但周潭文祠在周江百姓的心中始終是文化的象徵,是周江歷史文化遺產中的精華和代表,文祠反映了周江人民生存、奮鬥、發展的歷史脈絡和崇文重教的歷史見證。上世紀90年代末,為了對歷史遺產和歷史文化的深入挖掘和保護利用,提煉其價值特色和文化內涵,培育旅遊產業,促進經濟的發展,周潭文祠籌建委員會大力發動民資民力,按照“科學規劃、嚴格保護、合理開發、永續利用”的理念,另擇新址,依照舊樣,歷時四年整,重建了周江文昌新祠。
文祠的建成利用並獲得縣政府“文化遺產“認可,對於該鎮合理開發和利用民間文化資源、塑造地域文化形象、確立和發展區域文化經濟優勢、增加旅遊業的文化含量、利用民間文化資源開發文化產業、開拓文化市場等等,都具有十分獨特的潛在價值和作用。文化遺產所體現的人文風貌以及親和力、感染力、凝聚力將激勵一代又一代周江人們。
同時,此次授牌將為大力宣傳、保護文化遺產,提高全民文物保護意識,帶動周江文物保護的申報工作,也為周江遺產保護和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社會


教育

五華縣周江鎮冰坎小學
五華縣周江鎮新良小學
五華縣周江鎮早成小學
五華縣周江鎮江南小學
五華縣周江鎮甘茶小學
五華縣周江鎮聯太小學
五華縣周江鎮藍坑小學
五華縣周江鎮黃華小學
五華縣周江鎮黃布小學
五華縣周江鎮黃溪小學
五華縣周江鎮龍文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