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樂昌花鼓戲的結果 展開

樂昌花鼓戲

韶關樂昌地方戲劇

樂昌花鼓戲是廣東省傳統民間小戲劇種,源於樂昌縣(后改樂昌市)圈地作場表演的民間歌舞踩矮台。樂昌花鼓戲,俗名“唱花鼓”或曰“調子戲”,起源於樂昌民間圈地作場而演唱的燈彩歌舞——“踩矮台”,是當地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一種傳統民間小戲。劇目分別取材於當地的傳統民間傳說、神話故事及社會生活身邊事。音樂源於當地的民歌、小調,雜調三大類,以南、北路作區分,採用曲調聯形成,輔以某些板式變化。表演藝術,素有小、笑、活和“無丑不成戲”之說。行當體制原為一丑、一旦,後來又逐漸發展成生、旦、丑三行及生旦、丑、凈四大行當和各種不盡相同的角色應工戲路、規範和套路。主奏樂器有調胡(又名“大筒”)、花鼓、堂鑼、饒鈸、嗩吶等。 2012年4月,樂昌花鼓戲成功入選《廣東省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主要劇目


樂昌花鼓戲早期的劇目,多與當地的民間歌舞對子小調有血緣關係。隨著湖南花鼓戲粵北採茶戲和其他外來劇種進入樂昌,藝人和劇種的來往,豐富了樂昌採茶戲的劇目,有些劇目甚至與粵北採茶戲、花鼓戲同名同故事情節,如《賣雜貨》等。
樂昌花鼓戲[韶關樂昌地方戲劇]
樂昌花鼓戲[韶關樂昌地方戲劇]
新中國成立后,花鼓戲有了專業創作人員,整理、移植和創作了一批大中小型劇目,現存的傳 統劇目及創作劇目近120個。
《打鳥》 樂昌花鼓戲傳統劇目。描寫農村青年三毛箭與村姑毛姑娘的愛情故事。1953年由仕坑業餘花鼓戲劇團排演,劇本由封群華根據何萬傑述錄整理,何萬傑飾三毛箭,鄺玉英飾毛姑娘,何代富飾毛母。整理本刪去一些較為低級庸俗的情節和色情動作,並將原以丑扮的三毛箭改為生扮。此劇具有早期“對子”戲的生活氣息濃厚和載歌載舞的表演特點。該劇目於1957年選入《樂昌花鼓戲傳統劇目選集》,廣東省人民出版社以“農村俱樂部演唱資料叢書”之一的名義出版。是樂昌花鼓劇團保留劇目之一。
