磚牆鎮

南京市高淳區下轄鎮

磚牆鎮是南京市高淳區轄鎮,位於南京市高淳區西南部水網圩區,西瀕水陽江,離高淳區政府所在地10公里,南京國際機場56公里,南京城86公里,與宣州市水陽鎮一江之隔,縣道南部幹線貫通全境,省道高宣公路直通宣城,萬噸級貨輪可直達、停泊,水陸交通十分便捷。磚牆鎮歷史悠久,鎮政府所在地相國圩築於春秋戰國時期,距今已有兩千四百多年的歷史,是江蘇省第二大古圩,素以“鐵相國”、“相國山”聞名遐邇。“周公故居”、“樨開五色”、“一里三相”、“一門三進士”等古迹廣為流傳。

磚牆鎮現有面積68.88平方千米,人口35867人(2017年),下轄5個行政村,9個居委會。

區域氣候明顯,常年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6攝氏度,平均降雨量11萬毫米,地處亞熱帶,自然資源極為豐富。本地盛產無公害“固城湖”牌大閘蟹、甲魚、鱖魚青蝦等特種水產品。為名符其實的“魚米之鄉”。

20徠19年12月,磚牆鎮入選“2016—2018年度江蘇省文明鄉鎮名單”。

歷史沿革


1949年建磚牆區,1956年設磚牆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鄉。1996年,撤銷保勝鄉,併入磚牆鄉,全鄉面積68.9平方千米,人口3.8萬人,轄西灣、橋閘、陡門、官場、水碧橋、垛上、紅星、前和、中和、后和、史東村、張沈、隴崗、茅城、新劉、上游、仙圩、秦仙、秦溪、大涵、姚渡、鳳卞、夏家、北埂陳、魏王、港口、樟南、春梁、四園、洪戶,夾埂、木樨、楊新33個行政村。1998年,面積66.73平方千米,人口11312戶38069人,其中非農業人口840人。2001年撤鄉設鎮。
【2013年代碼及城鄉分類】320118102:
001220仙圩社區002121茅城社區003121永成社區
004121三和社區005220北埂陳社區006220港口社區
007220四園社區008220夾溝社區009220水碧橋社區
204220橋灣村206220鳳卞村207220大涵村
211220木樨村212220陡門村
【2011年代碼及城鄉分類】320125102(14個行政村):
200220仙圩村201121茅城村202121永成村
203121三和村204220橋灣村205220北埂陳村
206220鳳卞村207220大涵村208220港口村
209220四園村210220夾溝村211220木樨村
212220陡門村213220水碧橋村

地理環境


磚牆鎮是高淳區轄鎮。位於區境西南部,東臨固城湖,北接陽江鎮,西、南與安徽省相連。面積68.88平方千米,人口34331人(2012年)。轄9個社區、5個行政村。鎮政府駐磚牆,距高淳城區10千米。
磚牆鎮隸屬南京市高淳區,是著名的水鄉古鎮,境內相國圩築於春秋宋代,三國時吳國大將周瑜曾築宅於此。位於高淳區西南端,北與陽江鎮搭界,東臨固城湖,西、南與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接壤。全鎮轄14社區,3.7萬人口,總面積68.8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5萬畝,其中開挖稻田養殖面積3.0萬畝,水面面積1.9萬畝。

自然條件

區徠域氣候明顯,常年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6攝氏度,平均降雨量11萬毫米,地處亞熱帶,自然資源極為豐富。本地盛產無公害“固城湖”牌大閘蟹、甲魚、鱖魚、青蝦等特種水產品。為名符其實的“魚米之鄉”。

行政區劃


截至2019年,轄14個社區
永成社區仙圩社區茅城社區
永成社區三和社區橋灣社區
北埂陳社區鳳卞社區大涵社區
港口社區四園社區夾溝社區
木樨社區陡門社區水碧橋社區

港口村

港口村有7個自然村,總耕地面積5600畝,基中開發稻田養殖面積2600畝,大溝水面1100畝,總人口3800人。村45%戶以上養殖河蟹,河蟹為該村的主導產業,充分利用農村剩餘勞動力,2003年僅此一項村人均增收16000元。

仙圩村

仙圩村有7個自然村,總耕地面積4500畝,基中開發稻田養殖面積2600畝,大溝水面1000畝,總人口3860人。村45%戶以上養殖河蟹,10%戶以上種植苞菜。2003年村人均收入4680元。

陡門村

陡門村有9個自然村,總耕地面積3490畝,基中開發稻田養殖面積2000畝,大溝水面1000畝,總人口3800人。村50%戶以上養殖河蟹。村人均收入達4700元。

政治


鎮長:史三頭,男,漢族,1966年10月出生,高淳淳溪鎮人,現任磚牆鎮鎮長。
書記:張小平,男,漢族,1968年1月出生,高淳椏溪鎮人,現任磚牆鎮黨委書記。
分管書記:呂克喜,男,漢族,1964年5月出生,高淳磚牆鎮人,現任磚牆鎮黨委副書記。

