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渡河鎮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下轄鎮

霧渡河鎮位於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西北邊陲,東接夷陵區黃花、分鄉和遠安縣,南鄰夷陵區下堡坪鄉,西靠興山縣,北與夷陵區樟村坪鎮接壤,宜秭公路貫通全鎮。

霧渡河鎮是夷陵區西北山區重鎮,東與遠安相鄰,西與興山接壤,省道宜興公路穿境而過,現有8個村,1個居委會,123個村民小組,30815人(2017年),全鎮國土面積384.56平方千米(2017年),森林面積573165畝,森林覆蓋率57.9%,全區第一。

行政區劃


霧渡河鎮鎮政府駐霧渡河,人口32989人,面積394.8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8個村委會。
居委會茅坪河
村委會清江坪小廟觀音堂龔家河交戰埡三隅口西北口馬卧泥
霧渡河鎮
霧渡河鎮

經濟


企業發展

鄉鎮企業
霧渡河鎮委、鎮政府制定了以鄉鎮企業為龍頭的發展大計,計劃新辦一個
鄉鎮企業
鄉鎮企業
固定資產投資過1000萬元的工業企,化債20萬元,實現鄉鎮企業總產值7.34億元。為確保這一宏偉目標順利實現,該鎮出台了五項措施為其保駕護航:一是優化環境,提供優質服務,樹立“小政府大服務”理念,推行“保姆式”服務,營造全社會關心企業、支持企業、鼓勵創業的氛圍,促進政策、行政、人文、生態、治安環境的優化,強化招商引資的綜合服務功能;二是搞好基礎設施,協調企業做大做強,對現有企業鑫鑫、西岔河、長益、楊發、海田、挖掘等企業開展聯心活動,對磁鐵礦在建項目加大協調,促進早產早益,加強跟蹤力度,促進坦蕩河電站等在談項目早日簽約;三是規範管理,合理利用資源,對金礦和石材資源實行抓大放小,統一布局、統一規劃、統一管理、統一票證、統一銷售,促進匯鑫、藍星等石材開採重點扶持企業做大做強,確保資源合理利用;四是公解債務,促社會穩定,加大對硫鐵礦、供銷社等改制企業債權的清收力度,力爭年內公解債務20萬元,保證社會穩定;五是加強生產安全,實行“風險抵押制和百分考核制,用經濟手段管理安全,用百分制考核細化安全,一月一次例會,一月一次檢查,在和諧氛圍中做大做強。
2013年,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32億元,財政收入680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2224元。該鎮是果葯產業大鎮,目前已有銀杏10516畝,獼猴桃3000畝,天麻40萬平方米,黃姜、柴胡4000畝。

文化


該鎮最具名勝魅力的古迹在水井坪,古剎江山寺、千年銀杏樹、神農文化遺址、寨闖遺址、騾馬洞、嫦娥奔月山、無字天書靈智岩、活活二神仙、鄧氏宗祠等等。

特產

獼猴桃
宜昌市夷陵區野生獼猴桃資源豐富,野生獼猴桃資源在20萬畝以上,產量穩
獼猴桃
獼猴桃
定在54噸左右。作為一種經濟作物,早在2003年,獼猴桃原產地宜昌市夷陵區就著手大力發展獼猴桃人工種植。獼猴桃種植面積已近4000畝,其中原產地夷陵區霧渡河鎮種植面積已達2600畝。其按照無公害生產技術要求,仿照野生自然條件種植,使得當地獼猴桃果肉翠綠,汁液多,風味佳,品質極優,不僅熱銷省內外,還成為當地百姓經濟收入的重要來源之一。獼猴桃是一種營養價值極高的水果,被譽為“水果之王”。但在中國的許多種類分佈區域狹窄,具有較小種群,而且,由於對自然資源的不合理利用和環境迅速變化,很多獼猴桃種質處於受威脅狀態。

古迹

千年銀杏樹
在霧渡河鎮貓子灣,一棵千年銀杏樹浴火重生,已受到相關部門的掛牌保護。相傳宋朝神宗繼位全國天災不斷,王安石推行新法青苗、市易、方田均稅時,
百姓為祈求天降甘露,良田保收,就請一位道教高人天師在最枯脊的山崗上種上一棵銀杏樹,據說銀杏樹能保一方安寧,尤其可以擋風雷,後來這個地方不管怎麼旱澇都能保收成。
話說在清朝四川一位富甲一方的地主年遇風災,地主損失很重想找門路求生,一天地主早晨洗臉在臉盆里突然看見一幅倒影著奇怪的銀杏樹,樹枝上還掛著一隻草鞋,不知什麼力量促使地主外出各地走訪、打聽,找這棵銀杏樹。
功夫不負有心人,還真讓地主找到了這顆和他在臉盆里看見的一模一樣的銀杏樹,銀杏樹朝西邊的樹枝上還真掛著一隻草鞋。地主在距銀杏樹100米的地方搭蓬住了三天三夜,每
霧渡河鎮
霧渡河鎮
天清晨都要虔誠的跪拜銀杏樹,地主心滿意足的回去了。
後來很多外出經商人士都要拜一拜這顆銀杏樹,據說拜了后都能帶來好運。2008年春節一場大火給這顆銀杏樹燒了一天一夜,正痛惜這顆千年銀杏樹將枯死,古樹後來奇迹復活了,現在已經受到相關部門的保護。銀杏樹俗稱白果樹、公孫樹。
千年銀杏樹,歷經千年的風雨輪迴,他的資格超過現在任何人,百姓都有敬仰之情,而加以保護。他不僅為湖北省罕見的名木古樹,也是全國五大銀杏樹之一,被譽為“中國植物活化石”。
昭君嘎嘎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母親秦氏,是宜昌市夷陵區霧渡河鎮清江坪村人(古巫縣)。霧志有記載,王穰早年娶妻無育兒女,直到娶到秦氏晚年得女,取名王嬙字昭君。王穰之前娶妻許氏,許氏是巫峽(今重慶巫山縣)莊戶人家之女,到後來王穰納妾秦氏晚年得女,許氏家世比秦氏家世要富貴些,古時妾的地位本來就卑微,以至於王昭君出生后遇到術士指點,王昭君有大貴之像,小時候要盡量遠離父母,言意指王昭君容易遭許氏壓迫。
霧渡河鎮
霧渡河鎮
王昭君孩提時代大部分時光是跟在親生外婆身邊度過的,也就是說王昭君是在霧渡河鎮的清江坪長大的。宜昌地方方言外婆稱呼“嘎嘎”,外公稱呼“嘎公”。昭君嘎嘎在清江坪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