《朱買臣賣柴》 樂昌花鼓戲傳統劇目。取材於民間傳說“崔氏八敗”及小曲唱本《朱買臣》。西漢書生朱買臣雖賣柴度日但勤奮好學,其妻崔氏好吃懶做終日鬧改嫁,朱無奈寫下休書。崔氏改嫁閻府後,偶遇買臣路過,羞辱朱永無發跡之日。後來崔氏被閻府逐出,行乞於街頭。大比之年,朱高中榮歸,崔氏擋道欲破鏡重圓。朱令其馬前潑水,終因覆水難收,崔氏無地自容而投江自盡。此劇由樂昌花鼓劇團於1959年首演,劇本整理何萬傑、廖質彬,導演、配曲何萬傑,陳少華飾朱買臣,王桂香飾崔氏,吳海飾閻錫璜。唱腔穿插了部分民間小調,有一些簡單的板式變化;行當比較齊全,唱、做、念、舞結合得較好,是樂昌花鼓戲逐漸向多角色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一出大型傳統劇目。
挑女婿》 樂昌花鼓戲傳統劇目,寫村姑張麗英與窮書生李俊生相愛,其父張天順、母賀氏又分別將女兒許與王田、吳三丁,三方約定八月十五日上門會親。屆時,李、王、吳各執一辭,互不相讓,鬧至公堂。糊塗官無法斷案,縣官太太將麗英引至後堂,假稱麗英受刑致死,傳問前堂誰願收屍。王、吳當堂畫押退婚,李聲言既與麗英相約白頭,願為其收屍,結果領回麗英,喜結良緣。此劇於1959年由樂昌花鼓劇團首演,劇本整理廖質彬。1978年由樂昌文工團恢復演出,導演羅其森,音樂設計朱滿勝,舞台美術設計譚均烈,鄭華飾張麗英,蕭增志飾李俊生,馮文端飾縣官,廖景華飾縣官太太。
《洪宣嬌》 花鼓戲新編歷史劇。太平天國領袖洪秀全之妹洪宣嬌自幼在花縣從師學藝。太平天國金田起義前夕,洪宣嬌接兄來信,奔赴廣西。途經坪石金雞嶺時,對苦妹子等貧苦農民受貪官污吏黃百萬的壓迫、剝削的悲慘遭遇深表同情,並解囊相助,救了苦妹子一家。洪宣嬌赴廣西后,自薦女軍主帥,為配合太平軍攻打長沙,主動請戰,重返金雞嶺,阻擊清兵的後援。她施用妙計,巧奪金雞嶺,取得阻擊戰的勝利。洪宣嬌正擬撤兵,反遭清兵的包圍,在金雞嶺上,洪宣嬌帶領女兵,克服重重困難,開荒種地,不忘練兵。最後突破清兵包圍,揮師北伐,直取南京。韓春華、劉國雄編劇,由樂昌縣文工團演出。導演羅其森,音樂唱腔設計朱滿勝,舞台美術設計譚鈞烈。

