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連壽
劉連壽
劉連壽(1932-2009),教授。湖北武漢人。1952年畢業於華中大學物理系。195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8年赴蘇聯進修。1968年北京大學物理系研究生畢業。歷任華中師範學院、華中師範大學講師、副教授、教授,中國高能物理學會第二屆常務理事。
從事理論物理的研究。提出層子模型的協變場論計算方法和“平移不變的口袋模型”均獲成果。1983年與聯邦德國學者合作提出強子-強子非衍射散射的“三火球模型”,1985年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獎二等獎。著有《數學物理方法》、《理論物理簡明教程》、譯有《規範場的量子理論導引》。
2009年12月9日,我國著名物理學家,粒子物理研究所、理論物理國家重點學科、物理學一級博士學位授予點和博士后流動站的奠基人劉連壽教授遺體告別儀式在校舉行。
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李以章,我校全體在校領導,部分老校領導,各職能部門、各院系負責人以及劉連壽教授生前的同事、親朋好友、培養畢業的學生、物理學院教職工、粒子物理所研究生、物理學院基地班學生參加了遺體告別儀式,以表示對劉連壽教授的悼念之情。
劉連壽教授1932年生於武漢,1948年中學畢業后,按照地下黨領導人的意見考入華中大學。1949年春,按照上級安排回家,負責收錄延安廣播,油印有關黨中央文件,交給地下黨領導,傳遞黨的聲音,準備迎接武漢解放。解放后回到華中大學,后參加團校學習,上世紀五十年代初,畢業於華中師大的前身——華中大學物理系。之後,由國家選派赴蘇聯留學,師從國際著名物理學家栗弗席茲。
1978年,劉連壽教授開始組建華中師大基本粒子理論研究室,並開始招收第一批碩士研究生。
1982年,劉連壽教授赴德國訪問,在柏林自由大學與孟大中教授合作,提出了著名的“三火球模型”,成功地解釋了西歐核子中心當時發現的複雜現象,被國內外同行廣泛引用並稱為“劉-孟”模型。該模型和他後來的平移不變口袋模型一起。
1985年獲得國家科委科技進步二等獎。
1985年獲得“理論物理”博士學位授權點,成立粒子物理研究所。
1992年建立了物理學博士后流動站。
1986年至2001年擔任粒子物理研究所所長。
2009年12月5日6時20分劉連壽教授在湖北省人民醫院逝世,享年76歲。
劉連壽教授不僅十分了解國際理論研究的動向,而且在實驗研究方面也有獨到的洞察。他敏銳看到國際上剛剛興起的高能重離子碰撞對未來發展的影響。從德國歸來后,他著手籌建高能核乳膠研究室。該研究室於1985年成為西歐核子研究中心的國際高能核乳膠第一合作組的成員。
從此,粒子物理所的實驗與理論研究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的軌道——先後分別成為美國相對論重離子碰撞RHIC-STAR和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LHC-ALICE國際合作組的正式成員和中方牽頭單位,使粒子物理所及時地加入到國際高能物理實驗的主流。
五十餘栽,劉連壽教授耕耘不輟,桃李滿天下。劉連壽教授指導和培養了一大批博士后、博士和碩士。許多弟子已經成為國內外知名學者和學術骨幹,為我國高能物理事業做出了卓越貢獻。
劉連壽教授在七十高齡甚至病重時還堅持在科研教學第一線,為華中師大物理基地班上課,編寫了特色鮮明的“理論物理基礎教程”。劉連壽教授因材施教,不斷探索物理教學改革,開展“抽籤式”教學法,讓學生上講台,取得了顯著效果,為物理國家基礎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的建設和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2005年獲首屆全國高校名師獎。
2006年,劉連壽教授因犯疑難病症全身浮腫,身體虛弱,醫生要求多休息。可是,劉連壽教授依然堅持為本科生和研究生上基礎課。在病情加重期間還帶領學生做出了重要研究成果,首次提出強相互作用物質發生平滑過渡的物理機制,論文發表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上,還完成了三本專著的出版和定稿工作。
劉連壽教授曾經擔任全國高能物理學會副理事長、湖北省物理學會、武漢市物理學會副理事長。劉連壽教授和武漢以及中南地區的物理同仁一起組建了“中南地區理論物理學術交流中心”,開展了許多學術活動,對各單位之間的學術交流和研究生素質的提高起了有力的推動作用。
劉連壽教授為華中師大學科建設和理科的發展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不但創建了學校理科第一個博士點和博士后流動站,而且還對其它理科學科的發展給予了大量的幫助和支持。臨終前,深感生命的可貴,還在念念不忘兩件事,一是推動物理學院本科教育的改革,二是提高研究生質量,發展創新能力。
劉連壽教授為人、為學開一代風範。他前瞻性的辦學思想,開放性的辦學理念,為科學研究和教育事業鞠躬盡瘁的精神,嚴謹治學、悉心育人的優秀品質將永遠銘記在我們心中,激勵我們為祖國的振興與發展做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