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江濱湖新城
吳江濱湖新城
吳江濱湖新城是集商務商業、旅遊休閑和居住功能於一體的城區。
吳江濱湖新城
濱湖新城西臨太湖,東至內蘇州河一線,北至牛腰涇河,南抵雲龍路,總面積約17平方公里,可以容納約20萬人口。憑藉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建成后的濱湖新城將集商務商業、旅遊休閑和居住功能於一體。濱湖新城以綠色生態、交通便捷、服務設施現代化為規劃建設的立足點,充分展現城湖一體、水綠相依的獨特魅力以及“樂居吳江”的高尚品位。未來濱湖新城總體將建成面向長三角的太湖東岸旅遊勝地、面向蘇州全市的現代化商業商務辦公集聚區和立足吳江的濱湖生態樂居名城,使濱湖新城既體現自己的文化特色又具有現代氣息。
利用東太湖綜合整治的有利契機,在規劃指導下,濱湖新城各項建設工程已全面鋪開。2010年主要構建道路框架;2011年除繼續完善核心區範圍內道路系統外,主要進行環境景觀工程的建設;從2011年下半年開始,具體項目已開始有序落實。目前,正著力打造濱湖新城2.3平方公里核心區域,在道路框架和生態景觀初步形成的基礎上,重點建設城市地標、總部經濟群、濱湖新天地、水街新天地等商務商業項目,其中蘇州綠地中心作為濱湖新城首個上市項目已成功落地,其標誌性建築以358米的高度定義出中國縣級市的巔峰,將於明年正式啟動建設。總部經濟群,重點集聚國際商務、金融、辦公、文化娛樂等現代服務業,並配以政策體系、投融資體系、電子商務平台、物流中心、現代中介服務業等,打造引領吳江經濟發展的新動力。
區劃調整后的濱湖新城(松陵鎮土)地面積達到19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2萬多人,2011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83億元,一般預算收入15億元。據介紹,本次區劃調整,原松陵鎮、橫扇鎮和東太湖區域三方的土地資源、人才資源、生態資源都得到了有效整合,吳江城市化、城鄉一體化進程加快推進,新的松陵鎮和濱湖新城區將在很多方面更具競爭力。
吳江濱湖新城是以商務、科研等生產性服務業為突出功能特徵的高品質居住與服務綜合區,具有江南水鄉風貌和濱湖城市特色的標誌性區域。吳江濱湖新城啟動區位於濱湖新城核心區西北角,以高檔商務、酒店、服務等內容為主。啟動區的建設將引領濱湖新城的開發建設,對於濱湖新城整體形態的塑造具有重大的意義。
總體概念規劃範圍:西起東太湖岸線,東至春江路(規劃紅線40米);北起高新路(規劃紅線44米),南至人民路(規劃紅線44米),規劃規劃總用地約320000平方米(480畝)。(詳見附圖)
核心區詳細規劃範圍(本次重點設計區域):西起東太湖岸線,東至湖畔路(規劃紅線24米);北起高新路(規劃紅線44米),南至人民路(規劃紅線44米),規劃約總用地195000平方米(290畝)。(詳見附圖)
1、《吳江市城市總體規劃(2006—2020)》
2、《吳江市濱湖新城控制性詳細規劃》
3、《東太湖綜合整治規劃》
4、《吳江市東太湖大道及周邊地區城市設計》
5、《吳江市環湖濱水地帶景觀設計》
6、國家、省、市相關規範、法規和文件
(一)總體概念規劃
對區域環境進行綜合分析,提出整體發展策略,並對功能布局及空間結構提出合理化建議。
(二)核心區詳細規劃
(1)總體策劃
①結合已編製的規劃,以土地經營為導向,對該區域內的建設項目進行合理策劃,達到社會效益、經濟效益最大化。
②在整體策劃和布局的基礎上,對商務中心區的功能布局和空間結構進行深化設計;確定商務中心區的建築形體、道路骨架和綠地景觀等的空間布局和規劃設計,提出具體的總平面布置;
(2)道路交通
根據大範圍交通結構的要求,確定各建築物主要出入口位置、地上以及地下泊車範圍、泊車布局和泊車位置;公共交通場站用地範圍和站點位置以及步行交通等其它交通設施。
(3)綠化景觀
結合西側城市外灘廣場的設計,對規劃區域內的綠地、廣場的功能、範圍提出合理布局,並進行綠地、廣場的景觀設計。景觀設計應體現自然生態,做到室內與室外、地上與地下、觀賞與實用等功能的有機結合。
(4)地下空間的合理利用
結合現狀場地標高(現狀場地標高吳淞2.2米,規劃場地標高吳淞4.5米),對地下空間合理利用。
(5)城市設計
注重濱湖區域與整體區域各部分之間空間形態的有機結合,以人為本,營造宜人環境,充分考慮西側湖面觀景與東側中間步行通道的觀景效果。
(8)建築單體設計
提供重要建築物的平面圖、立面圖、剖面圖及透視效果圖。
1、規劃設計成果的內容必須符合規劃設計任務書的有關要求和國家有關標準。設計內容必須清晰完整,設計說明書應準確、完整地闡述設計意圖和內容,設計圖紙內容必須全面。
2、規劃設計成果包括紙質文件及相應的電子文件。具體內容為:規劃成果圖冊20套(A3規格);多媒體演示PPT文件1套;電子文件1套(包括全部的文檔文件、圖片文件和CAD、PPT文件)四部分組成。
(1)文字
設計總說明,包括設計構思,方案特點,項目投資估算
各專業設計說明
(2)圖紙
現狀圖、綜合分析圖(1:1000)
總平面圖(1:500)
功能結構分析圖(1:1000)
道路交通分析圖(1:1000)
豎向設計圖(1:1000)
綠化景觀分析圖(比例自定)
市政設施規劃圖(1:1000)
整體鳥瞰日景、夜景效果圖(比例自定)
重要節點透視圖(不少於5處,比例自定)
重要建築物的平面圖、立面圖、剖面圖及透視效果圖
其他表達規劃設計意圖的圖
(3)其他
整體區域實景模型一個(1:200-1:500)
不少於三分鐘的三維動畫演示短片
3、規劃設計成果提交地點及聯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