起源流傳


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重修的《樂昌縣誌o風俗》記載:“立春先一日,坊民扮戲劇。”又“上元……扮魑魅侏亻離 之像,以衣飾相麗,沿市婆娑,類古之儺者”。早期的調子戲只由一丑一旦表演,俗稱為“對子”。他們運用本地的民歌,絲弦小調和舞燈彩時對唱的對子小調錶演日常勞動生活和男女相悅的故事。所演的劇目多為《小花鼓》、《小探妹》、《秋蓮砍柴》、《五更勸夫》一類的“二小戲”、“三小戲”,具有民間歌舞對唱的特點和濃郁的鄉土氣息。
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樂昌琅頭鄉興建下手戲台,並立碑記其始末。碑文稱,其時有鄺姓調子藝人為“增娛鄉里”,由“三房子弟共相樂助,資管弦以邀”,登上該戲台“創為扮演”,相傳這就是最早的餘慶堂調子班。光緒元年(1875年)重修的樂昌縣琅頭鄉《鄺氏宗譜》稱:鄺氏子孫中有“三群字恆榮,蜚聲藝苑”;並在“春余,於下手戲台設館”。此後,縣內相繼出現慶豐堂等30多個調子戲班。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續修的樂昌縣廊田樓下的《鄺氏宗譜》記載:東樂堂藝人為續修宗譜而在村中“往來酬唱相慶賀”。清末民初,曲江縣一帶的韶南大茶、湖南的同樂園、雙喜班等花鼓燈班、調子班,陸續流入縣境演出。湖南花鼓藝人王世發、謝有德等,於民國初年應邀在樂昌縣郎田沙洲村和北鄉新村一帶傳藝並搭班演出。藝人的來往和劇種的交流,促進了樂昌花鼓戲的發展。到了民國二十九年(1939年)前後,樂昌南路花鼓藝人鄧成楨、張天寶、廖質彬等,經常來往於仁化、曲江、乳源等縣演出;樂昌北路花鼓戲藝人何萬傑、鄧治文等,也應邀到湖南的宜章、臨武、麻田等地授藝或演出。
當時的樂昌花鼓戲先後編演了《柴姑記》、《下洛陽》、《雲南尋夫》、《朱習臣賣柴》等中型和大型劇目;一些有名的班社還擁有30多出看家戲。唱腔音樂在小調之外,增加了正調和雜調兩大類,由〔川子腔〕、〔走場腔〕等組成的正腔,成為劇種的主要唱腔,共有曲牌近百首;唱腔的結構主要是曲牌聯綴,也有簡單的板腔曲調。伴奏音樂有用絲竹樂器演奏的串子音樂,管樂吹奏的牌子音樂和從鬧台牌子及民間吹打樂曲深化而來的鑼鼓點;演奏方法形成大、小、干、濕的幾種打法。表演方面發展成為生、旦、丑、凈4個行當,各個行當演唱時的運氣、發聲和行腔有不同的技巧,但都講究顫音、吟音、花音和襯字腔的運用;身形動作著重走矮步、打扇花和耍彩巾,講究手、眼、步、舞的協調配合。新中國成立后,樂昌花鼓戲在“百花齊放,推陳出新”的方針指引下,獲得了新的繁榮和發展。1953年至1954年,樂昌縣文化部門組織調查組深入各區鄉,調查了解發掘樂昌縣的地方戲曲和民間藝術,收集、整理了一批珍貴的藝術資料,並發動鄉村的民間藝人成立農村俱樂部和業餘劇團,使面臨枯萎的樂昌花鼓戲藝術及其民間班社的演出重新活躍起來。據1955年統計,全縣花鼓戲業餘劇團共有70多個。通過匯演、培訓和藝術革新,樂昌花鼓戲南北兩路逐漸合流,形成了新的樂昌花鼓戲風格。1959年8月,建立了樂昌縣花鼓戲劇團,成為專業藝術表演團體。近幾十年來,先後挖掘、整理、演出了《打鳥》、《賣雜貨》、《曬繡鞋》、《朱買臣賣柴》等60多個傳統劇目;創作、演出了《南嶺春雷》、《洪宣嬌》《樂昌公主》、《望水村軼事》等新劇目90多個;改編、移植兄弟劇種的劇目上百個;收集、彙編了一批傳統劇目和唱腔音樂資料。在藝術實踐中培養了一批編劇、導演、演員、音樂和舞台美術設計人員。