社會


教育事業

霧渡河鎮鷂子河中學,學校歷史悠久,底蘊豐厚,人才輩出,是學生
騰飛的搖籃,教師成長的沃野。學校擁有一支團結、實幹、高素質的具有開拓精神的教師隊伍,曾培養和造就了一大批優秀教師,有全國優秀班主任、全國優秀體育教師、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教師們憑著開放的教育思想,領先的科研,以良好的素質,進取的態度,奉獻的精神和踏實的作風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優秀的學生。學校以“開發潛能、發展個性”為育人理念,從整體改革實驗到差異教育的研究,從二級循環活動的嘗試到創新教育的思考以及網路環境下教學模式的探索,捕捉著現代教育最敏感的話題,走在教育改革的前沿。學校一貫堅持“品牌、質量、服務”的意識,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進程中,以一流的教育質量樹立了自身的品牌形象,贏得了社會的讚譽,是老百姓心目中最好的學校之一。
霧渡河鎮中心學校以創建“市級標準化初中”為目標,不斷改善中學辦學條件,籌資100多萬元,改善了軟硬環境。霧渡河初中順利通過“市級標準化初中”驗收,2007年適齡兒童入學率、小升初比例、小學在校生鞏固率、初中在校生鞏固率均達到100%。

文化事業

霧渡河鎮民歌資源豐富。現已登記民歌作品2320首,其中200句以上的長歌60多部,系列套歌10多套。全鎮現已登記民歌傳承人1425人,其中能傳唱100首以上的150多人,能傳唱200首以上的30多人,能唱兩個套歌或兩部長歌以上的300多人。鎮政府給300多名重點傳承人建立了檔案。該鎮自2006年提出創建湖北省民歌之鄉的目標以來,鎮里先後舉辦了兩次民歌大賽,區文聯現場考察命名了5名民間歌師、10名民間歌手。
霧渡河鎮民歌資源豐富,這裡男女老幼都能唱山歌,當地文化部門進行民歌普查時發現,可登記入冊的山歌、田歌、燈歌、兒歌、小調、號子、風俗歌等7大門類民歌有2320首之多,其中200行以上的長歌有60多部,系列套歌有10多套。
霧渡河鎮
霧渡河鎮
這些民歌或歌詠勞動生活,或傾訴勞動人民的歡樂和痛苦,或反映美好的愛情和婚姻生活,曲調優美,易於傳唱,富有濃郁的地域特色和泥土氣息。目前該鎮已登記民歌傳承人1425人,其中能傳唱50首以上的有200餘人,100首以上的有150多人,能唱兩個套歌或兩部長歌以上的則有300多人,鎮政府給300多名重點傳承人建立了檔案。該鎮搜集、整理了《霧山歌海》、《霧山歌海續集》、《陳篾匠民歌選》等民歌集,並分別由大眾文藝出版社出版發行。最近,又編印了《新三峽增刊》,共100餘萬字,列入其中的敘事長歌達60餘部。同時,該鎮已連續舉行三屆民歌大賽,以發掘更多民歌,培養更多歌手。

醫療衛生

醫院簡介
衛生院成立於1966年6月,原為宜昌縣第二人民醫院,70年代初更名為
衛生院
衛生院
霧渡河衛生院,90年代初由省衛生廳審批定為霧渡河鎮中心衛生院。承擔著全鎮三萬餘人民醫療、預防、保健、康復服務以及部分急危重病人的搶救治療工作。衛生院佔地8畝,房屋建築總面積6355平方米。其中:業務用房2600平方米,開設病床60張。
開設有內、外、婦、兒、中醫、五官、理療、心B超、化驗、放射、手術、住院等20餘個業務科室,10餘個行政職能科室及齊備的後勤保障供應科室。有在職職工63人,
其中:醫療技術人員57人,行管後勤人員6人,副高級職稱1人,中級職稱22人。年接診門診病人5萬餘人次,住院病人1000餘人,年手術治療300餘例病人。能開展四肢骨折的各種開放複位,下腹部及部分上腹部手術。
科室設備
院內科室配套齊全,設備先進,擁有先進的B超血球分析儀、尿分析儀、生化分析儀、200mAX光機、500mA胃腸機等。衛生院技術力量較強、交通便利、環境幽雅,是患者醫療、康復、預防、保健的理想處所。