經濟


磚牆鎮
磚牆鎮
改革開放以來,磚牆鎮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迅速,綠化面積畝,綠化率達21%,農業基礎穩定,糧油播種面積1.6萬畝,蔬菜面積2000畝,水產養殖面積5.3萬畝,常年種植水生蔬菜1萬畝,其中蓮藕3000畝。2006年磚牆鎮國內生產總值3.58億元,工農業產值7.8億元,實現財政收入533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7120元。工業100多家企業以建材、服裝、鑄造為特色產業,並藉助招商引資優惠政策,著重打造投資環境,建立了工業園區。磚牆鎮建築企業3家,其中2家通過一級資質。村鎮建設、交通、文教衛生等各項社會事業有了長足發展,集鎮建設達到了亮化、美化、綠化、凈化等標準,實現了鎮村、村村通公路、通電話、通水、通電,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改善。
磚牆鎮實施“工業強鎮”戰略,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選擇了機械行業作為發展經濟的突破口,縣國稅局積極配合磚牆鎮在機械企業發展過程中加強財務輔導、主動建言獻策,營造優質、高效、快捷的稅收環境,積極引導和鼓勵機械企業做大做強。南京瑞歐威機械製造有限公司、高淳模具廠、南京彩雲機械有限公司、南京道瑞鍛壓有限公司等企業紛紛落戶磚牆工業園。南京瑞歐威機械製造有限公司10000平方米的廠房已經竣工,正在進行設備安裝,不久投入生產,預計年產值將突破億元,增值稅突破400萬元。2008年1-2月,該公司已入庫增值稅26.87萬元,同比增長588.97%。高淳模具廠通過延伸生產鏈,提高附加值,強化存貨管理,降低產品成本等途徑,不僅銷售收入穩中有升,而且稅款相應增加。南京彩雲機械有限公司已征地30畝,建造生產廠房,走持續快速發展之路,力求企業增效,稅款增收。

農業概況

磚牆鎮有耕地面積,其中糧食播種面積1.6萬畝,蔬菜面積2000畝。水產養殖面積5.3萬畝,其中河溝面積1.5萬畝,池塘面積0.2萬畝,稻田養殖面積3.4萬畝,其它0.2萬畝。特種水產養殖面積5.3萬畝。家畜存欄量2218頭,家禽飼養量13.8萬羽。磚牆鎮擁有農業生產、加工、流通企業5家。為充分發展農業產業化,力促農民增收,磚牆鎮三和村村黨支部和村委會確定了水產養殖業作為主要產業項目之一,隨著養殖水平的不斷提高,競價招標承包的推行,養殖水面緊俏化,大量擁有養殖技術的人員難以獲得充分的能力施展空間。經多方調查論證,三和村決定“借地”生財,以外地水面為載體,通過本村農民在養殖技術、銷售的渠道等優勢下,跨區域發展水產養殖,2006年,三和村水產從業人員840多人,來自水產養殖的收入達490多萬元,人均來自水產業的收入1750元,約佔農民收入的26%;全村農民水產養殖面積達到了3500多畝,實現了水產養殖規模的新突破。三和村在安徽省郎溪、當塗等地承包水面600多畝,年收入30萬元以上,走出了水產養殖規模化、產業化道路。

文化


境內相國圩築於春秋時代,保勝圩築於宋代,三國時吳國大將周瑜曾築宅與此。磚牆鎮面積70平方公里,人口3.4萬,轄3個居委會,14個行政村。2006年國內生產總值5.4億元,工農業總產值8.47億元,建築業總產值12.15億元,水產業總產值1.82億元,財政收入537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7071元。磚牆鎮歷史悠久,鎮政府所在地相國圩築於春秋戰國時期,距今已有兩千四百多年的歷史,是江蘇省第二大古圩,素以“鐵相國”、“相國山”聞名遐邇。“周公故居”、“樨開五色”、“一里三相”、“一門三進士”等古迹廣為流傳。
特色產業
磚牆鎮產業發達,特色優勢明顯:建築之鄉,93年被南京市政府命名為“建築之鄉”,98年被評為“南京市綜合實力20強”單位。“魚米之鄉”建有萬畝特種水產養殖基地和2萬畝大水面養殖基地,年水產總量450萬公斤,其中:螃蟹71萬多公斤,青蝦10萬公斤,珍珠3000多公斤,居南京之首。蔬菜之鄉,建有萬畝四季包菜基地。是南京市蔬菜調控基地,年產新鮮蔬菜1900萬公斤。同時,水運業蓬勃發展,在運輸船舶120多條,達6萬餘噸位。工業經濟已形成機械、服裝、無害化工三大行業,BQJ型波紋管球芯截止閥、FZB型自由浮球式自行排液器、化學加藥裝置、汽車模具、秋寧制衣、泰發混膠油墨等優新產品質量過硬,享譽市場。磚牆基礎設施齊全,投資環境優越。磚牆集鎮建設規劃於95年啟動實施,規劃區域2.3平方公里,集鎮內金融、學校、醫院、廣播、有線電視,水、電、通信通訊、商貿市場、餐飲服務、髮廊浴室、文化娛樂設施一應俱全。1998年被評為江蘇省體育先進鎮,現代化小城鎮序幕已全面拉開。

社會


勞動力轉移

2007年,磚牆鎮科協以磚牆鎮經濟發展的大局為重,主動適應發展的新趨勢和新要求,注重針對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紮實開展實用技能培訓,實施科技支撐的抓促方針。根據水產養殖業範圍廣、比重大的特點,磚牆鎮科協聯合農業服務中心、成教等單位,以根據需求靈活調整方式,實行分期、分批培訓,聯合舉水產養殖、螃蟹養殖等實用技術培訓班11期,覆蓋2200多人次,併發放知識小卡片等技術資料;磚牆鎮根據剩餘勞動力轉移需求,舉辦縫紉技術、家政服務等技能培訓10期,培訓580多人,使勞動力轉移從勞力型向技能型轉變;根據農村經濟發展趨勢開展科技結對,結對數目達92對,新結對6對。由於培訓工作主動與市場接軌,掌握了市場急需技能的第一手資料,再針對需要開展培訓,使培訓出來的農民有實用再就業技能,自己尋找勞動力轉移機會,創業或外出就業成效明顯,推動農村勞動力有效轉移,為農村經濟增長探索新途徑和新模式,以科學發展促進了農村社會和諧。

獲得榮譽


2019年12月,磚牆鎮入選“2016—2018年度江蘇省文明鄉鎮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