表現音樂


樂昌花鼓戲音樂源自樂昌縣一帶流行的圈地作場的跳花鼓、唱調子音樂。樂昌花鼓戲唱腔採取曲調聯綴形式,輔以某些板式的變化。曲調曾以南北路分。南路以〔走場腔〕、〔對子小調〕為主腔,俗稱“唱花鼓”;北路則以〔川子腔〕和〔絲弦小調〕為主調,俗稱“唱調子”(又叫“調子腔” )。新中國成立后,南北兩路始逐漸合流。
南北經合流后,樂昌花鼓戲唱腔分正腔、小調、雜調三大類。正調以〔走場腔〕和〔川子腔〕曲調為基礎構成某主要唱腔,常用曲調近百首。
〔走場腔〕唱腔結構為:常用〔一條龍〕或〔八板頭〕作起板,唱腔分上、下句,以“起板——上句腔——過門——下句腔——過門——尾腔”的連接程式安排唱段。尾腔常配以鑼鼓伴奏。其結構有“呼應式”、“三句頭式”、“四句式”和“綜合式”四種。〔走場腔〕以商調式、羽調式為主,偶有徵調式出現。〔走場腔〕常用腔調有〔出門調〕、〔走路調〕、〔路程調〕、〔進門調〕、〔馬三調〕、〔北路調〕、〔下河調〕、〔砍柴調〕等。(譜例略)
〔川子腔〕又名〔川調〕,源自民間的“分節歌”,屬上、下句句式。通常在尾腔加入鑼鼓伴奏的“大稍腔”,稱之為“落板”。〔川子腔〕分徵調式、商調式、羽調式和角調式四種。板式有〔一流〕(3/4拍)、〔二流〕(2/4拍)〔三流〕(1/4拍)、〔哭頭板〕(散板)等。常用曲調有〔四川調〕、〔三川調〕、〔雙川調〕、〔勸夫調〕、〔勸妹調〕等。其中有些以板式來稱謂的,如〔陰板〕、〔哭板〕、〔數板〕等。(譜例略)
小調分地方小調、江南小調和對子小調三部分。
地方小調的代表曲目有〔十月飄〕、〔小梅花〕、〔賣花調〕、〔白牡丹〕、〔銅錢歌〕、〔螃蟹歌〕、〔嘆老叟〕等。這些小調多數是上、下句或四句句式。小調一般只作為戲中的插曲使用,也有部分發展為小調戲的。如〔送侖頭〕、〔鬧年宵〕、〔小花鼓〕、〔小拜年〕等。江南小調原是南詞歌妓常唱的曲目,被花鼓戲吸收后,作為插曲或唱腔使用。常用的有:〔西宮調〕、〔四季相思〕、〔九連環〕、〔玉美人〕等。
對子小調源於民間燈彩歌舞的酬唱曲,俗稱“調情腔”,以數板的形式演唱,男女同腔同調。常用曲譜有〔十打〕、〔數花〕、〔對口懷〕、〔談情〕、〔接妹調〕等。(譜例略)
樂昌花鼓戲的伴奏音樂,分為串子音樂、牌子曲和鑼鼓三部分。
串子音樂由民間燈彩歌舞的伴奏曲以及民間小調組成,多作為間場曲使用。有時也用來伴奏舞蹈和襯白。常用 的曲調有〔踩橋曲〕、〔八板子〕、〔一枝花〕、〔普安咒〕、〔上天梯〕、〔憶往事〕等。
牌子曲指民間八音班的吹打牌子和兄弟劇種的一些伴奏牌子。如〔大開門〕、〔朝天子〕、〔萬年歡〕、〔浪淘沙〕、〔滿場風〕等。
鑼鼓的套子主要由傳統的“鬧台”鑼鼓組成,常用的鑼鼓傳有〔三炮〕、〔四平盡〕、〔兩槌串〕、〔沖頭〕、〔長槌〕、〔行鑼〕、〔牛擺尾〕、〔收頭〕等。主要的套子可以歸納為單點子和復點子兩種:單點子是以一種“點子”(節奏)的反覆來組成鼓點;復點子則是由兩個以個的“點子”來組成鼓點。(譜例略)。
樂昌花鼓戲傳統樂隊體制是:“一支嗩吶兩把弦、敲鑼打鼓五人兼”。樂隊共5人。從“踩場”發展到登台演出后,伴奏樂隊才逐步健全起來,開始確立“文場、武場,六把椅子分坐兩旁”的樂隊體制。具體分工如下:“文場”(指管弦樂)設頭弦,二弦(兼月琴)、嗩吶(兼笛子)各1人。“文場”樂隊一般設在戲台左側,俗稱“左場”。“武場”(打擊樂)設鼓師、大鑼(兼饒鈸)、小鑼各1人,小鈸由演員幫打。“武場”隊員坐戲台右側,人稱“右場”。主奏樂器有調胡(又名“大筒”)、嗩吶、花鼓、堂鑼、鐃鈸等。

