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谷壇

祈谷壇

祈谷壇是舉行孟春祈谷大典的場所,建於明朝永樂十八年(也就是1420年),主要建築有祈年殿、皇乾殿、東西配殿、祈年門、神廚、宰牲亭、長廊,附屬建築有內外壝牆、具服台、丹陛橋,內壇牆上東南西北各設天門,西外壇牆設祈谷壇門,內壇東部有七星石。

地理位置


祈谷壇
祈谷壇
皇穹宇北面過了成貞門即是祈谷壇。成貞門北面有一條寬大高直的路直達祈谷壇,路是用城磚及條石砌 的,高出地面3米多,被稱為神路,也叫丹陛橋。神路的中部向東有凸出的一長方形台,叫具服台,三面有雕石欄桿,是皇帝祭祀時漱洗更衣的地方。每年在祈年殿舉行祈谷禮時,先在此台上支搭圓形幄帳,稱為“幄次”,通稱“小金殿”,是個活動的房屋。皇帝由齋宮到祈年殿行禮,先到這“小金殿”中更換禮服。明朝皇帝到這裡時,還要脫掉鞋再到祈年殿上行禮。這表示潔凈,不將微塵帶到神壇上。脫鞋以後,所經過的神路(即丹陛橋)便是鋪滿棕毯的走道了。這條寬大的甬道直通祈年殿。

布局結構


祈谷壇
祈谷壇
祈谷壇的四周圍著方形牆,周長659.1米,東、南、西、北四面各有一座券門。在南券門內,有一座形狀 高大,猶如城門的五間大宮門,上覆藍色琉璃瓦,下承漢白玉石基台。這就是祈年門,明朝永樂初稱為大祀門,后又稱大享門。
門外建有一座綠色琉璃磚燔爐,是皇帝祭天時燒松柏木和送燎時燒祝板(祭文)、祝帛(藍色綢幅)的地方。旁邊有一座瘞坎,祭曲告成后,把供牛的尾巴割下拌上牛血牛毛,全部埋在坎內,象徵人類初期茹毛飲血的生活。在燔爐前,一字排開八座鐵燎爐(鐵鼎爐),是祭天時焚燒松柏枝、松花、松塔的器具。每當舉行祭祀儀式的時候,八座鐵鼎爐內的火焰可以照明全壇,爐內吐出的青煙,清香襲人,同時也象徵古人燎庭的習俗。
進祈年門是寬敞的庭院,院東、西有配殿各九間。院的正中就是舉世聞名的祈谷壇。壇分三層,高約4米,佔地約5900多平方米,與圜丘壇形狀相同,但沒有“天數”的約束。三層檯面全都用清水澄漿方磚鋪成,這種磚也就是聞名於世的“金磚”。檯面四周圍有漢白玉石欄及螭頭圍擋,雕刻很精緻。上層石座的欄桿柱頭和出水口刻的都是龍,其餘兩層則分別刻鳳和雲。殿南三層石階上還有三組精美石浮雕,自上而下分別為“雙龍山海”、“雙鳳山海”和“瑞雲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