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性劑

油性劑

Oiliness Additive;oiliness agent

在邊界潤滑條件下起增強潤滑油的潤滑性和防止磨損及擦傷的化學品。

內容簡介


油性劑通常是動植物油或在烴鏈末端有極性基團的化合物,這些化合物對金屬有很強的親和力,其作用是通過極性基團吸附在摩擦面上,形成分子定向吸附膜,阻止金屬互相間的接觸,從而減少摩擦和磨損。
又稱油性添加劑。烴鏈末端具有極性基的化合物。能在金屬面上形成吸附膜,從而防止金屬間的接觸摩擦。
主要有以下幾種:(1)高級脂肪酸,如棕櫚酸及油酸;(2)高級醇,如月桂醇鯨蠟醇;(3)脂肪酸酯,如油脂及硬脂酸丁酯;(4)烷基胺,如鯨蠟基胺及油醯胺;(5)酸式磷酸酯,如酸式磷酸月桂酯及酸式磷酸油醯酯;(6)有機硫化合物,如硫化抹香鯨油及硫化油酸。
早期用來改善油品的潤滑性多用動植物油脂,故稱油性劑。以後又發現不僅動植物油脂有這種性質,其他某些化合物也有同樣性質,如有機硼化合物、有機鉬化合物。把能降低摩擦面摩擦係數的物質稱為摩擦改進劑,簡稱FM。因此,摩擦改進劑的範圍比油性劑更廣。

作用原理


在許多工況下,表面之間的滑動,在負荷特別低。潤滑油油膜厚、流體潤滑佔優勢的時候,運動時連續的。而在邊界潤滑或油膜薄、負荷很重、滑移速度比較低的時候,摩擦係數比流體潤滑時高得多,且動摩擦係數比靜摩擦係數低,這是的運動時不連續的,稱為粘—滑(即爬行)。如果潤滑油中加入少量油性劑,這種粘—滑就可以消除。這主要依靠油性劑極性分子形成牢固的物理吸附膜和化學吸附膜。
在苛刻的邊界潤滑和極壓潤滑條件下,負荷很重,轉速很快,吸附膜脫附而被擠出,從而失掉了潤滑作用,使摩擦面的溫度上升,產生摩擦甚至燒結的現象。
摩擦改進劑的摩擦性能受到壓力、速度、表面粗糙度、表面材料及工作溫度等影響很大。摩擦改進劑主要有:有機胺和脂、硫化鯨魚油及代用品、有機鉬化合物、有機硼化合物及硼酸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