角色行當


樂昌花鼓戲在清代時,由採茶、燈舞等傳統民間歌舞發展成為地方小劇種,腳色只有一丑一旦或一丑兩旦(人稱“二小戲”、“三小戲” )。到了清末民初,逐漸形成生、旦、丑、凈四個行當。後來,隨著劇目題材的擴大,表演內容的豐富,又不斷吸收其他大戲劇種的行當表演藝術,各行當之中出現比較細緻的分工。
生行:①文小生,又叫文生或小生,多扮演知詩識禮、循規蹈矩的文人書生,如梁山伯等人物。②小衣生,扮演年輕正直、打抱不平的平民百姓。不穿小生褶子衣,如《秋蓮砍柴》的李四。③老生,掛須扮老年角色。④童生,扮演未成年的孩童角色。
旦行:①正旦,又稱青衣,扮演正直誠實的已婚婦女或烈女節婦一類人物,如《雲南尋夫》的甘氏。②花旦,扮演性格開朗、舉止大方的女性角色,如《雙雙配》的三妹。③閨門旦,扮演端莊文雅的大家閨秀,如《曬繡鞋》的柳英姐。④婆旦,又稱老旦,扮演年老的婦人,如《打鳥》的毛母。⑤彩旦,扮演潑辣粗放或行為不檢的婦人,如《賣雜貨》的江小妹。⑥小旦,又稱童旦,扮演天真活潑的少女。
醜行:是傳統花鼓戲中最主要的行當,所謂“無丑不成戲”,一般由藝術造詣較高的演員擔任。丑分可分為:①公子丑,也稱花丑,扮演輕浮浪蕩,仗勢欺人的公子哥兒,如《挑女婿》的王田。②短衫丑,又叫水衣丑、雜丑,扮演言語詼諧、舉止滑稽的人物,如《賣雜貨》的方玉成。③官袍丑,又稱官帶丑、文丑,扮演滑稽可笑的縣令等一類官員,如《打麵缸》中的縣官。④方巾丑,又叫長衫丑,扮演外表斯文,內心猥褻的人物。還有浪蕩丑、老丑、童子丑之分。
凈行:又稱花臉,扮演各種文臣武將,重彩勾臉。

表演方式


樂昌花鼓戲的傳統主要表演程式有旦角的踩台、丑角的跳加官、矮步、扇花、耍彩巾等。
踩台 樂昌花鼓戲由旦角一人表演,旦左手執彩巾,右手持彩扇舞花,蹺步走圓場三圈,之後表演整理雲鬢、扣鞋、理袖、撣塵、開門、觀天、洒水、掃地、掛畫、賞畫、抹桌等動作,最後蹺步至台中向觀眾施禮,舞扇花走碎步下場。
跳加官 樂昌花鼓戲由丑角一人表演的踩台,通常是在旦角踩台之後接著表演。演員頭戴加官面具,身穿紅色官衣,扮成侏儒之像,走中樁矮步,捧加官條幅上場,分別在左、右、中場中亮出“天官賜福”、“福祿壽禧”、“指日高升”的條幅,最後抱拳向觀眾施禮後走矮步退場。
矮步 樂昌花鼓戲的矮步叫走侏儒,主要的步法有:低樁步。雙腳站八字,屈膝下蹲,收腹,邁步輕快,配合舞扇花,用於表演丑腳的走路趕場,《小花鼓》中的乾哥有此表演;中樁步。兩腳向左右各跨出一步,直腰收臀,屈膝半蹲身,眼平視,配合舞扇花,以較為細密的步法略帶跑跳地前進,常在男女對舞時運用,《打鳥》的三毛箭有此表演;夾袖步。雙腳靠攏,屈膝蹲身,雙手抓袖平於脅下,邁步時先輕輕一跳,再一步比一步快地走動,《借妻堂斷》的王小二下場時有此表演。此外,還有偷盜步、降跳步、追逐步、醉酒步等。
扇花 樂昌花鼓戲的扇花有30多種,執扇的方法有五指拿扇,三指拿扇和二指拿扇幾種,開扇、展扇、拋扇、轉扇、繞扇都有各自的技法。常用的扇花有腰花扇、高低扇、按掌扇、翻花扇、遮蔭扇等;男女對舞的扇花套子,也有對手聯扇、換位花扇、鯉魚上灘扇等20多種。
耍彩巾 樂昌花鼓戲又叫耍彩巾為耍巾花,是旦行經常運用的一種表演技巧,即執方手巾在手舞出各種花式。常用的手帕花有正手、反手轉圓帕花,“8”字帕花,雲手、晃手翻浪帕花,甩帕花、滾巾等幾種,其以滾巾難度較大。它用手指頂住手帕,利用腕力使手帕急速旋轉手往上一拋,然後用食指和中指輕輕接住,側身下蹲,滾動的手帕有如一把旋轉的花傘。手中的拋耍其他方法同粵北採茶戲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